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011-04-12 17:13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新建办学定位

沈 钢

(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湖州 31300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沈 钢

(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浙江湖州 31300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迅速成长起来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当前新一轮高校发展与竞争中,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办学定位,明确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内涵提升、质量提高的特色兴校战略,正确处理好办学定位的类型层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相互关系、办学定位校级层面与二级学院层面相互关系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办学定位;类型层次;办学特色;二级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在师范专科学校或行业专科学校为主的基础上合并升格而成的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不断增多,已占普通本科院校的1/3;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全日制在校学生普遍超过万人。在以规模扩张为主的跨越式大发展中,它们是趁势而上,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确立了本科院校的基本框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转向以内涵提升为主,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校发展与竞争。如果说在前一阶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度重视了办学定位这一顶层设计,从而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那么,如何在新一轮高校发展与竞争中,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每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前无法回避,必须知难而上的挑战。要想挑战而胜,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原有的办学定位,这就需要更为深入、更有针对性的办学定位研究来提供理论的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不仅是高等教育研究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高等教育发展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办学定位的类型和层次问题

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曾尖锐地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分类不清,定位不明,一片混乱的现象”。潘老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准确定位,而定位的前提是做好分类。中国高等教育应该分为三大类,即研究综合型、应用专业型和职业技能型。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校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有目的地获得发展。[1]不少研究者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现状提出了批评,认为存在着“贪大、求全、攀高”的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向。的确,“贪大、求全、攀高”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存在“贪大、求全、攀高”的问题?学术界的分析还不够全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它们在定位中,一般都包含着“教学型”、“地方性”(近几年更注重“应用性”或“应用型”),“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研究生教育”等要点。表面看上述表述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概括性的表述也只能是这样。但是,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确定本校的类型、层次定位,从而确定学校在整个高校系统中的类属。潘懋元教授强调,“定位的前提要做好分类”,这个观点很有深意。按照潘老的观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分类中应该是属于“应用专业型”。据此推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主要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是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中层次较低(相对于重点大学)的专业性人才;它的专业设置,应该重点建设同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并拥有主导性优势的专业或专业群;它的科学研究,应该重点是直接或比较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研究与开发转化,着眼于推进本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和整个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前些年的认识和实践又是如何的呢?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都在着力地追求“综合性”,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此不惜重金地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奖高档次学术成果。其原因就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层次,而层次的提升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来说,在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高校分级管理体制、科研立项奖励体制是同财政拨款以及科研经费等各类专项经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不得不“贪大、求全、攀高”,不如此就不能壮大自己的综合实力,不如此就不能改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为棘手的经费缺乏困难。此外,目前高校领导的任命制和任期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贪大、求全、攀高”也有重要的关系。要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上的“贪大、求全、攀高”问题,最根本的应该是进一步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改进与加强国家对高校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引导。我们很赞同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的意见,“希望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中能高度关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要引导新建本科院校调整办学理念、科学定位。”“要多渠道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投入。”“要实现宏观调控,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要“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激发新的办学活力。”[2]

二是要确定本校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独特定位,这比确定本校的类型、层次定位更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本校的独特定位,才能在本校的发展中真正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光靠类型、层次定位起不到引领学校发展的作用,很容易成为只能体现在有关报告文件中的东西。而要确定本校的独特定位,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比较起来,在行业专科学校基础上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更有优势,它们可以把原来的行业专科专业作为优势特色专业进行培育提升,以此为基础生发出相关专业,形成优势特色专业群。而以师范专科学校为主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就要困难的多,原来的文理学科专业基础虽然可以比较方便地生发出很多的新专业,但是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新兴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也很难形成优势特色专业和专业群。至于原来的师范教育基础和优势,也较难继续发扬光大。譬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师资目前都已基本饱和,教育部部属师范大学的优惠政策,地方师范院校又享受不到。在高校管理体制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有不少是采用双重管理体制,财政拨款由所在地市负责,业务管理则由省教育厅负责。但是从新建本科院校的招生生源分布和毕业生一次就业去向来看,所在地市占的比例一般都不高。这反映出学校在“地方性”的体现上的两难,也影响了所在地市办学的积极性。还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办学规模从几千学生猛增到上万人,大量引进的师资已经大大超过原有师资,加上学校合并升格、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面向市场办学等多种因素,这使得学校原有的办学传统和优势呈现出弱化的态势;大量新引进的教授博士,一般都更注重学术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职务提升等方面也十分重视科研业绩,这些都影响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

