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尝试

2011-04-13 10:30
化学教与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化学情感教育

马 敏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01)

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尝试

马 敏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101)

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为使学生学好化学和心理健康,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

化学教学;情感因素;情感教育;启发;感染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教学的成功不决定于教学技巧,不是建立在科学内容、课程计划上的,也不在于视听教具生动的表述或生动有趣的读物上,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经过升学考试成为重点中学的高中学生,在同龄人中不足20%,就智力而言,应属上乘,学好高中化学应不成问题。然而后来为什么分化会那么严重。观察发现,这些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心理素质欠佳,主要表现是厌学和自卑,即学习兴趣不浓,自信心不足,没有目标。为使学生学好化学和心理健康,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遵循优良感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做到多角度进行情感教育。以下是我的一点尝试:

一、利用情感素材,展示情感,感染学生

化学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人类化学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情感。通常这类情感以含情的语言文字材料或者直观的图片、图表等形象材料,使人能够直接感受到情感的存在。这类情感素材大多反映了人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是以具体的人和事为情感载体的,具有教育性导向作用。

例如: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阅读内容《侯氏制碱法》介绍了世界制碱历史中的“索尔维制碱法”和“索尔维公会”,该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会员国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导致中国以纯碱为原料的一些民族工业难以生存,后来中国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聘请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共建伟业,终于生产出了自己的“红三角”牌纯碱并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教材在这里虽然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史实。但又流露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侯德榜先生无比崇敬的热爱情感也鲜活地跳动于字面。由于侯德榜对制碱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人们把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做“侯氏制碱法”。侯德榜先生对英、法、德、美等国垄断技术十分愤慨,将自己多年来研制碱技术的心得写成《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美国出版,将保密达70年之久的索尔维法公诸于世,为中外学者所钦佩。该书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读了这段文字,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萌发出“自豪”和“敬佩”感。在教材中像这种直接显露强烈情感因素的内容还很多,我们要用好这种情感资源,采取直接展示法,动情地将这种情感资源进行显示,积极调动自己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烘托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感染,以达到情感教育和情感培养的最优化。

除了教材现有的,我还注重挖掘一些化学史、化学典故来激励引导学生。有一次我在一次区级公开课上讲到由水杨酸引入阿司匹林的合成时,讲了关于它的典故:水杨酸钠一直用于热病、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不过水杨酸钠味道比较苦,而且服后人会感到胃十分不舒服。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的父亲患有严重风湿病,长期服用水杨酸钠,苦不堪言。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他决定改造水杨酸钠,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终于合成了副作用小的阿司匹林。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身为人子该有的孝心。

二、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由于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以教师为中介,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和谐宽松的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为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

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难点分散。例如在专题1学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要求歧化反应的电子转移,待学了专题3后再提高到这一要求。专题1物质的量中,只要求掌握按定义的基本的计算,进度也适当放慢,一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习题暂时不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高二的新课教学也采取类似方法。难点分散并且测验难度也适当降低后,学习信心自然增强。

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例如,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肯定其进步:某次作业很清楚或某次测验取得较好成绩时及时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及时反馈了教学情况,又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的自信心又使学习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领域和发展前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模拟生物固氮、高纯硅、液晶、高温超导材料、永磁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高效太阳能电池、大功率燃料电池等的生产与研究。使学生感到有好多需要研究探讨的新问题,现在必须学好化学。

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化学是中学各基础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绝大多数化学事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学氯气时,介绍自来水消毒剂的变迁;讲铵盐时,让学生分析有人将潮湿的拿去晒、结块的用锤砸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学到醇时,介绍不法分子用剧毒甲醇勾兑假酒是无知的可悲;学习炼铁和炼钢时,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了解我国古代的生产技术及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学原电池时,介绍“铝海水空气电池”的用途等等。学生一旦对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就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而产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众所周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开发学生的智能(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尤其是“变幻无常”的实验现象(颜色、状态、气味等的变化),常使学生感到神奇、新鲜、快乐。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化学实验,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部分演示学生让实验能力强的学生上台来做;结合教材,补充一些实验;组织兴趣小组,课外做一些实验,如测定雨水及土壤的pH值,用萝卜、蕃茄做原电池,自制能使小灯泡发亮的原电池并用它来做电镀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等;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自己设计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都要持之以恒,换言之,化学教学中要始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安排落实,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为学生学好化学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及时矫正消极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仅提高了化学学习成绩,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毅力、意志等方面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1]张厚粲等.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

[2]陆禾等.化学教学艺术与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9

1008-0546(2011)08-0028-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12

猜你喜欢
化学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