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害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关键措施

2011-04-12 19:25
关键词:东北虎亚洲象天保

于 伯 健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天保”工程是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划时代转折,是我国实施成效最显著最巨大最持续的生态工程。随着天然林资源及野生动物的有效保护,正确认识和积极解决野生动物害成为“天保”进程中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今,“天保”工程二期启动,针对野生动物害这个新挑战的研究将产生重要的实用价值。

1 野生动物害的定义

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均称为野生动物[1]。野生动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系泛指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软体动物和昆虫等。狭义系指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本文所涉及的野生动物系指狭义的野生动物。

关于“害”的定义,人们可能仅仅局限于坏人、坏事及各种天灾人祸所产生的对人自身财产不利的一面。这里所要涉及的“害”是人类在保护野生动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野生动物直接或间接的对人所拥有的经济、物质财产进行破坏或毁灭的一种不利行为,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2 典型野生动物害事件的影响

2.1 东北虎引发的虎害事件

“天保”工程一期,2006年黑龙江省东宁县的东北虎伤人事件,2007年初吉林省珲春的东北虎咬死咬伤猪牛事件,给所在区域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度的恐慌。虎害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更影响到了“天保”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东北虎属于食肉目猫科,又称西伯利亚虎和阿穆尔虎,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确定为世界十大濒危物种之首,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联盟(IUCN)列为濒危级(EN),被濒危物种国际贸易联盟公约组织(CITES)列于附录Ⅰ。《野生动物保护法》里明确规定“伤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要追究刑事责任”[2~5]。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菜锅里”的年代,关于东北虎伤人或家畜的事件常有发生,人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防范或驱赶东北虎以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损害。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在濒危物种越来越多的时代,在“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议题时,在“天保”工程这一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生态工程大力开展阶段,人们不敢也不能擅自使用各种伤害性抑或毁灭性的手段来防范野生动物。

2.2 亚洲象引发的象害事件

亚洲象为大型陆生草食性哺乳动物,属长鼻目象科,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约200头左右。主要生活在森林和丛林中[6~8]。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由于食物不足,亚洲象常循环取食人们种植的庄稼、橡胶林,且毁坏程度严重。如若人们有对象不友好的行为,亚洲象还会有报复行为,轻则毁坏人们的农田和村舍,重则伤人性命。亚洲象引发的象害事件扰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使得正常的生产生活基本无法继续。对此,当地政府或居民也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防范措施,如人工种植象饲料、设立电围栏、挖防象沟等,主管部门还给予人们经济补偿。但还是无法避免象害,给予的经济补偿与受到的经济损失相差甚远。

3 野生动物害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3.1 生态补偿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途径

在“天保”工程二期及时建立和完善野生动物害生态补偿机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天保”工程保护的不仅仅是天然林,还保护天然林内的所有濒危珍惜的生物物种。也就是说“天保”工程不是狭隘的保护的单一物种,而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学者曾形象地把生物多样性描绘为一张蛛网,网的四个定点分别代表空气、阳光、土壤和水分,网中的每一根丝代表一个生物物种,这些丝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而我们所要保护的野生动物丛狭义上讲是指动物中的兽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它们是生态群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物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网中也可能是起着关键作用的一根主丝。如果网中的这一根丝被破坏或被削弱,其他的副丝可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变得不结实。此外,两种动物之间的联系途径仅有一条,三种动物就有三条,四种动物至少有六条,而多种野生动物之间的联系途径可能多得让我们无法计算。若其中的一个物种灭绝或濒危,对于物种多样性这张网来说,这不仅仅是失去一个物种或一根丝的问题,而是减少了许多与别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相联系的途径的问题,而是物种多样性遭受很大影响的问题。如果物种多样性稳定,那么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也将会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北虎和亚洲象的保护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某个物种受到的保护,而是生物多样性这张蛛网中一个结点的稳定性受到了保护。因此,保护是不可动摇的。但是人们的利益得不到兼顾必将会失去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根本力量。只有合理的基于法律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才能有效地确保人们的根本利益,确保人们对“天保”工程中野生濒危物种保护的理解和支持。

3.2 生态补偿是“天保”工程二期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综合近几年的野生动物害焦点事件,不难看出,野生动物害问题,给受害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间接的心理、生理乃至精神上的恐慌。一时之间,野生动物害尤其是东北虎和亚洲象已成为当地居民谈此色变的关键话题,此问题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开展。天然林及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确受到了威胁。因此,生态补偿必然会被提上议程。关于补偿问题,在野生动物害方面虽已有先例,但纰漏之处还比比皆是。笔者认为,仅仅给予眼前的暂时的小额经济补偿是远远不够的,应从长远的角度着手开展生态补偿工程。因此,在“天保”工程二期开展之际,建立长效的受法律保护及有关部门监督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建立野生动物害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措施

