客家茶亭文化刍论

2011-04-11 13:57王天鹏
关键词:茶亭客家人山歌

王天鹏

(赣南师范学院 客家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元素之一。中国民间很早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这里的“荼”是“茶”的异体字。神农时代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由于不可考,学界基本不把此传说中的时代界定为饮茶习俗在中国产生的历史年代。目前比较通行的关于饮茶习俗的起始主要有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时期、西晋时期等几种观点。[1]饮茶不仅是汉族地区的重要习俗,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也各有不同的饮茶习俗,如北京的大碗茶、羊城的早茶、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回族的盖碗茶、白族的“三道茶”、苗族的百抖茶、傣族的竹筒香茶、佤族的铁板烧茶等。[2]

客家先祖在他们南迁的过程中,除了守护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势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新生出一朵瑰丽之花———客家文化。她植根于中原文化传统,后随南迁而变异。它不但具有北方汉民基质,还具有浓郁的南方地域色彩。[3]客家族群,作为汉族的一个分支,由于居住环境的原因,擂茶是其最主要的饮食方式之一。擂茶的制作相对复杂,如“赣南擂茶”制作时将茶叶、芝麻、花生米加入少量食盐,置于擂钵中,用擂槌碾碎成糊状,然后倒入锅中煮滚,即可饮用。[4]由于擂茶的制作相对繁琐,也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在客家地区,还有另外一种在田间地头、商旅行径建立茶亭施茶的习俗。

茶亭,没有茶道之高雅礼仪,没有茶楼之昂贵嘈杂。鸿儒白丁,身份不分贵贱;舒雁青鸟,调门会有高低。茶亭,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5]在传统农业社会,茶亭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商旅行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武平为例,仅据民国时期《武平县志》卷十一《交通志·路亭》所载,便有茶亭64个。据推测县志所载之64个仅为实际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仅武平一县就有茶亭600多座。[6]39道光年间的《宁都直隶州志》,就详细记了州属宁都、瑞金、石城三地较著名茶亭300余处的简况,仅记宁都北部清泰乡的便有61处。[7]客家人有民谣:“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一分是茶亭”,可见客家茶亭之盛。虽然时至今日客家茶亭文化有所衰落,但我们可以从对客家茶亭文化的讨论中发掘客家茶亭文化所蕴含的积极意义,这对于我们管窥历史上客家茶亭文化的繁盛景象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客家茶亭文化繁盛的原因

历史上,我国的茶亭遍布全国各地,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地区都建有茶亭,特别是在江南、华南、西南、华东十分普遍。[8]但在客家地区,茶亭文化尤其发达,有“五里一凉亭,十里一茶亭”的说法,也可以说是“一丛山背一丛人,条条山路有茶亭。”随着客家人迁居海外谋生,客家茶亭和茶亭文化也随之传播至海外。据笔者分析,茶亭文化之所以在客家地区如此繁盛是和客家人的历史渊源以及客家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在历史上,客家人经历过无数次的迁徙,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只有客家人最能了解漂泊在旅途中的跋涉者的艰难和困苦,许多人因为无水可饮劳累交加而倒毙在路上。在迁徙的旅途中,给他们印象最深、最难以忘怀的就是默默矗立在路边或是人迹罕至山野间的茶亭,正是这些茶亭既给他们遮风挡雨,又给他们提供了继续走下去的精神力量,使迁徙中的客家人得以活命并且在闽粤赣等地区安身立命,开始新的生活。崇尚“崇先报本”精神的客家人绝对不会忘记给他们提供生命能量的茶亭。生活稳定之后,他们就纷纷修建茶亭,来为商旅行人和田野劳作者提供遮风挡雨、休憩纳凉和提供茶水的客家茶亭。

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客家茶亭文化繁盛的原因之一。客家人定居的闽粤赣等边远山区地势险恶,山高水急,人们进山一趟出山一回都不容易,碰上狂风暴雨或骄阳怒雪就难上加难。而肩挑背驮食盐、茶油、大米、布匹的往来客商和探亲访友者,在人迹罕至的山岭上行走,如果没有歇脚和提供茶水的茶亭,其旅途艰难更难以想象,因此兼具遮风、挡雨、纳凉、歇脚和解喝多种功能的茶亭的修建无疑解了许多种田农人和行旅商人的燃眉之急。

