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辩证发展

2011-04-13 11:40龚小平钟玉海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道路

龚小平, 钟玉海

(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辩证发展

龚小平1, 钟玉海2

(1.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2.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辩证发展》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及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随着社会实践的推进,认识得以深化,由“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探索“为什么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理成章地由呈现出逻辑发展进程,亦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又是在多元化思潮背景下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结果;还满足了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需求,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原理、观点解释中国历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经验及教训》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探讨、总结了其基本经验和教训,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坎坷曲折的”,其之所以出现曲折,问题并不出在理论本身,而在于研究者对理论的具体应用。文章颇有见识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同样要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必须对唯物史观作出新的解释和阐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才能获得实质性的进步。”在史学科学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问题上,认为史学的本质决定了史学必须关注社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只有在求真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才能获得振兴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健康发展之路在于:既要继承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又要借鉴外国各种史学流派的理论和方法。但粗线条地把中国史学大致分为,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认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国史学研究鼓励多元化发展并不矛盾”,还是值得讨论的。

[主持人简介]黄伟,1954年生,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教授,安徽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历史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从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其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演变具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全部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一直在变化发展并日益丰富,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历史发展演变,表明了我们党坚持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自觉性在与时俱进、日益提高,我们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进入新的境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轨迹

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念上经历了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道路与理论的探索由来已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及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长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了一条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十二大召开期间,邓小平多次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在此基础上,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在回顾了党的七大和八大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后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2]2-3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而这个科学命题主要是指“道路”意义上的。它的提出,揭示了中国发展的主题和要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及其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探索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指明了方向,为理论的概括和提升奠定了基础。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局面的逻辑起点,又是整个新时期的历史起点。

(二)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二大开幕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后,从十三大到十六大,我国历届党代会的主题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三大报告主题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主题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六大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二十年间,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行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概括。其中,十五大报告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十一条基本经验。这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成熟。这样,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指导理论产生的同时,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得以蓬勃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要概念,并在文中又有20多次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表明,实践在发展变化,理论和表述理论的概念也相应地在不断变化发展。

(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旧世纪之交,面对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10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后至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的五年,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理论成果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境界[5],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思考和探索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这次讲话也统一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10月召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6]10-11这样,就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界定得比较清楚,它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指引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深入发展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基本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从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到认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探索“为什么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发展过程,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科学理论也逐渐系统化。

(一)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思考并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而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形态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邓小平多次提出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2]63他还特别强调:“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2]369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在于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围绕对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2]255。为此,他提出要通过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柱,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主体框架。

(二)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产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怎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党所面临的重要的课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是在改革开放进行到深入发展阶段所提出的现实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坚持把继续拓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提出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了党的建设以新的内容,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三)科学回答“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而产生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到了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如发展不平衡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等,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成为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面对这些实践中涌现的新问题,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理论上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充分体现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看,近30年来,这一理论体系愈来愈丰富、愈完整、愈深化、愈加系统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越走越宽广。这不是一个理论的自我发展,而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亿万人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广大群众、党员的理论创新和智慧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次理论概括都推动了实践的发展,每一次实践的发展又推动了理论的创新。在其中,理论与实践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的,呈现出复杂而丰富的辩证关系[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品格。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东方大国的实际,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大推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极为宝贵的新财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说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必须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活力,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6]11-1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干扰,其中之一就是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吸引外资,人们的思想也逐渐活跃,各种错误思潮趁机在我国泛起,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虽然它们的名称、理论观点、政治主张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妄图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走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道路,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上思潮对苏东地区、拉美地区和东亚地区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这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绝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动摇”[8]358。“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开放政策,同时也要求刹住自由化的风,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不刹住这股风,就不能实行开放政策。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实行开放政策,就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2]124。“搞自由化就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2]181。“反对自由化,不仅这次要讲,还要讲十年二十年”[2]182。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我们要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9]。我们党就是在与这些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上升为理论,并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要求的反映,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0]544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形成。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取得了新的伟大的进步。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革和开放,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也必然是科学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在这场大变革中我们党始终站在实践的前沿,及时了解新形势、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刻总结和科学概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现实要求,是这一伟大实践所具有的开创性、丰富性、承前启后与继往开来等鲜明特性的能动的反映、科学的体现。是我们党为不断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迎接世界改革新浪潮、推进中国改革开放新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辩证运动中,还体现了自发性与自觉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它还会继续发展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还会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不断涌现,但这些新成果肯定都可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名称来概括。

[1] 程中原.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略论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经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程中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5).

[4] 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进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谢迪斌,陈金龙.十六大以来我党的重大理论创新[EB/OL].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nflr/zjll/content/2007-10/10/content-4255852.htm.

[6] 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 黄枏森.对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辩证关系的思考[EB/OL].人民网天津视窗,http://www.022net.com/ 2008/9-29/476447393038499.htm l.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共中央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09-09/27/content-1428158.htm.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 崔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Historical Logic and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ONG Xiao-ping1, ZHONG Yu-hai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Anhu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Hefei230036,China;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s the great fruit of sinocization of Marxism and current thought of Marxism.Since DENG Xiao-ping first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1982,the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as undergone the constant changes,and its theory has been constantly enriched.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as its own inherent logic,fully embodying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features;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616

A

1674-2273(2011)05-0016-05

2011-04-3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2008sk144)

龚小平(1969-),女,安徽巢湖人,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哲学部博士生;钟玉海(1945-),男,安徽舒城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操申斌)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