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的暧昧表达及交际对策

2011-04-12 19:25
关键词:省略日语交际

黄 丽 媛

(齐齐哈尔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日语的暧昧语表达在世界语言中也是不多见的语言现象。简单的来说,我们可以把暧昧语表达理解为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中国人说话往往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有什么想法就马上表达出来。但是日本人却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过于直接、明确的词语。而是给对方留有一定的语言空间,让对方自己来体会说话人的意图,避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 日语中常用的暧昧表达方式

1.1 随声附和

随声附和是日本人的语言习惯之一。在谈话过程中常常会插入一些「はい」(是的)、「ええ」(是的)、「そうですね」(是这样啊)、「そうですか」(是这样啊)等这样的词汇。实际上这些话并不是表达是与不是,而是一种应酬场面的暧昧表达。这种随声附和,一般情况下表示听话人在积极参与会话,认真地倾听说话人的讲话内容,是一种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的语言心理而产生的语言行为。

1.2 委婉拒绝

日本人在交际中非常重视“和”的精神。为了避免伤害对方的情绪,往往很少看到日本人直接拒绝他人的请求、邀请、建议,直接说不。即使在回绝别人时,也讲究含蓄很客气。例如:

A:明日の日曜日、一緒に食事をしませんか。(明天是周日,一起吃饭吧)

B:どうも、明日はちょっと……。(谢谢你的好意,但是……)

一般来讲,日本人在拒绝他人的邀请时,先表达谢意,再进行委婉的拒绝,单单使用“ちょっと”一个词,听者马上就会心领神会。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ちょっと都合が悪くて(有点不方便)”“ちょっと仕事が忙しいから(工作有点忙)”“また、こんど(下次吧)”。

1.3 省略语的运用

日语中常见的省略运用就是对主语、谓语的省略。例如:

A:日本人ですか?(你是日本人吗?)

B:はい。日本人です。(是的,我是日本人。)

在这个会话中人称代词是完全省略的,但是说话人和听说人却能够完全明白对方的意图,从而做出正确的回答。

再例如:

A:雨、止んだ?(雨停了吗?)

B:いいえ、ぜんぜん。(没有。)

A:止んでないんだ。(没停吗。)

B:全然降ってない。(压根就没下。)

在这个例子中,“いいえ、ぜんぜん”的回答省略了谓语动词。比起知无不言,言无不知的说话方式,日本人更倾向于通过对方的理解力来感悟自己所表达的意思,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尽的表达效果。

1.4 反问语气表达,推量语气表达及助词的运用

日语中的反问语气表达,推量语气表达十分常见。例如:「なかなかいいじゃないか。」(真好。)「手伝っ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能帮我一下吗。)推量助词「ようだ、らしい、だろう、でしょう」等词的运用也能够避免直接下判断,缓和了语气。另外,助词「が、しかし、けれども、ただ」等等的运用也有效地避免了强硬的武断或直接点出批评对象,从而使得人际关系至少从表面上更好地维护下去。

总之,日本人在进行日常语言活动时,常常不采用直抒己见的表达方式,而是说话留有一定的余地,避免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在说话时,既谦虚又谨慎,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2 日语的暧昧表达形成的背景

为什么暧昧语表达会成为日语中的特有的语言现象呢,蕴含在其中的深层社会文化根源是什么呢?

2.1 岛国环境造就了“以心传心”的表达方式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同时日本是一个单民族、单一语言的国家。共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人们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凭眼神,表情,或者肢体上的细微动作就心领神会。比起用语言交流,日本人更喜欢用心交流,“以心传心”是日本人非常推崇的一种交流方式,是交流的最高境界,在配合默契的语言交往中相互揣摩对方的想法。所以无论是在日语的交谈中,还是文章中,最理想的境界是不去和盘托出,而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2.2 集团意识的影响

