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风人世
——析《土家族祝酒辞》

2011-04-11 13:57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饮酒

王 丹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土家族人民自古好饮酒,有事必有酒,无酒不成席,世代传承着“家家会酿酒,敬老先敬酒,请客必有酒”[1]22的风俗。祝酒辞是土家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为知客事或总管临“席”发挥,内容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土家人民喜爱。刘德山主编的《土家族祝酒辞》[2]共收录祝酒辞980首,分为节日、喜庆、祭奠、劝勉、聚散、酒店、通用7个篇目,较为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土家族各类宴席上的饮酒祝酒文化①本文祝酒辞主要参见刘德山主编《土家族祝酒辞》。。土家族祝酒辞不仅体现着土家族悠久的酒历史和丰富的酒习俗,渗透着土家人豪爽不拘的民族性格,更在促进交流、和谐邻里、教育民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民俗功用。

一、土家族的酒历史与酒俗

著名学者夏家骏曾说:“不能说哪个民族更爱喝酒,因为哪个民族都爱喝酒,不同的只是喝法、习俗,以及对酒所赋予的意义。”[3]49酒是全人类共有的饮品,酒俗才是民族文化的特有标记。源远流长的酒历史和丰厚特别的酒习俗,构成了土家族特殊的酒文化,是土家族祝酒辞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和主要内容。

(一)土家族祝酒辞的形成与发展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与高超的酿酒技术

一方面,土家族酿酒历史悠久,煮酒和饮酒是其民族传统。土家先民——巴人,善于酿酒且好豪饮,《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了巴人住地物产和民风:“川厓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4]2巴人于山川石崖间、村寨田丘上种黍、稷等粮食,用之酿酒养父母。《太平御览》卷53引《郡国志》写到:“南山峡,峡西八十里有巴乡村,善酿酒。故俗称巴乡酒也。”[5]259土家族的酿酒技术及饮酒习俗源于巴人,经后人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酒文化。另一方面,土家族酿酒技术水平较高。古时酒有清浊之分,土家先民居住地盛产清酒,《水经注·江水》载:“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6]20《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战国时秦昭襄王与巴人订立盟约:“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7]2824一钟②一钟,相当于现今三百一十多公斤。清酒与一双“黄龙③黄龙,秦国大旱求雨时所用的刻有龙纹的玉。”的价值相当,足见当时清酒之名贵,土家先人酿酒技术之高超。

(二)土家族祝酒辞呈现了繁多的土家族酒类

土家族承其先民酒艺,酿酒品类繁多,除清酒外,还有苞谷酒、糯米酒、野果酒、药酒、咂酒等,几乎到了无物不可酿酒的地步。其一,苞谷酒。苞谷酒又名“苞谷老烧”,由苞谷酿制而成,是土家族地区最常见、土家人最爱喝的酒,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土家人对苞谷酒的喜爱融入在祝酒辞中,苞谷酒香醇,“吊脚楼上喝一口,十年做梦也风流”;苞谷酒解疲劳,“腰酸背痛实疲困,喝碗烧酒来消遣”;苞谷酒壮胆,“喝碗烧酒壮壮胆,翻山越岭爬悬崖”。其二,糯米酒。糯米酒又称“醪糟”、“甜酒”、“水酒”等,主要用糯米酿成,糯米煮熟装入坛中,待酿好后连糟一起食用。糯米酒香甜,且酒性温平不醉人,是土家男女老少一年四季的饮品。冬日甜酒煮糍粑或汤圆,胃暖口甜,“上元佳节闹沉沉,米酒汤圆甜津津”;夏天甜酒当茶,身凉心爽,“哥说累了抽支烟,妹说甜酒当凉茶”;生孩子“打十朝”,娘家送甜酒表祝贺,“抬缸米酒你家来,贺喜主家生栋材。”其三,咂酒。咂酒历史久远,最早盛行于明代容美土司时期,是“最具土家族特色、最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酒,是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8]158咂酒是土家族人庆节日迎贵宾的喜庆酒,是祭祀和征战用的仪式酒,也是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离的饮品。土家人爱咂酒的清冽甘美,“土家咂酒美名扬,开坛十里扑鼻香”,“咂酒似蜜沁心田”,土家人享受一边咂酒一边唱歌的乐趣,“一碗咂酒一个韵,汗流浃背也快活。”

