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

2011-04-12 10:09郭坤荣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语码第二语言母语

□陈 东,郭坤荣

(1.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100009;2. 河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汉英之间的语码转换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尽管有很多学者倡导纯目的语的课堂教学,但适当适时的语码转换将会促进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使教师更容易组织课堂教学。本文将采集河北农业大学3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语料进行研究,来分析课堂上语码转换的种类、动因以及教师在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以此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

一、语码转换的相关概念

有关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起到的正负迁移作用语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议。Ellis就认为第一语言的使用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是剥夺了学生大量的第二语言的输入。而Cook则认为第二语言能够促进课堂教学,使课堂上的交际达到最大化。可以说,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促进作用表示了肯定。语码转换存在不同的类型,各家学者对它有不同的分类。Auer认为语码转换分为与语篇相关的转换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Poplack把它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以及附加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是两个句子之间的转换,句内语码转换是指句子内部词汇等的相互转换,而附加语码转换是把一种语言的场景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语码的变化,而喻意型是情景不变的情况下,因为交流目的的变化而发生的语码的转化。附加成分贴到第二种语言中。Gumperz则认为语码转换可以分成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

二、研究的目的与过程

本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相应改善的方法,调查对象为3位大学英语教师(以下标记为教师ABC)以及相应的学生。在进行课堂录音前,听课得到了各位教师的许可,但没有告知其听课目的,进行了最短45分钟的录音,语料内容比较真实可靠。笔者对录音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转写,以此来作为本文中的示例。在课下对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57份。

三、语码转换的频率、类型与动因

1.语码转换的频率

通过我们的课堂观察以及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语码转换是真实存在于课堂的,选择“有时”或“经常”的比例高达82.4%。同时,经过笔者对课堂录音的统计,最少的C教师也发生了11次语码转换,而最高的为B老师,总共有17次的语码转换。在我们的课堂观察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都在有意识地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尤其是开课的前10分钟内基本上没有母语出现。在后来对教师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三位教师都没有太关注语码转换的问题,可见它的出现都是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发生的一种现象。但对于语码转换的使用,大多数学生对三位教师都持肯定态度,认为它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2.语码转换的类型

本文将采用Poplack的方法来进行分类,从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三方面来进行分析。(1)句间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指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例如教师A的一段话:We work hard at the task of saving time. 那么,他们到底是如何来节省时间的呢?Then, let’s look at the witer’s explanation. 在以上的例子中,句间的语码转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帮助学生明确教师话语的意图。通过对课堂录音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句间语码转换比较多,尤其是在学生表现出茫然的时候,教师更倾向用这种句子的转换来强调或明确教学的内容。(2)句内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是指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语码转换。它可以是指词与词之间或者短语与短语之间的转换,也可以是句子内部某一语法成分的转换。例如:“如果你是一个外来者的话,你将会非常怀念你与陌生人之间的那种small talk。”此处的“small talk”用英文来表示更加能够显示出其本有的意思,英文反而比汉语更能够让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理解。句子内部成分上的改变都包含着教师的某些意图,要么就是强调,要么是选用最合适的表达方法,要么就是有意留给学生去考虑。(3)附加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指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的附加成分。例如:“请你翻译一下这个长句,could you?”,“I mean 你对这篇文章的文体作何理解?”这种简短的附加成分可以起到强调作用,或者显示一种客气的语气。

3. 语码转换的动因和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码转换原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表示强调。教师的每一节课中都有要求学生尤其注意的地方,尤其是在精读课上,涉及到的一些词汇、语法或句子结构更容易引起教师的语码转换。从英语到汉语的转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授课的重点所在。(2) 表示澄清。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时候,要么就是重点或难点内容上的理解,很多种情况下是对语法内容的讲解。通过这种澄清或核实,教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或者减轻理解上的负担。(3) 需要重复或翻译。教师在课程讲解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用母语进行重复或者直接翻译成母语。母语往往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从英语到汉语的转换。(4) 话题的转换或引用。有的时候教师需要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更快地让学生进入新的情景,教师往往实现英汉的转换。很多时候教师也会因为引用发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这也是语码转换中频率最高的一种。(5)教师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在中国,几乎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是来自于国内的本族人,在语言的掌握程度上还不能象外教那样“为所欲为”,有时候对语言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当教师不能够找到合适的目的语进行表达的时候需要借助母语进行更准确的阐述。(6)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通过我们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语码转换的次数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相对水平较差的B班,教师就有更多的语码转换。这样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从而导致教师教学策略的调整。

四、改善课堂语码转换现状的策略

大学英语课堂上英汉之间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它可以促进课堂上的有效交际和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汉语使用的科学性,做到尽可能少的使用语码转换,但也要兼顾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改善课堂的语码转换现状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意识到语码转换的重要性,检查自己是不是存在随便使用汉语的现象,以及英汉交换不当或随便的现象。教师要学会语码转换的技巧,掌握好转换的度与时机。其次,教师要对教学班的现状有很清楚的认识。关于多大频率的语码转换是最合适的,母语的使用量为多少最适中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在对教师和学生的采访和问卷中,他们持不同的观点,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认为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上面提到的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是可以更多一点地进行语码转换,与此同时,要保证英语的优先权。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是英语课堂的最主要的语言输入者,也是英汉转换的控制者,只有当教师具备一定的能力的时候才能够成功地组织课堂,所以教师要时时加强个人语言水平,在课堂上避免因为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而随便或频繁地使用母语的现象。

综上所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存在语码转换的现象,而且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母语的使用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认为可以接受,是一种比较好的授课策略。但是我们也希望广大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语码转换,讲究适时、适当的原则,不但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同时也要确保它们的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1,(1).

[2]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 当代语言学,2004,(1).

猜你喜欢
语码第二语言母语
母语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母语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应用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动态顺应视域中的语码混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