茶亭文化在客家地区的繁盛也和客家人的精神性格有很大关系。客家人的性格是丰富而复杂的,有保守、不思进取等消极的一面,也有乐善好施、劝善惩恶、急公好义、重义轻财、团结互助等积极的一面,正是这些客家人性格中的积极因素成了建筑茶亭的思想动机和精神支柱,也成为客家人价值观念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即使是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茶亭里的诸如餐宿用具也很少发生被人破坏的现象[6]40-41。只要有人牵头造亭,大家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因此在客家地区三里一亭、五里一亭十分普遍。在瑞金大柏地往杨古寨方向,以及石城县岩岭往福建宁化河龙方向还有相距不过两三米的茶亭。[9]

二、客家茶亭的文化内涵

亭在我国建筑史上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的边境线上,十里一亭,是一种供士兵站岗放哨的军事设施。秦汉时期官方又在十里长亭中间建一座传递邮讯的短亭。随着时代的变迁,亭的军事和邮政功能逐渐丧失,人们仿造驿道上的长短亭在大路、小径甚至山道上,请地理先生勘舆好位置,建起各种“路亭”、“冷亭”和“风雨亭”,亭成为行人遮风挡雨或情人亲友依依惜别之地,也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如北周庚信《哀江南赋》中的“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杜牧的“不用凭栏苦迴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清龚自珍的“朝朝送客长亭岸,身似芦沟柳树”,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又在这些各种不同功能的亭的基础上,建造起既可折柳送别又可遮风挡雨,还可为行旅之人提供茶水的兼具多种功能的茶亭。虽然茶亭的起源朝代已难以考证,笔者也无意加以考证,但是,客家茶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却值得大加探究。据笔者分析,客家茶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一) 客家茶亭的茶文化

茶是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特性及客家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客家茶文化在物质与精神内涵两个方面都很丰富。在物质方面,客家茶有绿茶、红茶、擂茶等;茶具有茶几、茶壶、茶杯等;客家制茶方式有冲泡茶、涩茶、滑茶、苦茶等。客家茶从其功能方面还可分为几类:祭奉茶、消暑茶、敬宾茶、行茶积德茶、清凉茶等。在精神方面,客家人喝茶有一套“规矩”,如茶具应洗涤干净、先给长辈敬茶等;采茶时有山歌、采茶歌,在采茶的生产实践中还产生了“茶蓝灯”、采茶戏,在岁时节日中还有许多与茶有关的民俗活动,可谓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据林晓平教授论证,客家茶文化既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创造性。[10]

据专家考证,茶亭施茶的文化来源于“方婆遗风”。茶亭施茶的时间一般定在农历的四月初八为第一天,因为从此天气日趋炎热;至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为最后一天,因为从此天气逐渐转凉了。总计每年施茶水的日期约四个月。茶亭里面的茶一般是免费的,因此提供的也一般是粗茶。茶水主要有这么几种,一种是不放茶叶,而是放入生姜,冲上开水,一天或半天换一次茶水,因为茶水是姜汤,生姜具有杀菌和散痧的作用,所以饮用者绝不会得病。还有一种茶是放入一种叫“南山楂”即“咸梨”的叶片煮成大桶的水供行人饮用[11]。还有的茶亭供应的是粗老茶叶或本地村姑自采自制的茶叶,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12]。尽管是些粗茶,甚至本身就不是茶,但是它所满足的对象都是一些村野汉子和行脚挑夫,他们喝茶不是为了品饮而是为了消暑解渴,畅快地饮上几碗茶然后在茶亭里纳凉休息片刻,听听南来北往的过往客人谈论十里八乡的故事和新闻,不仅身体上的疲惫烟消云散,或许这期间就等来了同路的伙伴,大家又共同上路,聊解旅途的寂寞。

(二) 客家茶亭的建筑文化

客家茶亭的建筑类型有民居式、庙式、亭式、牌坊式等,总之因茶亭所处地理位置和各地文化而各有差异,如赣南地区就以牌坊式为主。茶亭主要有砖瓦和茅草两种结构样式,砖瓦结构的称作亭,茅草结构的称作寮[13],一般通称茶亭。客家茶亭的建筑结构一般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一些宗族势力比较大或财力比较雄厚的人家投资修建的茶亭也是比较奢华的。

客家人笃信风水,茶亭的修建选址也概莫能外。旧时建筑茶亭,修建之前,投资者先请风水先生勘輿地势,察看来龙去脉,风势水向,一般选在“风煞”大的地方,认为这样可以保佑投资建亭者发达。在结构上,茶亭必须是两扇门直通,风可以穿堂而过,或者是四面通风。梁的摆放也有讲究,茶亭里只能有一根横梁,其余的搭在梁上的梁,必须蔸在里,尾朝外,以表示投资兴建者蒸蒸日上,名声越传越远。建筑开始后匠人进入茶亭“建设工地”的时候要先走几步,再一步步退上建筑工地。茶亭建筑结束的时候,风水先生、泥工、木匠等要“呼赞”,也称祝赞,即手举雄鸡,以民歌的形式大声称赞茶亭的发起人和参与人长命富贵、金玉满堂、根基稳固之类。建筑完工后风水先生和匠人使用过的工具也必须丢弃而不能继续使用,不过现在修建茶亭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讲究行规了。