二、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关系问题

作为顶层设计的办学定位,学术界在研究中也十分注重它与办学特色的内在联系。从CN KI全文数据库中按标题搜索,1979~2008年论述“办学定位”的227篇论文中,有25篇是兼论办学特色的。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切身的办学体会的高校书记、校长的观点尤其值得重视。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各类不同层次的学校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培养着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应该有适合各层次学校的质量评价标准。一流大学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必然有不同的标准,关键要体现办学的特色。特色出质量,特色出效益,特色出水平,特色创一流。谈到特色,必然要涉及到学校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类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3]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吴勉华认为:“所谓高校办学定位其实是找准高校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位置。高校定位一般包括目标、类型、层次、学科、功能、规模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办学类型的定位通常是一所高校的基本定位。然而办学类型、层次等等都不代表学校真正的办学水平,只有办学特色才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定位是特色形成的基础,而特色才是定位的真实目的与意义。”“高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可以从多个方面显示出来,但其核心还是学科专业建设。”[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柯文进指出:目前国内的大学,对办学定位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大学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由于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模糊了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通过多年的实践凝练出来的特有的理念、体制、文化和品牌特色。由于大家的盲目攀比在趋同性的倾向下,使得一些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而且丧失了自身的特色和办学优势,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5]

在新一轮高校发展与竞争中,“科学发展,特色兴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把凝炼与发展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总战略的核心,而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尤为重要。这一方面由于前一阶段办学规模快速扩张中的“贪大、求全、攀高”已经不合形势的需要,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需要予以切实的纠正。另一方面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的底子薄、条件差、支持少,在新一轮高校发展与竞争中更需要更新理念、另辟蹊径,在办学定位中找准自己的独特位置,把凝炼与发展办学特色作为发展的战略总抓手,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这也就是说,虽然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更有深刻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同属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它们都要求继承传统、针对现实、指向未来。只有在办学定位中把凝炼与发展办学特色作为核心要素,才能找准办学定位的独特性,才能引领学校又快又好地科学发展。

如何形成高校的办学特色?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提交的报告《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发展战略》提出六条建议: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继承和发扬各校优秀的传统办学理念;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提倡敢为天下先的教育创新精神;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增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分工协作意识;大学办学特色形成需要加强利于高校在公平竞争中发展与合作的制度环境建构;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是扩大办学自主权;大学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建立利于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云南财贸学院的王荣党、黄山认为,“科学定位是打开特色之门的一把钥匙,提炼特色理念是创建办学特色的灵魂,选准突破口是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的有效方式,加快教学改革是建设和提升办学特色的内在动力”。[6]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以师范专科学校为主合并升格而成的学校的办学实际来看,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是必须进一步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建设,在此基础上加强相配套的优势学科与专业建设,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在前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的过程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快速、大量地增设新专业,不少学校还提出了建设综合性高校的目标。现在来看,一些潜在的问题与矛盾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比较突出的是现有专业结构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还不够高,尚未很好地形成既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又能符合本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的优势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一些新专业并不太适合本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一些新专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较长的建设过程,需要从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角度进行调整建设。目前学校的一些重点学科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学校的原有基础和优势出发的,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一轮高校的发展竞争,要求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必须同优势特色专业、专业群相配套,构成相互支撑的统一体。

二是必须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切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在结合目前就业市场需求、体现本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点方面有所考虑,但还很不够。比如,以前师范专业的教学计划是针对中小学师资的素质能力要求设计的,而现在的非师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去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工作,理应在课程设置上有新的理念和安排,但实际的培养方案又是如何的呢?这里的难点是新的课程设置要求有新的师资配置,这和现有的师资结构是不一致的,要动起来会伤筋动骨。再如,新专业的培养方案大多参照老的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但是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去向与层次,重点大学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课程设置与教学重点、要求、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应该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己的特点,就是不同学校也应该有各自的培养特色。

三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建设,形成统一而崭新的优良精神风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原有的办学传统和优势已经有所弱化,但是,它的发展离不开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由于大量增设新专业而相应地大量引进了师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原有教职工所占比例已经很小,因此对学校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首先要在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共识上下功夫,在形成统一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上下功夫;重点应该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教改革发展要求出发,通过深入的分析,提炼出继承原有优良传统并有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

