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动物词表层多义性研究

2011-04-12 22:50
关键词:多义性义项词义

张 锐

(黑河学院 俄语系,黑龙江 黑河 164300)

任何一种语言中,大多数动物词的词义都不是单一的。俄、汉语中的动物词除其表示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命名意义外,在语言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其表层又派生出其他义项,使动物词成为一种多义词。

1 “一词多义”现象

词的语义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词在使用过程中,意义逐步有了发展变化。词义的演变、新义的产生是语言词汇—语义体系不断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一个词能用于不同的语境,意义有所变化,但不会变成另一个词,这是语言发挥重要作用的条件之一。

“一词多义”作为一个术语首先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ichel.Breal提出来的,这种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非常普遍。语言学家们对“一词多义”的看法并不一致,如:俄罗斯语言学者Новиков Л.А.认为:“多义词是同时具有几个意义或者从另一方面说——揭示几个互相联系的词汇—语义变体的能力”;Ахманова О.С.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词有两个或更多的明显区别意义的词的同一现象”;Васильев Л.М认为“多义词是意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微系统”。我国学者吴国华教授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的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的现象,这是语言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其意义大都是单一的,但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这个词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而依据索绪尔的符号学观点来看,符号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并不限于一对一的关系,可能会出现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情况。

语义的不确定性是所有语言单位共有的特性,词也不例外,动物词作为语言词汇体系中庞大的一族自然也不例外。我们所研究的俄、汉语动物词,除了其本身所表示的对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命名意义外,这些词的词汇语义在人类社会中、在语言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获得了新的意义,使动物词成为一种多义词。

2 动物词词义演变的影响因素

动物词汇语义演变主要体现为义项的增多,在动物名称意义基础上新增加了其他一些义项,这些义项与原始义项共处同一层面。如:бирюк一词原义为“公狼”,进而出现新的义项“孤僻的人、落落寡欢的人”;лебедь原义为“天鹅”,又可指“天鹅星座”或“对年轻女人及姑娘的爱称”;汉语中“龟”原义为“乌龟”,也可指“酒杯”、“龟形印章”、“妻子有外遇的人”。

发生上述演变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从共时及历时两个层面加以认识。

2.1 共时角度下动物词词义的多义性

从共时角度来看,动物词词汇意义的变化首先是由词义、概念、所指之间的动态关系决定的。而制约这种动态关系的是动物词所指特征的多样性和事物的联想特征。动物词汇各意义之间存在着相似、相关联想关系,正是这种联想关系将动物词汇不同的词汇—语义变体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建立在同一基础上成分之间又互有差异的语义整体,这可以看做是认识动物词汇多义现象的心理基础。决定动物词汇词义变异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名称能用于其次要名称功能的可能性,也就是用来称谓动物的名称可以转用到称谓另一类事物上,这是动物词语义变异的根源,同时,也是其多义性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动物词位作为语义整体,其词汇—语义变体的意义间的区别建立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因此,动物词汇的多个意义中的一个意义一定要与另外的意义存在派生关系。这种不间断的派生关系保证了动物词汇意义系统的统一。但如果这种不间断性发生了脱节,那么该动物词的语义统一就会被破坏,语义也会发生分裂,从而由多义词变成同音词。但是动物词各个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联系,是否存在派生关系,有时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因此,在确定动物词汇派生义项时我们应尽量依据多部词典的释义,以互相补充,力求准确。

2.2 历时角度下动物词词义的多义性

语言的不断变化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特征,因此要全面描写语言应该考虑到历时方面。语言的本性和社会功能决定了词义在历时层面的变化。动物词各个意义间的共时关系与历时关系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动物词的语义结构的形成是动物词的各种语义演变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词汇层面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体现着人类思维借助于语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语言,尤其是它的词汇层,是活跃的物质,处于经常的变化中。从历时观点来看,影响动物词多义演变的因素总体可以归纳为三个因素,即客体世界因素、主体世界因素和语言世界因素。

词汇被认为是最直观和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的语言领域。动物词汇意义的多义性同样要受到社会的发展变革,语言操用者知识和概念的更新以及人类的认知特点等客体世界因素的直接影响。客体世界的每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变化都及时地反映到词义中,无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科技的进步都会在词义中留下或多或少的印痕,甚至促成词义的演变。

主体世界因素包括思维和认知因素。在动物词汇词义演变的过程中,人类思维认识、心理情感等主观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物词的意义是由语义生成能力所联结着的原始义和转义所构成的。人的心理活动是动物词汇发生转义的基础,也制约着转义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善于抽象化的思维规律、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求新、求美、求省、求雅等心理欲望都推动着词义不断地发生演变。另外,人类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动物词词义转化的形式是丰富和多样的。

