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论”为时尚早

2011-04-11 16:29王俊燕
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治

王俊燕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100024)

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2009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所受影响甚小,中国的改革特征颠覆了西方的发展模式,质疑了华盛顿共识的效力。中国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及影响力?到底中国现在是否存在发展模式?如果没有,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能够诠释中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呢?

一、有中国方式,没有中国模式

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编辑、高盛公司顾问库珀·雷默在一篇名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Beijing?Consensus)写到: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摸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就是“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

(一)中国模式的含义

模式是一种不同于别的模式特征而以同类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为基础的类概念。“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

历史上出现过的“华盛顿模式”最初是由约翰·威廉姆森提出来的,是指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全面施行私有化和自由化,保护私有财产权,开放市场,施行贸易自由化。主张政府从经济领域完全退出。威廉姆森把“华盛顿模式”定义为“由以华盛顿为基地的机构设计给拉丁美洲国家的各种政策建议的最低公分母。”这种模式成为拉美国家以及东欧国家先后学习的榜样,一些国家或者全盘照搬“华盛顿模式”,或是在自身国家实践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学习。然而,这一模式在2009年经济危机以来受到挑战。

苏联模式在经济上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政治上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一模式曾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效仿。

西方现在比较成熟的两种经济模式,除了美国的“华盛顿模式”外还有欧洲的“莱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莱茵模式”主要是指莱茵河流域的西欧国家,如德国、瑞士等国家所奉行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政府作用和福利社会,资本家与工人的要求都不过分。

目前,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道路除了在中国取得成功外,还没有移植到别国并成功的例子,并且它们只是中国在历史的转型期间所采取的暂时性的措施,能否支撑中国未来持续成功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二)中国实践的具体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改革。经济方面,在总结前30年实践的基础上,从意识到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不足,再到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路。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1](P236)。“经过几年的改革,随着各种新型经济力量的出现,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即‘体制外先行’,也就是经济学家们称之为‘增量改革’的战略。”[2](P152)在此期间,中国的价格改革的经验证明,“双轨制”政策的出台,即在保留计划价格的基础上,同时放开一部分市场的做法,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又给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不再讲计划经济为主。认为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经济才能真正搞活,各个企业才能灵活经营,从而提高企业效率,而这是以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远远不能达到的。

再之后,党中央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中共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是30年来中国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成功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最终建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探索精神,中国人“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改革方面也成为实践的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废除了干部的终身制,大力推动以法治国,逐步加强了舆论和媒体的监督,选拔了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和平与宪政的方法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更替。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政治改革领域的深刻变化,也体现了政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3](P148)。

社会方面的改革不仅使得经济发展更有可持续性,同时,也为政治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共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官员腐败、收入差距过大以及信任危机等等,十七大提出了和谐社会,标志着中国的社会改革成为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头等大事。在推进社会改革方面,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非常重要。中国现在虽然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但是实际上权利非常分散。面对分权与集权的问题,“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央发生了激进的分权运动,结果导致宏观经济调控问题……在政治方面,除了加强党管干部制度之外,并没有实行有选择性集权。最近这几年来,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各方面的集权运动又在发生”[4](P92)。从中可见,中国更多的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社会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被动。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所走的发展道路是混合型道路,即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平衡。学术界两种思潮即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都不能独立主导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也就是说,既是市场和私有化,同时也是政府和公有制。

在更多情况下,中国所采取的是实用主义,不是确定纲领在先,而是先实践。“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的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下级逐渐向上级传递改革需求的信息,最后中央政府按照自己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来筛选这些信息并设计一套改革方案加以推广……找个企业或地区试一试,看一看此项改革到底有多大的收益和成本,进而对改革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就全面推行该改革方案,否则就中止此项改革。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股份制等都是先通过试点再逐渐推广开来的改革形式。”[5](P67)另外,在很多情况下,中国除了在实际情况下做出积极主动的选择外,同时还受到具体形势这个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奥运会”、“抗震救灾”、“金融危机”等把中国推到了世界中心的舞台。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发展道路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种混合制经济。混合经济指的是中国经济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政府利用国有部门成功推出强有力的经济杠杆来应对危机。除了利用经济杠杆,政府还利用金融工具。而西方大多数的政府只有金融工具,罗斯福的“新政”是最好的体现。另外,中国在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并没有放任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飞速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中国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是分不开的。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政治权威提供政治稳定,而政治稳定正是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既与西方国家不同,也与冷战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另外,相对西方利益集团平衡政治,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权威领导,更有效地对私人垄断发挥抑制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

另外,中国始终坚持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但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和国外复杂局势,能够非常理智,按照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有选择的借鉴。“中国政府始终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国家利益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规模,而不是把本国的发展希望寄托在外国人身上。世界各国、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和我国的实践都证明,在经济上依靠外力,就不能真正独立,就难以保证政治上的完全自主,自己的命运就会受人摆布,不可能建立起真正富强的国家。”[3](P377)

同时,中国的发展道路同中国传统的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人“中庸”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具体中国道路的实践上,就是在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上,避免极端化。中国注重“和谐”,“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很好的体现。同时,把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作为评判自己的态度,随着大众媒体的炒作,这种表现越来越严重。“中国模式论”就是以西方的视角来塑造中国形象的,西方人自认为是主体性的“自我”,而将“自我”以外的中国视为“他者”,即“他者镜像”来看待中国。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现在已意识到话语权的重要性。

总之,中国现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在一定阶段是成功的,在取得经济方面成功的同时,社会矛盾如腐败现象、两极分化等越来越凸显。所以,笔者认为,现在谈论中国模式论还为时尚早,可能再有5~10年的时间,中国模式就会有形,内容更丰富。中国模式还要进行相当的努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需要不断进步与提高。将来如果有一天,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和道路更显整体性,“中国模式”如被其它国家成功模仿、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概念时,再提“中国模式”会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60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 俞可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5] 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治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市场经济
“政治攀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政治不纯”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