(三)土家族饮酒习俗丰富多彩

祝酒辞渗透于农事、节令、庆日等整个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土家族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节必有酒:正月春酒、二月社酒、三月清明酒、四月牛王生日酒、五月端阳酒、六月新谷酒、七月月半酒、八月送瓜酒、九月重阳酒、十一月阳春酒,腊月除夕“年酒”,无酒不成节。《土家族祝酒辞》按照时间先后,在节日篇目中收录了春节、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晒龙袍、女儿会、中秋节、国庆节八个节日的祝酒辞。土家族红白喜事离不开酒,有事必有酒:结婚有“戴花酒”、“赶脚酒”、“回门酒”、“接风酒”;生小孩有“送饭酒”、“满月酒”、“抓周酒”;老人过生日有“整生期酒”;老人过世有“丧酒”;新屋落成有“上梁酒”;木船下水有“启驾酒”;农活中有“栽秧酒”、“薅草酒”、“打谷酒”;办喜事叫“报客吃酒”,请人到家做客叫“到我家喝口酒”……无酒不成席。《土家族祝酒辞》除节日篇目外,还有喜庆、祭奠、劝勉、聚散、酒店、通用等,其中喜庆又分婚姻、汤饼、寿诞、建造、乔迁、开业、升学、参军八类。

土家族丰厚的酒文化积淀是土家族祝酒辞产生发展的源泉,悠久的酿酒饮酒历史是祝酒辞产生的基础,丰富繁多的饮酒习俗是祝酒辞发展的条件。同时,土家族祝酒辞又充分展现着土家族各种酒俗、酒礼、酒制度等,是土家族酒文化的延展和表征。

二、土家族豪爽的民族性格体现

“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也是一个沿河而居的江河民族,其个性率性豪爽、热情好客、达观随和、与人为善。”[8]160土家人饮酒是自然环境使然。土家族自古聚居于大山深处,冬寒夏湿多瘴气,酒是土家人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法宝:冬季饮酒驱寒活经络,夏季饮酒祛风除湿。同时,土家人饮酒更是其民族性格使然。不论菜的好坏,土家人都能将酒喝得爽快,喝得舒心,因酒而生的土家族祝酒辞,无处不彰显着土家族豪爽的民族性格。

(一)豪爽直率

常言道“酒品即人品”,豪爽的民族性格铸就了土家人的饮酒作风,豪爽的饮酒作风强化了土家人的民族性格特征,二者相辅相成地丰富着土家族酒文化。土家族聚居于湘鄂川黔渝五省交界处,此地战略位置重要,古时乃兵家常争之处,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土家人养成了英勇善战、顽强不屈、坦荡豪爽的“尚武”民族精神。土家人豪饮壮行酒,迎战保家,酒让土家人更加英勇骁战、勇敢无畏。“豪放的民族性格和浪漫的生活方式与酒恰是一对孪生兄弟。酒的饮用更加强了民族个性的体现,使这个民族更豪放,更无拘无束;反过来豪放的民族个性、乐观豁达的民族精神,……使酒文化更加丰富多彩。”[9]54咂酒是土家族征战用的仪式酒之一,“在征战中起到了一种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激发保家卫国的豪情的巨大精神作用”[10]86,饮完咂酒,战士勇往直前,只进不退。 “兵亦果敢”,“凡战必捷,人莫敢樱”[11]65,是历史书籍对土家士兵在明朝抗倭斗争中英勇善战的写照,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是后代人对英雄祖先取得王江径之役抗倭斗争胜利的纪念。“赶年当日载风流,酒涴弓刀与铁獒。……莫道临征需借勇,横飞豪气凯歌头。”“三杯壮酒鼓士气,告别亲友举战旗。”壮行酒饮得如此豪气冲天,足见当年土家儿女战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

(二)热烈真诚

知客事真诚直率、风趣幽默的祝酒辞让席间气氛活跃,宾客开怀畅饮,喝得豪爽。其一,知客事敬酒直截了当,客人喝得直爽。“只有好酒无好菜。俗话怪酒不怪菜,大家痛快喝起来”,主家自谦薄酒淡菜客人不喝是见怪。“新郎斟酒又敬礼,新娘奉糖谢大家”,新人敬喜酒发喜糖喝酒同乐。“孝子来把头磕。各位酒杯举起,不要推杯请喝”,白会孝家跪谢喝酒替孝家添福。其二,知客事先送祝福后敬酒,宾客喝得畅快。“久闻姐姐才学好,嘴笔两全有作为。只是我是深山草,一无所成把胸捶。姐姐饮干这杯酒,后来儿子中高魁”,赞美与祝福兼备,喝杯酒讨个口彩。“石榴开花排队排,我跟姨妈送宝来。一送寿元添百岁,……十送福禄长生牌。姨妈饮干这杯酒,子子孙孙发大财”,福禄寿全齐,喝杯酒图个吉利。其三,知客事敬酒,一杯一个理由,宾客喝得痛快。“久闻姑妈酒量好,双龙双凤饮双杯。饮酒要带桃花红,脸带桃花再喝杯”,一杯不醉酒量,再来一杯面色好俏。“我今借花献佛,先敬大家一口。……祝愿添福添寿,大家再喝一口。事有成,业丰收,畅饮第三口”,一表感谢,二送祝福,三盼丰收,杯杯酒满福满。