(三) 客家茶亭的楹联文化

客家茶亭的楹联文化丰富多彩,或工或拙,或刻意为之或浑然天成,不一而足,但基本上所有的楹联都反映了客家人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的人生观、价值观或客家人的精神特质,或者是阐明茶亭的特点,描写茶亭周围的景物,欢迎行人到亭休息等。如广东秀水石眼桥路边茶亭的对联为:“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叶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粤东北梅村茶亭的对联为:“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在茶亭坐坐;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聊将往事谈谈。”[14]江西赣南某茶亭联:“遮日避雨,凉亭胜似高楼大厦;沁脾醉腑,清茶犹如玉液琼浆。”也有的茶亭题写教人立身处世的警世名言,如“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幅对联劝人弃恶行善,很有说服力。

茶亭对联中,最有名的当数清代名士梅州人宋湘在赶考途中题于粤赣交界处梅岭驿站旁凉亭上的一副长联,上联劝人抛弃功业,下联劝人淡泊名利,飘逸疏淡,读之如沐清风:“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放春秋佳日过;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扰扰,驿路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汝解下几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姑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四) 客家茶亭的题壁文化

题壁文化不同于楹联文化的地方在于楹联文化一般比较工整,讲求对仗,题于门上或柱子上;而题壁文化不要求像楹联文化那样对仗工整,而且作者不分地方可以随便乱题,乱涂乱画,包括一些打油诗、小笑话、警世良言等,有时还会将一些色情、反动等不太健康的东西题写在茶亭上。因为大多数题写在墙壁上,因此称为题壁文化。

茶亭的墙壁是人们发表诗歌的免费园地,如某茶亭上曾有这样一首打油诗:“西中读书三年,今日回家种田,早知今日如此,何必当初花钱。”表现了一个考场失意后的中学生对现实的感慨和无奈,也表露出其“读书无用论”观点的狭隘。茶亭的墙壁还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媒介,如“某某兄台,我已于某日挑茶油百斤过此,前往梅县,住悦来客栈,望来客栈寻我。”这样的留言几乎每个茶亭都有。题壁文化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时代都会在墙壁上留下自己的印迹。从文革时期的“最高指示”、“红雨随心翻作浪,绿水着意化为桥”等革命诗篇,到后来的“要想富,先修路,计划生育是条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再到今天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个时代的政策得失都能在这里寻到印迹。

(五) 客家茶亭的山歌文化

客家人兴之所至也有人把山歌题写在茶亭墙壁上,如有茶亭壁上就有这样的山歌:

枇杷树上牵牛花,牵牛缠树往上爬。

紧紧缠住死不放,亻厓今缠妹要成家。

像这样的山歌在茶亭的墙壁上随处可见,根据前面的归类,我们归为题壁文化。这里所说的客家茶亭的山歌文化是指客家茶亭成为山歌中所歌唱的对象,成为用山歌传情达意的媒介,从中也可窥见客家茶亭在客家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山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如兴国山歌里面就有:“新做茶亭竹叶青,阿哥筛茶唔敢领。双手倒茶双手接,单手接恐怕日后雷公声。”反映了客家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兴宁客家山歌中的《等情哥》唱道:

高山顶上坐茶亭,茶亭里面等情人。

坐了几多冷板凳,问了几多过路人。

在这首山歌中,偏僻的茶亭成为情人幽会的场所,也反映了客家妹子久等情郎不至的焦急、无奈、惆怅的心绪。还有大量有关茶亭的山歌广泛传唱于整个客家地区,如:

送妹送到茶亭下,放下担子来食茶。

嘱妹食茶爱洗碗,切莫食人口涎渣。

这首山歌中,情哥旁敲侧击,嘱情妹切莫移情别恋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而又不好意思明说。再如,

穿心茶亭自家坐,坐久爱防背莫驮。

起来到处看一看,山歌未唱先莳禾。

这首山歌告诫人们,不要贪图茶亭里的一时快乐,要赶紧劳作插秧不误农时,这才是为农之本。还有的山歌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吹自擂,如“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乜人。阿哥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六) 客家茶亭的组织文化

