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与原发性肝癌重复癌1例

2011-04-13 08:51应浩杰凌宝存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右叶上腹肝门

应浩杰,凌宝存

患者男,61岁。因右上腹隐痛40 d余,尿黄20 d余,陶土样大便15 d入院。既往无肝炎等传染病史及肝病史。查体营养一般,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阴性,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及包块,无腹水征,肠鸣音正常。肝功能检查GOT 64 U/L,GGT 193 U/L,ALP 443 U/L,TBIL 405.3 mmol/L,DBIL 249.3 mmol/L。B超及CT检查见肝门部肝右叶可探及一约2.9 cm×2.3 cm大小回声光团,考虑肝门部胆管癌侵及胆囊。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07-07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右叶胆囊窝处8 cm×8 cm×8 cm大小包块,包膜完整。肝门部胆管可及3 cm×3 cm×4 cm大小包块。切除第Ⅳ、Ⅴ、Ⅵ段肝实质,肝门部胆管癌一并切除,将肝管与空肠做盆式吻合。术后病理检查示肝右叶中分化腺癌,约7 cm×6 cm×5 cm,肝门部胆管癌为鳞癌,约4 cm×3 cm×2 cm。 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原发性肝癌重复癌。术后经抗感染、支持治疗恢复顺利,各引流管拔除,切口甲级愈合,出院后随访3个月,进食正常,黄疸消退,复查肝功能恢复,随访3年仍健在,未见复发。

重复癌即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指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以上相互独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重复癌可同时出现,也可于第一病变间隔半年以后发生,后者称异时性重复癌,同时性肝癌重复癌很少见,有报道为仅占肝癌患者的0.34%。同时性肝癌重复癌在诊断时与转移性肝癌鉴别十分重要,因为前者经积极临床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临床上常常漏诊,明确诊断常有待于术后病理诊断证实。本例即是术前未明确肝癌诊断,经手术探查后发现切除并术后病理检查才明确诊断。治疗方面,肝胆重复癌因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无明显手术禁忌,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一般应积极提倡手术治疗,可根据术中情况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术。

猜你喜欢
右叶上腹肝门
联合半肝切除与围肝门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钆塞酸二钠对肝右叶局灶性病变及肝右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参数测量的影响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CT和MRI对肝右叶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探讨
肝门部胆管癌47例临床分析
肝门胆管癌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
Glisson蒂横断联合前入路绕肝提拉法在肝右叶巨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