(三)热情坦荡

宾客接过所敬之酒,首先要“一口清”地喝个爽快,其后,好酒者可“慢慢韵(吮)*韵、吮,借用字,土家方言读yun55,细细品尝之意。”,喝个“安逸”。整酒办席是土家人热情的待客方式,菜吃得干净,酒喝得舒心、畅快是客人对主人最好的谢意表达。一方面,喝酒“一口清”图个爽快。“一口吞”、“一口干”、“一口清”……是土家人豪爽的喝酒方式:“杯杯要斟满,主家才喜欢,杯杯要喝干,才算英雄汉”;“新郎新娘把酒敬,一表礼仪二表情,夫妻劝酒把酒饮,杯中喜酒一口吞”;“列位请把酒杯举,一口喝干满门喜”……一口喝干别人的敬酒,是土家族的礼仪更是土家人豪爽性格的体现。另一方面,喝酒“慢慢韵”图个舒心。“慢慢品”、“慢慢绵”、“慢慢韵”……是土家人“安逸”的饮酒作风:“粗茶淡饭莫介意,淡酒多杯慢慢吃”;“告席不要长久论,薄酒无菜慢慢韵”;“我给敬上酒一盏,淡酒无菜慢慢绵。”宾客酒喝足饭吃饱,主家尽到待客之道,客人做到谢酒之礼。

特殊的自然山水与社会历史造就了土家人大胆无畏的“尚武”精神和坦荡豪爽的民族性格,土家人豪爽的饮酒作风,不仅是先民英勇豪迈气魄的彰显,更是后继者豪爽性格的强化。酒席之上,知客事有礼有力有节的祝酒辞,更添土家人喝酒的豪迈之情,让宾客将酒喝得舒心痛快,喝出土家人对酒的热情,喝出土家儿女豪爽豁达的民族本色。

三、土家族祝酒辞的民俗功用

土家族祝酒辞是土家人各种红白喜宴中的习俗亮点,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饮食礼俗,是土家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酒而生的土家族祝酒辞,由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的民俗功用,在土家地区广泛盛行,经久不衰。“在土家族红白喜事之中,运用祝酒辞……把喜事办得喜气洋洋,把白事办得乐以忘哀,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凝结友谊、促进和谐。”[2]序2具体来说,土家族祝酒辞有如下功用:

(一)增强族群凝聚力

土家族人的大务小事,红白喜宴全靠“团转”近邻帮忙,知客事在其中起轴心作用:安排帮忙人员的事务、迎送来客、席间敬酒、借还家什……其中,铺排工作凝聚众人,是办好宴席的第一件大事。知客事在帮忙人聚集吃饭席间,向大伙敬酒并铺排各自负责的事项:男子娶亲,安排迎亲人,“未曾出门人员定,选配良才与精英。张三去把陪嫁捆,李四派去接高亲,王五过礼打头阵,陈六挑担大步行”;女儿出嫁,交代送亲人小心谨慎,“酒不白喝,话不白讲,一定要管好抬的嫁妆。安安稳稳抬上路,切不要争前抢后慌里慌张。六亲姊妹是一样,文明礼貌才大方,粗话脏字莫乱讲,脚步稳当莫张狂”;老人过世,提醒大家帮忙上心,主动自觉,“人人要靠亲戚六眷,家家都有老人上山,各位帮忙不需人喊,团转四邻自觉自愿,明早鸡叫天放亮,闹闹热热送上山。”同时,整酒办席期间事情多乱繁杂,为顾全大局,知客事难免有得罪人之处,敬杯酒表示歉意,“高言低语得罪哒,敬请你们多宽恩。”

(二)送祝福,表祝愿

一方面,土家族祝酒辞让红喜事喜上添喜,喜中透乐,席间喜气洋洋:婚庆宴祝贺新人,“美酒举起祝新人,婚姻幸福乐无疆”;汤饼宴替孩子祈福,“赶出夜哭关,打破汤火关,移走痘麻关,忙到落庚关”;寿诞宴向老人祝寿,“牙齿咬得杨梅棱,眼睛穿得绣花针。人家越老越衰老,奶奶越老越精明”;修房、乔迁、开业、升学、参军……各有各的祝福。另一方面,土家族祝酒辞让白事哀而不伤,乐而忘忧。土家人把老人辞世叫“满阳岁”、“黄金落窖”,视之为一种解脱,料理丧事“以丧为喜”,力求办得哀而不伤,悲而不惨。“老人昨日满阳岁,辞别人间把西归”;“老人悠悠享极乐,长眠九泉已安息”;“人老归西属自然,请君不要太悲伤。”老人去世后归为神灵会保佑亲人带来福气,土家族祝酒辞为孝家祈福、添寿、消忧,“敬送亡人上了山,万事大吉甩悲伤。各位举杯共祝愿,孝家今后福寿长”,“他在天宫心有灵,保佑他的儿和孙,保佑他的亲和戚,保佑团转和四邻。”