日本的文明起源于农耕文化,所以日语是在农耕文明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语言。农耕文化也就是稻作文化。农耕文化传到日本后,由于日本多岛、多地震、多台风的地理特性,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人们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体劳作。村里面有严格的制度,所有人必须遵守。如果有人违反村里的制度或破坏村里的秩序,那么将受到严格的惩罚——“村八分”,即全村人与其断绝往来。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如果失去村里人的支持,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要与集体一致才能够生存。为了更好地与集体中的各种因素协调,只有抑制个性,服从集体。这种强烈的集体依赖感也是日语的暧昧表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人一般不喜欢单独行动,更是在意别人怎样评价自己。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日本人喜欢用暧昧的表达方式,起到尽量回避矛盾的功效。

2.3 汉文化的影响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从古至今中日交流从未中断过。日本的文化也深受中国儒家的影响。早在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在制定“宪法十七条”时就明确规定了“以和为贵”的政治理念。可以说儒家的“以和为贵”、“礼义谦让”的精神也成为日本人的处世原则之一。在发表个人看法时,为了不伤害对方感情,保持和睦的交际关系,日本人会尽量用委婉、客气的暧昧表达方式,不会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

3 交际中的应对策略

3.1 准确地理解日语暧昧表达产生的原因,达到“以心传心”的交流

对于一门语言的认知与掌握,仅仅理解语言的表面现象是不够的,还要准确地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日语中的暧昧语表达的产生与日本的特有的岛国环境,长久以来的集团意识,以及中国的儒家文化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谙熟暧昧表达产生的原因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日语中的各种暧昧表达方式,理解日本人的语言行为习惯,及交际中的文化心理,使信息的交流不局限在表面的意思,以日本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把自己的观点、意见转达给对方,尽量达到“以心传心”的交流境界。

3.2 准确地把握日语的暧昧表达方式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暧昧表达方式,要掌握好日语的暧昧表达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平时的学习及日常语言活动中一点一点地积累。多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及交际习惯,在会话的时候附和对方,正确地理解日本人的拒绝,揣摩说话者的意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同时表达自己观点时,也尽量避免过于直截了当,给对方留有一定的余地,避免让对方感到不愉快。

3.3 区别好「本音」(真心话)、「建前」(场面话)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场面话也是润滑剂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语言活动中,多留意谈话双方的身份、谈话的场合以及谈话的具体细节等等。比如说,在日语会话中,当你询问对方要去哪的时候,一般都会有「ちょっとそこまで」(我去一下那里)这样的场面话的回答。其实对方并没有真正地回答你的问题,你还是不知道对方要去哪里,这时候就不要再追问下去了,因为对方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私事透露给你,并且已经很委婉地对你的提问进行了回答,如果再问下去那就太失礼了。对于日本人的暧昧表达,我们要区分好哪些是真心话,哪些是场面话,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况出现。

3.4 说话含蓄,把握分寸,点到即止

我们前面已经可以把暧昧语简单地理解为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那么我们在与日本人进行交际活动时,也要避免直来直去,在表达上不要把话讲透,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强加给别人。有时过于直接、率直的表达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或者降低自己的形象。试着用含蓄、间接的口吻把话说得委婉动听,让对方去体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并且要把握分寸,考虑到对方的立场,避免矛盾和冲突,以和为贵,维持和睦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日语的暧昧表达是日语语言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的产生与发展深受日本独特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要更好地掌握日语,不仅要对日语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还要通过语言现象来掌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对于日语中的暧昧表达方式不能停留在表面简单、机械的模仿,更要在实际的语言活动中加以揣摩、理解与应用,从而达到顺利交流的目的。

[1]金田一春彦.日语概说[M].东京:岩波书店,2002.

[2]大江健三郎.我在暧昧的日本[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5.

[3]真田信治.日本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4]鲁斯·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张丹宇.日本人的暧昧表现及其心理[J].日语知识,2002,(9).

[6]王琳.日语的委婉表现及其应用的文化背景[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论,2006.

[7]周志柏,徐永祥.日语的暧昧性及交际原则的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08,(21):103~106.

[8]黄媛.小议日语的暧昧表达及其文化内涵[J].网络财富,2010,(8):155.

[9]魏进,张娅萍.日语暧昧表达之探析[J].语文学刊,2009,(6):5~6.

[10]魏晓阳.中日委婉表达方式比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44~49.

猜你喜欢
省略日语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中间的省略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