4.1 宣传与教育工作先行

“天保”工程实施到一定的阶段,尤其是天然林的保护卓有成效时,野生动物的生境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野生动物有足以满足自己生存的“家园”时,野生动物与人的矛盾冲突将不再尖锐和复杂。因此,这里的宣传不仅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还要宣传“野生动物害”的相对性,野生动物与人畜发生冲突,不是野生动物想主动扰乱人们的生活,而是它们缺少食物,它们的生存环境先受到了人类的破坏,是野生动物的一种被动行为;同时还要宣传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让人们意识到人类的任一方面都离不开野生动物,人和野生动物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人们有了这种思想上的高度意识,保护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4.2 明确动物害的补偿部门、补偿经费来源及补偿标准

仅有宣传还是不够,这只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一个前奏,还须有相应的补偿条例抑或规章制度的制定或出台。毕竟野生动物害给人们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经济损失,这恰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如果不加以解决,后果将难以估计,局面将难以控制。在云南亚洲象害出现后,当地也制定了补偿政策,但补偿的经费根本无法平衡人们的经济损失。因此,这里所指的补偿应解决两方面的问题:(1)补偿经费来源问题应明确。有了补偿政策很关键,但向谁索取补偿费用更为关键。比如东北虎害的问题,到底应向哪个管理部门索取经济补偿?关于东北虎与人畜冲突的电视报道长篇大论,但补偿问题却只字未提。这只引人关注的东北虎是本地种还是外来种,若是本地种,应向谁索取补偿,是省动保处还是省林业厅抑或是其他主管部门?若是外来种,索取补偿的程序如何,谁又是补偿部门?一系列的细节问题值得注意。(2)补偿费用的额度应与时俱进、与区俱进。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粮食、家畜价格有所不同,补偿也不能一概而论,应有所区别,更应有所规定、有所参照。重要的一点,关于补偿费用的额度方面,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市场价格,相应的被亚洲象损坏的农田、橡胶林等庄稼所能转化的劳动力或价值、被东北虎咬死的牛和猪所花费的饲养成本和饲养时间耗费等也应予以考虑。如果补偿费用的额度得当,人们就不会把野生动物与人畜之间的这种冲突当做天灾人祸,可能还会从中受益,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不是“野生动物害”,反而变成“野生动物益”。此外,补偿的载体可多种多样,只要是价值相等,可让受害者自行选择,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同等价值的其他家畜或物品等。

4.3 建立动物害补偿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任何一项规章条例只有实施才最为关键,野生动物害的补偿也不例外。“野生动物害”牵涉的“受害者”和补偿部门之间的补偿关系,补偿的实施也应由二者直接参与完成,不能仅仅是补偿部门直接给予补偿载体了事,还要评价补偿是否能够真正与受害者的财产损失等值。因此,笔者认为:(1)应有一种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执行者应代表广大受害者的利益,监督补偿部门是否给予规定的补偿。(2)还应有一个价值评价机制,执行者也应代表广大受害者的利益,主要核对受害者的财产损失与补偿额度之间的对等性。

综上,野生动物害是“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中亟待正确认识及合理解决的严肃问题。建立和健全野生动物害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马建章,贾竞波.野生动物管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孙海义,卢向东,田家龙,等.黑龙江省东北虎野外种群监测研究[J].林业科技,2005,30(6):33~35.

[3]蔡嬉兰.吉林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及建议[J].环境教育,2005,(1):62.

[4]刘宇,张恩迪,李志宏,等.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野生东北虎捕食家畜的状况[J].兽类学报,2006,(3):213~220.

[5]于光.一起野生东北虎咬死人事件的采访与思考[J].记者观察,2002,(6):29~31.

[6]陈明勇,杨士剑,刘林云,等.中国亚洲象与人类关系[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114~117.

[7]周雪松.云南——中国亚洲象最后的家园[J].森林与人类,2003,(10):11~13.

[8]郝敬堂.云南亚洲象的悲剧[J].野生动物,2001,(4):8~10.

猜你喜欢
东北虎亚洲象天保
保护野生东北虎,我们一直在行动
威风凛凛的东北虎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东北虎,请你回家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老虎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