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

2011-04-12 12:10秦志敏
关键词:振兴中华孙中山

秦志敏,王 倩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论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

秦志敏,王 倩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文章认为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即通过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整体的目标——“振兴中华”。同时,“三民主义”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也同样表现出整体性。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今天全面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仍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孙中山;“振兴中华”;“三民主义”;整体性

今年(2011年)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结束帝制的100周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指导下的伟大实践。孙中山是喊出“振兴中华”的第一人,以后又在“振兴中华”的总目标下创设了“三民主义”的纲领,提出了认识、改造、建设中国的一系列理论,并进行了伟大的实践。从整体性的视角重新认识“振兴中华”的思想,不仅有助于理解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而且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 “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

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思想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这里的“总”是指最终的目标,即“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就是要使近代以来落后的中国重新振作起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分”是纲领,指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即实现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就是要通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方面目标的完成而实现整体的目标——“振兴中华”。

孙中山与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不一样。他虽出生在中国广东,但从12岁(1879年)开始,就到檀香山的教会学校里学习,接受的是当时在西方形成的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后又游历欧美和日本等多国,凭着对先进科学技术、人文知识了解的深厚底蕴和常年游历各国实地考察的经验,形成了整体性很强的系统思维方法。孙中山正是依托这种整体性的视角为振兴中华做了全面规划。

到1894年11月,孙中山已经有了两次在中国国内和两次到檀香山实地游历的经历。中外事实的对比,特别是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既暴露了清王朝的腐败,也展示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满怀爱国之情的孙中山毅然决定组织兴中会,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护国体起见。”[1]19

经过十年的奋斗和思考,孙中山又将“振兴中华”的思想具体化为“三民主义”。在1905年10月20日的《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并从整体的角度论证了三者的关系:“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1]288“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1]288

总体看,孙中山的建国、治国理论就是一个“一总三分”的整体系统。民族主义是前提,即一个国家要正常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有在内各民族平等,对外民族独立、主权完整的前提;民权主义是保障,即一个国家要正常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人民当家做主,有合理的、民主的政治制度作保障;民生主义是基础,即一个国家要正常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要建立经济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避免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的增强,对世界其他地区落后国家的扩张和侵略也不断出现,“弱肉强食”的殖民主义理念影响着世界。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甲午战争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东方国家日本也开始侵略中国。中国成为东西方列强欺负的对象,主权不完整,独立被破坏,经济上遭掠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要迅速发展起来获得振兴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践行民族主义,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完整,创造振兴中华的前提。

近代市场经济和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产生了本质的变化和迅速的提高。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必然要求。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专制制度一样,是造成政治上腐败、经济上停滞、社会上周期性动荡和人民愚昧无知难以发挥创造性的制度因素。因此,必须践行民权主义,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供振兴中华的制度保障。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就中国而言,仍然围绕着小农经济的低下水平徘徊,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同时封建剥削和贫富差距依然严重。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因此,必须践行民生主义,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并缩小贫富差距,达到人民生活幸福的最终目标。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者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振兴中华”的整体目标。同时,三民主义作为各自独立的系统,也同样表现着整体性。

二 民族主义整体性

民族主义整体性表现为本质相连的两大部分:对内是争取民族平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对外是实现国家的独立,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

(一)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主义首先是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概括来的。

从整体社会而言,近代中国复杂的民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对其他民族的压迫,使得中华民族寻求民族解放,要求国内各民族平等自由成为亟待解决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主要问题。最初民族主义思想的萌发是在孙中山的孩童时代。他常听村里的太平天国老兵冯爽观讲述太平天国抗清的故事,就十分崇拜洪秀全的反抗精神。在日后也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希望能够推翻清朝政府腐败昏庸的统治,结束民族压迫。虽然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希望通过改良改变中国封建压迫的现状,走上民主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到1894年11月,现实使孙中山转变了思想,认为中国必须走革命而实现民族解放的道路。

