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性能不高或下降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2011-04-13 05:29张华杰山东省威海市畜牧站264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蛋量产蛋率新城疫

张华杰 (山东省威海市畜牧站 264200)



蛋鸡生产性能不高或下降病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张华杰 (山东省威海市畜牧站 264200)

2010年入冬后,威海市部分蛋鸡无产蛋高峰或高峰期鸡群出现了产蛋率不同程度下降,为此笔者进行了病因分析和综合防控措施的归纳总结。

1 病因分析

1.1 传染性疾病因素

1.1.1 温和型禽流感 本病是由H9或H7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群临诊症状从表面上初期没有出现呼吸道、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疾病,饮水量、鸡群粪便都很正常,四大生理指标中只有生产性能出现变化,也就是产蛋下降。后期出现粪便变软,零星出现异常粪便,不注意观察很难发现在产蛋降低至60%左右时会出现采食量微减的现象。如果期间发生混感或有其他应激因素存在,那就症状和死亡率完全改变了。开产初期、前期患温和型流感,鸡群往往会出现严重的产蛋率上升困难现象;产蛋刚进入高峰鸡群初期是产蛋上升速度变慢,然后出现产蛋不稳定,忽高忽低,接着保持4~5d后每天以2%~5%的速度降蛋,降蛋水平也有差异,重的降低到40%,轻的降到65%;产蛋高峰鸡群(产蛋在90%以上),在1周或2周时间内产蛋降低到40%~60%之间。

1.1.2 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产蛋母鸡除以上症状、病变外,还能见到卵黄滤泡松软或出血,有时因卵黄破裂而造成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蛋鸡场新城疫免疫程序紊乱、60日龄前多次接种新城疫疫苗和疫苗接种的随意性导致蛋鸡开产初期或前期发生慢性、隐形、非典型性新城疫,是蛋鸡产蛋率上升困难或下降后持续升不到理想水平的直接原因。

1.1.3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病鸡咳喘、喷嚏和气管发生哕音;肾脏苍白、肿大,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等病变。产蛋鸡表现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粗壳蛋、畸形蛋增多,部分鸡蛋的蛋白稀薄呈水样。雏鸡发病后输卵管发生永久性的病变,以致性成熟时不能产蛋,或产畸形蛋。发病日龄越小,对鸡产蛋率影响越大,15~50日龄区间发病鸡群性成熟后出现假产鸡比例最大,这种鸡群的产蛋量比正常鸡群减少20%以上。

1.1.4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产蛋母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表现为鸡群不能如期达到产蛋高峰或产蛋率突然下降,3~8周后逐渐恢复,常下降20%~38%甚至达50%,同时伴有大量软壳蛋、褪色蛋、薄壳蛋等,占15%以上。偶见输卵管黏膜水肿、苍白、肥厚,卵巢萎缩,卵泡稀少。

1.1.5 禽脑脊髓炎 成鸡感染此病后,病毒导致丘脑下叶垂体分泌促卵泡素减少,从而导致卵巢发育停滞,因此通常没有可见的临床诊断症状,唯一的表现是产蛋量下降,有时可见蛋变小;产蛋量下降幅度最高可达40%,时间约1~2周,以后逐渐恢复,产蛋量下降期间一般种蛋孵化率也受到影响。本病虽能引起蛋个变小,但蛋内的蛋白及卵黄没有异常,形状一般也没有畸形变化。

1.1.6 鸡白痢杆菌病和鸡伤寒 鸡白痢杆菌病可引起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卵泡大小、形状和颜色发生改变。而鸡伤寒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鸡,出现卵泡变形,肝脏古铜色或淡绿色。雏鸡患本病后,可终生带菌,成年后使产蛋率上升困难,个体消瘦、精神差,经常出现肛门下方羽毛被大量石灰质样、夹杂绿色污物污染,看上去“经常湿漉漉”的。

1.1.7 鸡传染性鼻炎 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打喷嚏、鼻腔流出黏性分泌物,流泪,结膜炎,眼睑周围和颜面肿胀,肉髯水肿,并出现呼吸哕音。产蛋鸡发病时,可见产蛋下降或停止。

1.1.8 慢性小肠球虫病 很多兽医工作者淡化了笼养蛋雏鸡和青年鸡特别是60日龄后鸡群球虫病的预防,导致了鸡群有80%存在慢性小肠球虫病。小肠球虫病导致肠道pH值降低,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pH值降低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并且使胃肠蠕动加快,饲料通过消化道时间缩短,引起鸡群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足,从而导致有的鸡群生产性能终生表现不出来,有的会使80%~90%的初产蛋鸡排稀便或产蛋不升,一部分鸡群虽然产蛋率超过90%,但是维持时间很短就出现猛烈下滑。