(三)感谢亲朋,和谐邻里,增进感情

土家人重礼,哪家整酒办席亲朋好友都会爬坡下坎到该家吃酒送情,近邻团转主动上门帮忙;土家人好客,客至,主家除拿出家中的好食相待外,便是以酒相谢。一谢宾客的深情厚意:“青棡棒子高吊起,打搅各位众亲戚”,“招待欠周详,酒席不像样,席上无好菜,碗里无好汤。怪酒莫怪菜,大家请原谅。”宾客以酒谢主家的热情款待:“贵府红门宴喜,无有礼物拿的。送点薄情小礼,实在有丑脸皮。……只好斟酒一杯,给主家道声恭喜。”二谢邻里的帮忙出力:谢媒人联姻,“媒人办事忠心耿,吃苦受累无怨声。……办事周正不打梗,亲家相见喜盈盈”;谢厨子美味酒席,“这回请你把席办,饭热菜香宾客赞。……小菜好吃又下饭,吃了头餐想二餐。我给厨师把酒劝,特别敬你好厨倌”;谢众人不辞辛劳,“路远坡陡出大力,山高路窄把崖爬。冰天雪地路很滑,路上都没搭扑趴。嫁妆样样大又重,身子差点压垮架。安安全全抬进屋,各位从没说闲话。”送情与还情,是礼尚往来的礼俗;放情与填情,是邻里互助的友好。

(四)寓教于“酒”

土家族祝酒辞以日常生活为基础,集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使人们在席间饮酒娱乐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其一,劝世人喝酒要适度别伤身:“喝得适当人清楚,喝得过多就恍惚”,“饮酒过量群众厌,脸皮变白成青灰。……提醒朋友自控酒,不负众望身自贵。”酒可济可覆,关键在一“节”字。其二,教为人处世之道理:劝人要勤俭持家,“聚财犹似针挑土,败业形同浪卷沙”;劝人要孝顺,“岁月如鞭催人老,人人都有那一天”;劝为官的要清正廉洁,“高高在上要忌讳,百姓才是头上天”;劝年轻的要积极上进,“少年当自强,生活勿懒散;做事有信心,不怕多磨练”…… 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土家族祝酒辞,在教育众人讲文明重伦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三,民族文化知识的体现:“油茶咂酒赶年奇,吊脚楼头望眼迷”,介绍了民族事物;“添上新土垒墓顶,素青一束表孝心”,“山闺坚持一身新,西兰卡普作陪嫁”,反应了民俗活动;“百善孝为先,楚王潜祭丁鹤年”,讴歌了英雄祖先……传统文化、生产生活、历史等知识,融进充满方言俚语的土家族祝酒辞,寓教于乐。

土家人利用祝酒辞安排工作、表达祝愿、传递感情、教育民众,在土家人民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具有广泛而具体的民俗功用,为土家族社会关系的和谐,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土家族祝酒辞,是土家族悠久的酿酒饮酒历史和丰富繁多的饮酒习俗的产物,是土家族酒文化的延展和表征,更是土家族“尚武”的民族精神和坦荡豪爽的民族性格的彰显。祝酒辞内容生动活泼,语言风趣幽默,富于乡土气息,能活跃宴席气氛,让宾主把酒喝得爽快舒心,让土家人在饮酒中尽显豪爽的民族本色。同时,祝酒辞以酒为媒,还能增进亲朋邻里间的感情,教育土家儿女为人处世的道理,促进土家族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土家族祝酒辞在强化百姓的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民族认同感,保持民族特色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整理、挖掘和保护好土家族祝酒辞这一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 罗安源,田心桃,田荆贵,廖乔婧.土家人和土家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2.

[2] 刘德山.土家族祝酒辞[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3] 巴义尔.国人与酒——夏家骏谈少数民族酒文化及其他[J].民族团结,1997(1):49.

[4] (晋)常璩.华阳国志[M].上海:上海书店,1989:2.

[5] (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259.

[6] (后魏)郦道元.水经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9:20.

[7]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24.

[8] 彭瑛.咂酒——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J].酿酒科技,2007(8):158-160.

[9] 黄柏权.土家族酒文化泛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2):54.

[10] 黄柏权.土家族爱国传统研究述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4):86.

[11] 李忠斌.民族精神与土家族传统文化[J].民族论坛,1995(2):65.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饮酒
土家族情歌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土家摔碗酒
《陶渊明 饮酒》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与猫狗共饮酒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