四是必须进一步确立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理念和机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攀高”倾向在以内涵提升为主的新一轮高校发展竞争中,从目前情况看,不仅未能得到有效的纠正,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如前所说的外部原因,但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角度看,问题主要出在科研定位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只有科研上层次,学科建设才能上层次,学校发展才能上层次,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至少是大部分)校级、中层领导和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共识。而科研要上层次,就要在学术性上下大力气,否则,出不了高层次的论文、专著,也拿不到高层次的项目、成果,这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从科研实力和科研需求来考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是重点做地方性、应用性的科技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这方面的认识、机制与外部条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三、办学定位校级层面与二级学院层面的关系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说得好:“学校发展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实力,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有特色首先是学院要有特色。在新的发展阶段,各个学院、各个学科一定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点要研究如何把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交大特色、其他学校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学校要真正赢得未来,必须积极培育能够占领未来战略制高点的特色;一个学院(或学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要形成自己的特色。”[7]马德秀的观点很有深意,一是她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角度,也即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办学定位角度来讲办学特色,二是她指出了办学定位问题上的一个关键,即校级层面与二级学院层面的关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也都设置了二级学院,而学校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有效落实,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二级学院作用的发挥。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内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办学自主权的教学科研单位,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二级学院对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和人事、经费方面都十分关注,因为它们都与学院及其教职工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等顶层设计则往往不太重视,对自己学院的长远发展也往往缺乏深入广泛的思考和调研,缺乏科学精深的规划布局。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校级层面看,办学定位与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但出发点值得反思。从理论上讲,出发点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要以学生为本,尤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以本科生教育为主,培养应用性的专业人才,办学定位与特色问题应该首先与着重考虑新形势下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要以教职工为本,教职工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尤其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办学定位与特色问题应该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切身与长远利益,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理论上讲,出发点应该拒绝两个因素,一是过多考虑领导的政绩,为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想方设法地要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科研成果、一次就业率等可比较数据上下功夫,缺乏对学校总体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的科学谋划,办学定位与特色围绕着上层次转、围绕着上级部门转;二是过多地考虑校级层面,忽视对二级学院的定位与特色问题指导和要求,不能把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没有着力构建一个从学校到二级学院的完整体系,保证学校以及二级学院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有效落实。

二是二级学院的发展定位与特色问题,同其领导特别是院长的选拔、使用与考核机制有相当的关系。江泽民任总书记时指出,“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这个观点在高教系统中被普遍接受,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选拔、使用与考核中,这是一条大原则。但是二级学院的领导尤其是院长的选拔、使用与考核,考虑更多的是学术性。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是如此,如果用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来衡量,差距还是很大的。高校与其二级学院的领导在标准、要求上可以有所不同,但是二级学院的领导也应该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当年奥本海默,主要靠的不是杰出的科学研究,而是靠卓越的组织才能,才领导曼哈顿工程取得了原子弹研制的成功,被誉为“原子弹之父”。而在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了上层次(主要是科研上层次)而吸引高层次人才,大量选拔任用高层次的学术人才,这在二级学院的管理上,在二级学院发展战略的思考与选择上,在其发展定位与特色的研究、确定与落实上,都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些高层次的学术人才,擅长的是学术研究,在高教管理上却不一定擅长,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与特色问题上的特殊性认识不一定很深。

[1]于蕾.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当前中国高教定位不明[EB/OL].2005-09-27.http://www.xinhuanet.com.

[2]成长春.重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01-23.

[3]浩泉.如何争创“一流”——北工大校长左铁镛谈地方高校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1(13,14).

[4]吴勉华.高等学校与办学定位特色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5).

[5]包和春.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促进学院新发展——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柯文进[J].北京教育,2006(4).

[6]王荣党,黄山.办学特色——营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视点[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3).

[7]马德秀.坚持不懈追求卓越深入推进内涵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9-02-12.

Abstract:New 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In the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they must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eir college-running orientation deep ly so as to be clear about their survival development sphere.They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type and level of their college-running orientation,the inter relationship between orientation setting and college-running characteristic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and sub-colleges,etc.by tak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guidance and adhering to the strategies of unique development,connotation ascendance and quality raising.

Key words:college-running orientation;types and levels;college-running characteristics;sub-colleges

[责任编辑 杨 敏]

Some Issues in the Orientation Research of the Newly-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SHEN G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G648.4

A

1009-1734(2011)03-0113-05

2010-11-14

湖州师范学院教学科研重点项目(GJB9007)的研究成果。

沈钢,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新建办学定位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