1.2 饲养管理因素

1.2.1 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善造成体重、均匀度不整齐 有些养殖户为节省成本,配出的全价饲料质量不高或不科学,造成鸡群开产前体重不够或体重超标,有的鸡群体重轻,养殖户为让鸡只快长就改喂肉鸡饲料,结果是体重超标,但没有达到性成熟,鸡群开产延迟或不均一,产蛋不出现高峰。在产蛋高峰期,饲料中除蛋白和能量指标外.还应注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含量及平衡。如果营养不平衡,则可影响产蛋率。

1.2.2 断喙技术差 也会引起产蛋下降,部分养殖户断喙技术不过关,断喙过长,甚至断到鼻孔处,鸡采食大受影响,体重轻、体质差,造成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短。

1.2.3 频繁应用疫苗 由于养殖环境污染严重,传染病品种多,而且有些病变异很快,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等,所以鸡群需要免疫的疫苗比较多;同时,为了提高免疫效果,疫苗应用次数非常频繁。其中有一些疫苗的免疫需要注射来完成,抓鸡、打针、注苗后引起的鸡群应激非常强烈,虽然鸡群表面健康,但生产性能肯定大受影响。

1.3 其它因素

在生产中,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引起产蛋下降。如产蛋期长时间低浓度饲喂霉变饲料,长时间饲喂药物添加剂等,引起免疫抑制或慢性中毒等因素也可引起不明原因产蛋上升困难或产蛋下降。

2 防控措施

2.1 把好引雏、育雏关

引进良好的雏鸡不仅是育雏成活率的关键,也关系到产蛋期的生产性能,所以引雏前要进行严格考查,不要总想方便而就近引雏,坚决不从有禽白血病或其它免疫抑制病污染的种鸡场或孵化场引雏,也不要从管理不善、不进行鸡群白痢净化的种鸡场引雏。进雏前鸡舍要严格消毒,坚持封闭育雏,特别是第1个月,防止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或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病。断喙、防疫等技术性工作,一定让技术熟练的工人操作,新工人培训后上岗。

2.2 加强饲养管理,把好育成关

有些养殖户认为育成期只要不死鸡就是最大的成功,甚至有的养殖户连均匀度、体重要达到什么指标都不清楚;有的鸡只到200多日龄还没产蛋,但养殖户仍不淘汰,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育成期除给鸡群调配全价、科学的饲料外,要时常检查鸡群,了解体重情况,以调整饲料配方及饲喂量,使鸡群均匀度高,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要认识到鸡群早产并不是好现象。

2.3 产蛋前防疫工作做到科学化、程序化

产蛋期用疫苗不好,但疾病信息来源少,当病流行过来时,再注射疫苗,会引起鸡群应激,所以最好在开产前把必须防的疫苗都做好,特别是需要注射的疫苗。养殖户都喜欢用联苗,并且联的越多越好,但联苗虽然可以一苗多防,但联的越多效果越差,对重要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征等重要疫病,最好选择单苗或二联苗。根据我国疾病流行情况调查,表面健康而产蛋下降的鸡群,多数是禽脑脊髓炎,少数是减蛋下降综合征(EDS-76)防疫不好引起。近几年禽脑脊髓炎发病的报道逐年增多,所以流行地区开产前最好免疫禽脑脊髓炎灭活疫苗。另外,发生过绦虫病的养殖场,育成鸡上笼及开产前驱虫时要选择芬苯哒唑或左旋咪唑驱虫,防止绦虫对产蛋鸡群的感染。

2.4 加强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是养殖场利润回收期,每个养殖场都很重视。在此提醒养殖户:不要过早改喂产蛋期饲料,产蛋前应有一个饲料过渡期,产蛋率50%以下的鸡群慎喂高蛋白、高钙日粮。产蛋期给鸡群一个营养合理、环境安定的条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对于有鸡虱侵害的鸡群,可以用透皮型伊维菌素或嗅氰菊酯喷雾解决。

2.5 混合感染病的防治

对于慢性球虫病、非典型性新城疫、温和型禽流感、霉菌病等两种或以上混合感染引起产蛋率异常现象,治疗时不能直接用新城疫疫苗,必须先用抑杀霉菌的药物、提升免疫力药物和抗球虫药物,解除免疫抑制问题后再接种疫苗。

(2011–02–27)

S858.31

B

1007-1733(2011)04-0019-02

猜你喜欢
产蛋量产蛋率新城疫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鸭新城疫研究概况
浅议影响蛋鸡产蛋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如何正确使用新城疫疫苗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
高温高湿季节应对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措施
日粮补充甘油和卵磷脂对褐壳蛋鸡产蛋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影响蛋鸡产蛋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