从时代而言,孙中山生活的年代是世界受压迫民族积极斗争、要求解放、寻求发展的时代。孙中山在檀香山岛学习的时候,正值檀香山岛起义反抗美国统治的高潮时期。檀香山岛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政治运动,在孙中山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下,孙中山纵观东西方历史进程,横向比较国内外的具体情况,从整个民族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认为想依靠腐朽的清朝政府自上而下改革使中国得以发展和强盛是不可能的,必须解决民族压迫这个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于是,在兴中会会员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1]20。与以往以反清复明为目的的会党不同的是,孙中山站在时代和整个中国社会的高度希望通过反抗清朝政府的民族运动而达到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其民族主义不是简单以推翻清朝政府为目的,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建立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民主共和政府,从而实现真正的社会发展和全中国人民的解放。

(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从兴中会成立,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不屈不挠地英勇奋斗了17年,终于取得了推翻清朝统治的胜利,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袁世凯窃国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又使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同时国际环境并未好转,中国一直是西方国家和日本的主要掠夺对象之一,在“民穷财尽”的困境中越陷越深。在新的形势下,孙中山在1919年10月制定的《中国国民党规约》中重举民族主义的旗帜。1920年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本部的会议上指出:“我还将民族主义发挥一遍。有人说:‘清室推翻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句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所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把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的恶因。现在清室虽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所以我们还要积极地抵制。……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2]390-3941921 年 3 月,他首次明确提出:“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底民族国家。”[2]4741923 年元旦,孙中山又提出:“力图改正条约,恢复我国国际上自由平等之地位。”[3]31924年1月23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再次指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4]122-123孙中山对于民族主义的构建,已从反清的争取国内民族平等的层面上升到了争取独立和建立完整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高度上,表现出了高度一致的整体性。

三 民权主义的整体性

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是孙中山一生的追求,他用“民权主义”来表达这一思想,并以此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权主义的整体性表现为:理论基础是“主权在民”;政体构建原则是“权力制衡”;实现程序是“军政、训政、宪政”三步。

(一)主权在民

“主权在民”也称“人民主权”,即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君主和少数人。孙中山说“主权在民,民国之通义。”[4]319他还详细解释到:“何为民国? 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5]412-413他指明了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的根本区别:“专制国家,其利益全属于君主,共和国家,其利益尽归国民,此即共和与专制之特异点。”[6]429他一生奋斗的重要目标,就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一个‘全民政治’的民国,要驾乎欧美之上。”[4]314

(二)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就是指合理地把权力分割成若干部分,不允许个人或某一集团独揽,权力和权力之间形成制约关系。孙中山的“权力制衡”反映在“三权分立”、“权能区分”和“中央与地方均权”三方面。

三权分立就是在政治体制上要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是人类政治文明规律性的总结和伟大成果。只有三权分立才能保证权力的制约,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是立法机关,“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及国务员组成行政机关,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国务员由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组成;法院是司法机关,“法院以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6]220-224。这些规定体现了议会制民主共和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以后孙中山又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过“五权分立”,即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但本质上仍然是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还体现在孙中山提出的“权能区分”上。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深刻思索了在中国如何才能施行民主政治,让整个中国真正进入民主国家的行列,他所找到的办法就是“权能区分”。“所谓‘权能区分’,就是把国家的政治权或统治权区分为人民权和政府权两部分,其中,人民权简称为民权、政权或‘权’,而政府权则简称为治权或‘能’。当‘权’与‘能’区分之后,把‘权’完全交给人民,由人民去充分行使;把‘能’完全交给政府便能充分的民主;当‘能’能让政府去充分发挥,政府的办事效率才能尽量提高,而达到万能的境界。”[7]394这样的权与能的制衡,是孙中山对中国政体和结构的一种从整体上的思考。“这样既可以避免‘权能合一’所造成的权力斗争和政局的不稳,又可以保证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权能分立’制度的实施对于防止政府机关的官僚化和专制主义的复辟无疑会起到制衡的作用。”[7]395

