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指南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路春艳在全国省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扬州)工作座谈会发言

2011-04-12 19:02
河北城市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我会河北省学会

以“创新”为指南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路春艳在全国省市城市科学研究会(扬州)工作座谈会发言

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简称城科会)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一段不平常的发展轨迹。它既有时代的辉煌,也有相对的沉寂。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做好新老交替,2009年秋,经学会理事会批准,学会秘书处进行了调整充实。秘书处调整后认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为动力,坚持“三个围绕”,抓好“两翼建设”,强化“三项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进展,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好评,先后荣获“河北省社会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先进单位”“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三个围绕”,创新学会工作思路

城市科学研究会,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社团组织,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三个围绕”。一是围绕全省发展改革大局,搞好战略研究。为了加快我省发展,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就把坚持城镇化作为全省四大战略之一,全面规划,强力推进,效果显著。我会围绕该战略的实施,先后两次举办了《河北省城镇化战略研究高峰论坛》,并于去年,在省住建厅立项,承担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该研究按照“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原则和“产业支撑有力,新型工业化带动作用明显,资源节约利用,主题功能明晰,综合承载能力强,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人居环境优化”的精神,提出了我省新型城镇化推进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推进路径。与此同时,去年年初我会还邀请北京市城科会、天津市城科会就京津冀一体化进行了恳谈。今年四月又在省城科会2011年年会上,举办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城市发展高峰论坛”,邀请李迅秘书长和顾文选研究员做了专题报告,听众达200多人;二是围绕省委、省政府和省住建厅的中心工作,开展对策研究。从2008年开始的“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和今年开始的“河北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也是省住建厅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会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将“大变样”和“上水平”中出现的“亮点”,推进工作中的“难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作为对策研究的“重点”,先后撰写了“大拆迁十二题”、“关爱我们美好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推进城镇化要立足于人”、“谈谈智慧城市”“提升城市文化 给力城市品位”等文章。为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三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组织咨询论证。我会应各市县要求,先后主持参加了“石家庄市城市文化遗存保护规划评审”、“磁州窑文化产业园与北朝博物馆规划”论证、“磁县规划展示馆”方案论证、“廊坊市文安县17项规划方案”评审和“高碑店市‘十二五’城镇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等。

二、抓好“两翼”建设,夯实学会根基。

城市科学研究重点在城市,作为省一级的城科会,具有统筹全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夯实城市科学研究的基础,我会一方面从竖向上狠抓各个城市城科会的组织建设;一方面从横向上狠抓了学会二级组织。

我省共有11个地级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个城市都成立了城科会。但是由于机构变革、人员更迭、老秘书长退休等原因,不少城市的城科会都没有换届和开展活动。到新世纪初只剩下石家庄、保定、邯郸三个城市的城科会活动较好。为此,我们向省住建厅做了专题汇报,取得了省厅的大力支持,省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科学研究工作”的通知,朱正举厅长先后多次出席一年一度的城科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对城市科学研究工作和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会又先后多次在邯郸、保定召开秘书长工作会议,推广了他们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城市科学研究工作的经验;同时,在省城科会秘书处增补了邯郸、石家庄城科会秘书长为省城科会副秘书长,激发了各市秘书长工作信心和责任感。目前,张家口、邢台、廊坊、衡水都已恢复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会又把各县级市城科会的运作提到工作日程,辛集、涿州、高碑店、南宫、沙河等原有的城科会已开始工作。武安市在今年四月份经民政部门批准,正式组建了城市科学研究会。

从横向来看,参照中国城科会的组织模式,经省住建厅、民政厅批准,去年我会依托大学院校和科研设计单位组建了由企业、专家、政府官员参加的二级分会——“河北省城科会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城市委员会”。该委员会成立后,编撰印发了《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2010年卷)——绿色建筑之路》。该书共分为“文件汇编”“政策法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技术体系”“评审工作办法及流程”等五部分,作为我省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得到了各单位的好评。在此基础上,“河北省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河北省低碳城市研究中心”也在谋划中。同时,针对我省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16个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做过古代都城的城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目前正在筹备组建“河北省城科会名城古都委员会”。

三、强化“三项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秘书处内部建设上,我会强化了“三项工作”。

一是《河北城市研究》,提档升级。《河北城市研究》自创刊以来,已经二十多年,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从2009年第4期起,我们进行了改版、提档、升级。重新定位刊物的宗旨是“研究城市科学,传递前沿信息,服务发展大局,普及城科知识”,刊物内设置了“城镇化论坛”“三年大变样(上水平)”“课题研究选编”“优秀规划案例”“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探索与思考”等十几个专栏,改版后的《河北城市研究》已成为省级领导、各个城市政府和广大城市科学工作者爱不释手的刊物。在2010年度河北省省会内部资料出版物评比中荣获“优秀内刊”光荣称号。同时,刊物内设的《城镇化论坛》、《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荣获“好栏目”一等奖,“关于建设‘水市湖城’的再思考”荣获“好文章”一等奖,“仿生、崇礼、法天——邢台市古城规划手法探讨”荣获“好文章”二等奖;其它还有四个分别荣获“好标题”、“好栏目”、“好图片”三等奖。

二是联络,全面普及。在我会秘书处人员少、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会依托社会力量,依托文化传播公司,设立了学会联络部,广泛开展与城市、与大学院校、与科研单位、与企业、与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这样一方面向他们宣传普及了城市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会工作的积极性,学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产学研”新框架。据不完全统计,新近加入我会的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多达一百多家,他们不仅为学会工作增加了新的血液,也为学会活动提供了财力和人力支持。

三是创收,增强实力。俗话说的好“有实力才能发展”。我会的研究经费,一直靠省厅拨付,但随着学会工作的开展,已远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会在抓学术研究、组织建设的同时,也把创收列为重要的工作,通过面向市场办刊、面向会员搞好服务等多种手段,学会的实力有所增强。目前,学会实现了“有办公用房、有固定人员、有交通工具、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有网络化的联络手段”,为学会工作夯实了基础。

虽然,我会的工作和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和中国城科会换届后在仇保兴部长的领导下、在李迅秘书长的努力下,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和各兄弟省市城科会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畏困难、敢于创新,学会的工作一定会出现更好的局面。▲

路春艳,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

猜你喜欢
我会河北省学会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学会分享
我会分辨
我会玩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