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麻竹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2011-04-12 15:04崔涛谭孝红温中斌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田万州区重庆市

崔涛 谭孝红 温中斌

(1 重庆市万州区国有分水林场 重庆 万州4040002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 万州3 重庆市梁平竹子研究所 重庆 梁平 405200)

1 麻竹发展现状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又名甜竹、大叶竹,原产南亚热带地区,属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的大型丛生竹类,是著名的丛生笋用竹竹种之一。麻竹具有生长快、笋期长、产量高的特点,是优良笋材两用竹种。2003~2006年,重庆市万州区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发展麻竹1540hm2。

重庆市万州区麻竹种植区域集中在长江南岸第一层山脊以内的低山区,主要涉及新田镇、新乡镇、长滩镇、溪口乡、燕山乡、长坪乡6个镇乡30个村11183户农户。其中新田镇为主要种植区,种植面积675.1hm2,占全区麻竹种植总面积的43.8%。麻竹种植区域集中在公路沿线,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长势较好。2007年开始,土壤好的地块开始产笋,2009年每667m2平均产笋200kg;2010年每667m2平均产笋350kg,最高每667m2产笋近750kg。2010年在新田镇五溪村2组牟家坟建设竹菌示范基地,推广竹林下种植食用菌,实践表明,此做法大大提高了麻竹的产量。

为了促进麻竹产业发展,万州区新田镇引进了创渝团、上海华嵩蔬菜专业合作社到麻竹主要种植区安家落户,开展竹笋加工;并引进竹块加工业主到新田镇建立加工厂,对抚育的竹子进行收购加工;同时,联系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区麻竹产区开展竹笋收购业务。企业的引进对麻竹产品的营销、加工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户利益。

2 麻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种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

全区的麻竹种植区域在长江南岸基本上在沿江公路两侧,纵深超过70km,涉及6个镇30个村上万农户,种植分散,不集中连片。种植面积仅0.15万hm2,对照全区0.66万hm2笋竹基地规划而言,规模还远远不够。

2.2 重视栽植,轻视管护

广大的农户存在比较严重的“重栽轻管”现象。据调查,全区种植的麻竹有70%以上管理不够到位,栽培技术缺乏,部分竹子长势很差,经济效益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一是在麻竹的日常管理上认识有偏差,认为麻竹种植是粗放型,缺乏一些关键性的种植管理技术;二是种竹与外出务工的收入差别较大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没有劳动力从事麻竹的管理,导致管理跟不上;三是价格差异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万州城区的麻竹竹笋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1.6~2.0元.kg-1,而加工企业到竹产区收购价仅0.70元.kg-1,价格因素对农民种竹的积极性影响较大。

2.3 管理较差,效益低下

各地在培育管理麻竹方面基本上没有按麻竹的栽培技术进行科学培育管理,大部分种植户连除草、施肥、培土、扒晒等基本技术都没做到,导致竹林的产能低下,直接影响经济收入。

2.4 企业带动不力,链条还不完整

全区笋竹的产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市场规范未能完善,笋竹的生产主要呈现离散型,上规模的生产基地缺乏,没有统一的市场标准。在生产和销售方面,没有真正形成以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很难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户的收益。2010年万州区产笋1000t左右,而企业只收购了不到300t,多余的笋竹白白浪费,严重影响了农户经济收益。

3 麻竹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引导,提高对麻竹产业优势的认识

各镇乡应有计划地组织农服中心干部、村组干部和群众到外地和本地种植示范点、加工企业考察学习,让成功的种植户现身说法,使群众眼见为实,用生动有力的例子说明种植麻竹有着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通过引导、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麻竹就是一个“摇钱树”,坚定群众发展麻竹产业的信心。

3.2 多轮驱动,加快麻竹产业基地化

一是要充分利用当前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及森林工程建设的政策机遇,在麻竹主要种植区的新田镇和溪口乡,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连片发展,形成产业基地,做大做强麻竹文章。二是要积极引进经济能人与企业到麻竹规划发展区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发展麻竹,调动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发展麻竹产业。三是要制定鼓励麻竹产业化开发的政策,把加工企业办到麻竹产区,建成1个龙头加工企业,同时要建立起麻竹生产专业协会,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四是要培育大户,做好示范,带动广大农户。五是开展林下种植,重点是蘑菇或竹荪,多方位产生效益。

3.3 强化培训,提高管理培育技术

技术措施是提高麻竹产能的关键,要把麻竹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在技术推广上下真功夫。一是镇乡要建立机构,落实专门的人员,加强对麻竹培育管理;二是林业技术人员要主动下村帮扶,积极配合林业主管部门和厂方进一步做细做实麻竹生产的管理、采收、销售等服务;三是逐层培训镇乡干部、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使他们掌握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抓好麻竹生产,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大力推进麻竹生产高效、高产、高速发展。

3.4 完善机制,实现产销一体化

尽快理顺、完善机制,真正建立起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在建立产销一体化产业链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把两者统一到产业链上。没有协作就没有合力,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一个有活力的产业链是在竞争中形成的优化组合。从目前看,比较成功的方式是股份合作制,即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双向选择,通过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型关系。

二是处理好利益与风险的关系,促进“均占”与“共担”,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关键是健全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抓好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其中要特别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本着欲取先予、让利于民的原则。如在企业内部统一核定农副产品价格,企业把加工经营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对农副产品收购实行保护价,对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给予适当扶持等。这样,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关系就会比较稳固,麻竹产业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1]吴朝斌.黔东南竹类资源及开发前景.世界竹藤通讯,2010,8(4):35-40.

[2]华文礼,翁益明.浙江省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初探.世界竹藤通讯,2010,8(3):40-45.

[3]易思荣,唐正中,陈清华,等.金佛山方竹笋用林施肥试验研究.世界竹藤通讯,2010,8(4):30-35.

猜你喜欢
新田万州区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南有新田”的时代内涵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万州新田港建成两个多用途泊位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乐志婷作品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