对于政局混乱、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孙中山在提出用民主思想挽救国家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以何种方式和结构来重新整合社会。于是他对于中国的整体组织结构提出了方案,虽然随着时局的变动和革命形势的变化一再对方案作出调整,但总体上说是“中央和地方均权”的结构。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一)关于中央及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不偏于中央集权制或地方分权制。(二)各省人民得自定宪法,自举省长;当省宪不得与国宪相抵触。省长一方面为本省自治之监督,一方面受中央指挥,以处理国家行政事务。(三)确定县为自治单位。自治之县,其人民有直接选举及罢免官吏之权,有直接创制及复决法律之权。”[8]596

孙中山认为要想通过政治的民主来完成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整合,就必须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孙中山主张集权是为了能够避免军阀擅权的情况,使得积贫积弱的中国人能团结起来统一中国,重振国家。但是这种民族和社会的复兴是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央在加大对整个政治的控制力的同时,也需要各地参与政治的能力;在集权的同时也需要给予地方充分的政治权利,使每一个公民能有顺利自由地管理国家和建设地方的权利,从而达到民主政治的社会职能。因此,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裂的。地方是中央的基础和依托,是整体中央的地方;而中央则履行统领保护组织地方的职能。

(三)分步实现民主

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整体性还反映在他关于“革命程序”的构想上。早在1902年,孙中山就开始提出有关革命程序的构想,到1924年撰写《国民政府建国大纲》20多年的时间,构想在具体调整中完全定型。其基本程序为三阶段:“军政、训政、宪政。”“军政”时期,革命务必扫除民权的障碍,为实行地方自治打下基础;“训政”时期,由革命政党组织政府,训练人民学会行使民主权利;“宪政”时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由人民选举官员,组成政府,完全实行宪政。孙中山的“革命程序”构想,表明孙中山清楚地认识到了在长期专制主义统治下的中国实现民主的艰巨性,民主实现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最终要走上人民行使民权的宪政。但是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也存在弱点。孙中山在设计“训政”阶段时,对人民和革命政党关系的认识是不恰当的。孙中山把“革命政党比作为伊尹,将人民比作为太甲,‘训政’就好像是伊尹训太甲,太甲只能俯首听训。”[9]这样就颠倒了革命政党与人民的关系,革命政党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不可被监督的权力,从根本上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用这种观念来指导人民争取民主的实践,实在多有弊端。在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蒋介石正是打着“训政”的旗号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这绝不是孙中山的本意,因为孙中山在“革命程序”设计时,一贯坚持“还政于民”的思想。

孙中山的“还政于民”不是指如何让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给人民交权,而是讲革命党人在夺得政权、建立统治之后,怎样进行民主政治的自我建设,从“党治”过渡到完全民权的问题。孙中山过早去世,使他生前未能看到“还政于民”的实现。在他去世后,政局多变,“还政于民”长期成为一句空话。

四 民生主义的整体性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整体性表现为极其具有远见的两个方面:为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而规划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是消除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一)全面发展国家经济

进入近代以来,即14、15世纪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诞生和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各国率先进入了一个与古代极大不同的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全面发展,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生产关系有了本质的变化。相比之下,中国明显落后了。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落后。要在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中国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发展经济,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家,一生处境艰难、颠沛流离、危机四伏,仍能对中国的发展做出非常整体系统的规划。

孙中山从1894年上书李鸿章时就开始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20多年来产生了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设思想,到1919年的《实业计划》问世,形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完整规划,标志着孙中山把“振兴中华”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进社会经济基础上思想的成熟。