动物词汇的主要功能是指称和描写客观现实(或虚拟现实)中的动物的名称,但是动物词汇单位之间以及动物词的词汇语义变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又并非所对应的事物、现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和直接的反映,它还要受各种语言世界因素的制约,如词的聚合性质、组合特点、修辞属性等。

3 动物词派生义位方式

动物词义位的演变多是以概念间的联想为基础,概念间的联想为动物词词义的派生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其派生方式按概念间联想的性质可归纳为两类:根据类似联想实现的隐喻性转移和根据接近联想实现的换喻性转移。

3.1 隐喻性转移

隐喻性转移的心理基础是人与生俱来的在事物间进行类比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在甚至看起来相距甚远的事物、现象之间找到共同点,因此使同一个词表达属于不同认知和概念范畴的意义成为可能。据调查无论是俄语还是汉语中,隐喻化最积极的几个范畴分别是:事物、动物、人、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及抽象概念。可见,动物词汇更容易形成隐喻映射中的源域。在动物词汇的隐喻性派生义中,其隐喻方式不是无理据、任意的,而是源于日常经验的结构,是由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动物词汇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人脑对新事物、现象进行理解、推理和概念化的结果。

这种词义转移建立在类似联想的基础上,两个事物之间进行转义的相似性可以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相似的程度也不尽一样。物理相似性通常指两个事物在形态、外表或功能上的一种相似,如:俄语中каракатица(乌贼)派生出喻人义“双腿短小弯曲、行动笨拙的人”,着眼于两者外形特征上的相似;汉语中“狐狸” 派生出喻人义“狡猾的人”,着眼于两者性格特征上的相似。心理相似性是由于文化、传说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动物词本义与其派生义项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俄语中кит(鲸)可以表示“主要任务、台柱”,其词义引申的依据是:古俄罗斯相传,大地是由3条鲸支撑着,一旦这条巨鲸摇尾巴地球就将地震不断,кит被喻为地球的主宰。不同民族在物理相似性联想上多趋于一致,而在心理相似性联想上则反映出更多的不一致。由此可见,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民俗、历史等文化背景使该民族的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3.2 换喻性转移

换喻性转移的基础是动物词汇与其他事物的相关性,即动物词的原始义与派生义的所指事物并没有相似之处,引起词义转移的是二者之间所具有的某些相关特征。如果说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那么换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的关系。换喻性转移以接近联想为基础,接近联想基于动物词在语言意识中的相关性、相近性和相邻性,使动物词作为一个动物的名称转而指称另一事物,如:汉语中的“马”与战争有关,是士兵的战时乘具,因此派生出战争中的“士兵”义;俄语中的 курица与“鸡肉”相关,则派生出“鸡肉”义。

换喻性转移与隐喻性转移相比,其民族个性体现得更为明显,不同文化在相似联想的选择上偶尔会趋同,但对相关联想来说,不一致的情况是总的趋势。不同语言对相似和相关联想的兴趣所在和选择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语言间个性化的义项派生结果。

动物词由原始意义到派生意义的演变是一个历时的过程,但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动物词的多义结构又是一个静态的、相对封闭的体系,这一体系的最好记录就是词典。为了解俄、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派生义项情况,我们分别选用了俄语的《奥热果夫词典》(1999)、《大俄汉词典》(1992)、《俄汉详解词典》(1998)和汉语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中华在线现代汉语词典》(www.ourdict.cn)、《千搜词霸汉语词典》(www.keysoo.cn),以其中对动物词意义的解释为依据进行分析。从分析中不难发现,由于人类思维存在共性,不同民族同一动物词可能会派生出相同或相近的义项。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共时角度下动物词原始义与派生义之间的联想关系以及历时角度下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进步、人类思维认知、各自语言特点等会因各自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鲜明的民族个性。因此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更容易使动物词产生不同的派生义项。以本文所提到动物词来看,只有волк和“狼”、собака和“狗”、попугай和“鹦鹉”、феникс和“凤”四组动物词存在共同的派生意义,其他动物词在派生意义上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可见,动物词的表层多义性也同样更多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1]Розин В.М. 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M.:Форум-Инфра-М,1999.

[2]Ярцева В.Н. Методы сопоставительного изучения. М.: Отв. Ред,1988.

[3]倪波,顾柏林.俄语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吴哲.现代俄语词汇的多义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猜你喜欢
多义性义项词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新疆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探析
路径识别要“精确”——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及应用探讨
基于5.8GHz自由流的高速公路多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探讨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谈如何诠释新闻价值的多义性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字意与词义
Enhanced Precision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