茶亭虽然是民间自发修建,却有一整套完善的组织和运作模式。刘清荣先生发表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的《茶摊、茶庵、茶亭及其文化内涵与价值》一文中对茶亭的组织文化具有很好的诠释,虽然刘先生的文章是针对所有茶亭的,但也完全适用于客家地区。刘先生认为,一个茶亭,从修建到维持运转,从人员安排到经费来源都有一套制度或默认的方式,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率的。

茶亭修建之前先是社会动员,由当地士绅、士儒、或热心公益的人士倡导,说明茶亭修建是公益事业,当然茶亭给予众人的方便是不言自明的。当然在客家地区,由于客家人本来就具有急公好义、乐施好施的性格,这种社会动员非常有效。然后是筹集资金。也是先由当地大户或宗族带头,有地捐地,有物捐物,有钱捐钱,没钱的出力。筹得的善款交由组织者或当地有威信的乡绅、士儒保管,并张榜公布。接着就是具体的修建,买地、修建、建公德碑、张榜公布帐目。最后指定茶亭的执行人、维持运转。从这个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一套组织机构:组织者、热心人士、普通群众。有一套运作模式:动员、筹资、修建、运转;领导带头、群众参与。有一套管理机制:宣传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财务制度。这套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堪比现代企业。

三、客家茶亭文化的变迁

路是人走出来的,历史上的商道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人走出来的。而茶亭在促进、服务商道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也反映出茶在为商贾、行人养身修性,协调旅途环境,和谐人际关系,激发人们勇往直前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8]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今急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客家茶亭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虽然还有极少数茶亭在民风淳厚之地继续发挥着它的功能,大多数茶亭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失去了其实用性和独特性,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被遗弃在荒郊野岭,处于无人管理自生自灭的境地,还有的被拆或被改作它用。

据笔者分析,客家茶亭以及客家茶亭文化之所以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转型的影响。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说详细一点,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间随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16],作为传统农业文化代表的茶亭文化的衰落也就不足奇怪了。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也相应建立,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品流通的速度,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宣告了肩挑背驮的落后传统运输方式的终结, 作为为商旅客人提供茶水的茶亭也就没有用武之地,茶亭文化当然也就衰落了。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各种饮料如矿泉水、可乐、冰红茶等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提供粗茶的茶亭也就相对失去了吸引力。

第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茶亭及茶亭文化衰落的原因之一。最后,茶亭以及茶亭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民俗的传承与变异是一个矛盾对立统一体,只有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绝对没有只传承不变异或一味变异不传承的民俗事象,因此作为民俗文化一部分的茶亭文化的变迁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人们总是具有怀旧的心理,虽然人们也明白茶亭以及茶亭文化的衰落并非是什么坏事情,这本身就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但总难免扼腕叹息。如果我们对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一部分的客家茶亭文化撰文加以研究论述、采取音像图片的方式整理保存、对于年代久远的茶亭列为文物加以保护甚至把客家茶亭列入民俗旅游开发的项目加以策划开发;如果我们能够使客家茶亭文化所体现的客家精神,客家人构建茶亭、无偿施茶的美好品德以新的形式、新的面貌、新的内涵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那么即使茶亭文化有所衰落我们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1] 高旭晖,刘桂华.茶文化学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21-22.

[2] 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0-216.

[3] 蓝希琳,罗琼.赣南客家婚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7-31.

[4] 杨江帆,等.入乡随俗茶先知——中国少数民族及客家茶文化[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288.

[5] 舒展.茶亭闲话[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26.

[6] 王增能.客家饮食文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7] 曹春荣.难忘赣南客家茶亭[N].赣南日报,2004-11-7.

[8] 王融初.茶亭及茶亭文化[J].茶叶通讯,2004(4):12.

[9] 钟同福.客家风雨亭[N].赣南日报,2004-08-06.

[10] 林晓平.略论客家茶文化的特色[J].农业考古,2006(5):19.

[11] 郑启五.武平的客家茶亭[J].茶叶经济信息,2005(3):17.

[12] 刘清荣.茶摊、茶庵、茶亭及其文化内涵与价值[J].农业考古,2006(5):45.

[13] 王从元.古道茶亭对联录[J].农业考古,1991(4):150.

[14] 钟林斌.粤东北茶亭文化[J].寻根,2006(5):8.

[15] 王天鹏.七夕节的民俗文化阐释[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5):5.

猜你喜欢
茶亭客家人山歌
茶亭品妙联
山歌还要妹起头
山歌
吾野茶亭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苗山歌
苗山歌
茶亭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
190多位老人与一座40年的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