孙中山建设中国现代经济的整体设想是:关键是交通;根本是农业;基础是工业;动力是科教;保障是外交。

1.关键是交通 《实业计划》把发展铁路、公路、水路、海港等现代化交通放在中国工业化的首位,突出强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国土辽阔,但铁路很少,极大制约着经济发展。孙中山指出:“凡立国铁道愈多,其国必强而富”[6]391,“故今日我国,如欲立足于世界,惟有素修铁路,以立富强之基。”[6]436他把全国铁路规划为六大系统,从各省会与枢纽城市、经济中心向周围各地辐射。其中中央铁路系统24条、东南铁路系统13条、东北铁路系统20条、西北铁路系统18条、西南铁路系统7条、高原铁路系统16条。铁路与各大港口相通,同国外铁路接轨,使中国铁路建设成为国际铁路体系中的一部分。孙中山还提出了开发并扩大东方、南方、北方三大海港以及建设从中原到边疆地区的公路、水路交通和现代通讯网络的构想。

2.根本是农业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各族人民在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下过着半饥半饱的贫困生活。孙中山出身农家,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情况很了解。他说:“吃饭问题就是顶重要的民生问题。如果吃饭问题不能解决,民生主义便没有方法解决。所以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吃饭问题。……全国人口现在都是不够饭吃,每年饿死的人数大概过千万。这还是平时估算的数目,如果遇着了水旱天灾的时候,饿死的人数更是不止千万了。”[8]844-846为此,孙中山提出建农会、设农官、实行农业机械化、推广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立法、开发边疆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国实现由旧式农业向新式农业的转变制定了完整的规划。

3.基础是工业 近代中国是一个被封建专制势力统治和遭受外国侵略奴役的国家,民族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工业化是基础。《实业计划》分六个计划,把整个工业建设按地、物、货三方面囊括于33个部门、141个方面,提出了结合中国国情的宏伟建设蓝图。除了交通先行外,将钢铁、煤炭、石油、机械等都置于重要的位置。孙中山指出:“且钢铁者,实为一切实业之体质也。凡观一国之实业发达与否,观其钢铁出产之多少可知也。”[2]390因此他提出:“广州将开为南方大港,应设立一铁厂。其他如四川、云南等地方之铁矿,亦可次第开采。而后多设立钢铁工厂于各处内地,使之便利经营钢铁实业者之需要。”[5]390孙中山已看到我国煤炭潜力之巨大。他说:“待至数年后,当中国工业愈加发达,需煤之数必渐增多”[5]391,“故资本之投放,其利益之大可断言者。”[5]391孙中山认为:“中国亦以富于煤油生产国见称也。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已发见有油源,虽其分量之多寡,尚未能确实调查”,但其潜力巨大。他主张我国开采煤油之始,“规模亦当远大。如煤油区域、稠密民居、工业中心以及河岸、海港等地方,皆宜用油管办法互相联络,以使其输送与分配于各省者,更为便利。”[5]392值得注意的是,孙中山在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时,对轻工业的发展也很重视。他明确提出,纺织、服装、住宅、食品、印刷等各项轻工业都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布局合理。孙中山为中国工业化设计的是一条先发展交通运输业,而重工业、轻工业并举的整体发展道路。

4.动力是科教 科学和教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推动力。孙中山对于近代科技有着清晰完整的认知。他认为:“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舍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也。”[10]824孙中山十分重视西方国家和日本依靠科学的力量走向富强的成功经验。孙中山认为:“日本自维新以后五十年来,其社会之文明,学术之发达,工商之进步,不独超过彼数千年前之变化,且较之欧洲为尤速,此皆科学为之也。”[5]200他坚信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依靠科学实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同样可以从贫穷走向富强。为此他提出了创办科学学会、创设学术刊物、奖励科学技术发明等各种促进科学发展的措施。孙中山不仅重视科学,又清楚地知道科学的发展和普及离不开教育。他说:“今日文明已进入科学时代,凡有兴作,必先求知而后从事于行,则中国强事业,非先从事于普及教育,使全国人民皆有科学知识不可。”[5]222“振兴之基础,尤赖国民知识发达。”[6]424“现在欲维持中华民国,必人人负建设之责任。建设事业,必须学问,是所赖于学生诸君。”[10]702教育和科学相互促进,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构成智力源泉,提供新的动力。

5.外交是保障 在当时的条件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发展需要有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的国际环境要靠正确的外交来争取。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一贯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立场,主张以和平方式建立和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尽量争取各国人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长期以来,孙中山只是没有掌握政权的一支在野的革命力量,他不可能作为拥有国家权力的政治实体同西方国家和日本立于对等的地位展开外交活动,只能争取日、英、美、法等国的进步人士和社会团体的道义支持。他曾说:“我们必须普遍地向文明世界的人民、特别是向美国人民呼吁,要求你们在道义上与物质上给以同情和支援。”“尤其因为你们是自由与民主的战士。我们希望在你们中间找到许多的辣斐德”[1]255。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孙中山做了不屈不挠的努力,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保障条件。

(二)减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孙中山游历欧美各国,深刻感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两重性: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使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而酿成重大社会问题。联系到中国社会实际,他清醒地预见到,中国随着工商业发展也必将发生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1906年12月他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将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十年之后,社会问题便一天紧似一天了。这种流弊,想也是人人知道的,不过眼前还没有这现象,所以容易忽略,到日后却不可收拾。故此,今日要筹个解决的法子,这是我们同志应该留意的。”[1]328

孙中山认为中国是农业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必然反映在土地问题上。中国土地问题,是困扰近代中国政治家和爱国者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孙中山卓有远见地把“平均地权”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纲领。1908年,孙中山在修订《同盟会革命方略》里,第一次对“平均地权”的宗旨和具体办法做了诠释。他提出:“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1]328孙中山“平均地权”是通过国家实行对地主阶级的赎买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土地兼并与垄断,既推动经济发展,又减小贫富差距。

孙中山认为,在平均地权上用暴力手段夺取地主的土地看来简单,但将引发不良后果,影响社会的稳定,带来社会秩序的动荡和混乱。他曾“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1]328-329,认为这是对民生主义的严重误解。

继“平均地权”后,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1912年孙中山又开始提出“节制资本”的主张。1924年他阐述了“节制资本”的完整内涵:“单行节制资本是不足的。因为外国富,中国贫,外国生产过剩,中国生产不足。所以中国不单是节制私人资本,还是要发达国家资本。”[4]391“节制资本”是对“平均地权”的补充和发展,它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11]444

孙中山“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国情的自觉尊重,也是对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完全符合中国由贫穷向富强平稳发展的客观要求,表现了孙中山对人民的同情和超人的睿智。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和历史条件所限,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未能完全付诸实践。但是结合以后百年的历史,从整体的角度重新审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更感到孙中山作为振兴中华事业倡导者、奠基人、先行者的伟大。

今天,“振兴中华”仍然是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振兴中华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进步和国家现代化具有整体性,这是不可移易的规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存在着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些领域改革不配套、不协调,缺少明确的目标和整体规划是重要原因。重新学习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认识其整体性,会得到许多有益启示,有利于认识问题,弥补不足,全面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林家有.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8]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9]黄 彦.孙文选集:中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695.

[10]孟庆鹏.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11]孙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 郭庆华)

On the Integrity of Sun Yat-Set’s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QIN Zhi-min,WANG Qian
(School of Politics&Law,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This paper shows that Sun Yat- sen’s idea of rejuvenating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integrated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general objective and three goals,namely,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rejuvenating the Chinese nation by attaining the goals of nationalism,democracy and people’s livelihood.Although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re three independent systems,all of them can be regarded as a whole.Sun Yat- sen’s idea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ot only shows his broad horizons,but also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law of Chinese society,which is of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the great cause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day.

Sun Yat-sen;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integrity

D61

A

1000-5935(2011)05-0097-06

2011-05-19

秦志敏(1954-),男,山西原平人,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王 倩(1985-),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振兴中华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学习孙中山热爱祖国的崇高风范
孙中山的绰号
孙中山的实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力书法作品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应与时俱进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