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011-04-13 15:37隋宏宇赵世祥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1年9期
关键词:比例成本故障

隋宏宇 赵世祥 李 涛

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电仪分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21)

质量成本管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隋宏宇 赵世祥 李 涛

中国石油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电仪分公司 (吉林 吉林 132021)

通过对吉化动力厂4#炉仪表改造工程的实例,分析介绍了在工程中质量成本管理中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过程控制手段和措施。

质量成本 工程施工 控制措施

所谓工程质量成本,即企业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既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之和。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成本支出的主要阶段,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阶段。因此在施工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质量成本这一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有效,并尽可能地减少成本支出就成为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

1 工程概况

原吉化动力厂建有3台220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现新建一台4#炉,仪表改造工程的施工内容为:原有控制室盘柜拆除、安装新的DCS控制柜、原来3台炉的电缆拆除后利旧接入新的DCS系统盘柜内、现场仪表设备部分利旧、部分更新。4#炉施工工期为8个月,工程结束后,控制室实行4台炉同时控制。

2 工程的特点及其分析

从施工内容上可以看出:该工程在其它装置不停车的情况下,对4#炉单独进行施工,时间短、工作量大,而且不可预见的因素比较多。改造工程无论从难度还是复杂程度都要比新建工程高,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强工程的过程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特编制了该工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质量检验计划,它对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检查方法均有详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的检查不仅有质量要求,还有检查方法、检查工具、检查频率等要求。

经过现场勘查,发现影响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有:

(1)部分工作实施是在不停产情况下进行的。本工程作业范围属于防爆区域,故安全措施方案尤为重要,且当施工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应优先服从生产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防震、防火、防尘的要求很高。

(2)工程复杂,内容多而细,施工人员数量难以准确控制,难以合理安排工序。

(3)施工条件差,场地狭小,安装新的盘柜时,旧机柜还在使用中,施工难度大,很多时间都花费在保护措施上。

(4)突发情况多,处理时间长。如装置陈旧,设计图纸丢失,大部分的电缆都得重新校线,做好标记,这就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处理。

3 改造项目的质量成本分析

3.1 质量成本目标确定

通过对仪表施工中各工序中的质量成本的控制、分析与研究,试图寻找更加有效降低成本的各种质量改进机会,通过适当的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资,改进作业质量,设法将故障成本降低到最小,并随着故障成本的减少,相应减少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的支出。根据经验最佳质量成本比例,并结合本改造项目的质量、成本、利润现状,确定该项目质量成本目标值为项目预算成本的5%,其中预防成本占0.8%、鉴定成本占1.8%、内部故障成本占1.5%、外部故障成本占0.9%。

3.2 质量成本及其各组项分析

(1)质量成本总体趋势分析。①第1个月的质量成本所占预算成本比例为19.94%,高出以后几月很多,特别是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主要原因为:前面提到本工程是在不停产前提下进行的,对防震、防火、防尘措施要求很高,为确保质量在预防上投入较大;另外,第一个月进行了较多的施工材料检测,材料的检测试验费发生较多。②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质量成本处于一个较为稳定阶段,且较第1个月有大幅度下降,通过采取各种质量改进措施以及工人操作熟练程度提高,确保质量成本处于较低水平,控制在2.32%~3.37%之间,这也是质量成本控制较好的一个阶段。③第5个月、第7个月成本出现反弹,达到3.52%和5.91%,其原因是当时正处于施工高峰,连续一段时间的作业,一些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思想上对质量意识有所放松,同时为了抢工期导致返工现象较多。④第8个月质量成本仍处于较高水平,占4.91%,主要是处于交工验收阶段,三查四定整改阶段,鉴定成本相应偏高。

综合上述分析,本工程的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为4.4%左右。

(2)预防成本趋势分析。①第1个月预防成本所占预算成本比例14.87%,因在不停产前提下予以实施,其质量改进措施费较高,同时也为后几个月施工打下良好基础。②后几个月预防成本较为平稳,但在第4个月、第6个月出现升高趋势,主要是在这2个月增发了质量奖励费,鼓励激励各岗位员工。

按实际数据分析,本工程预防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在1.49%。由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预防成本支出正常,故此比例对此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性。

(3)鉴定成本趋势分析。①第1个月鉴定成本较高,主要是原材料的检测试验费较后几个月高,且人员资质办证费较后几个月高。②其余月份鉴定成本相对平稳,第2个月、第7个月、第8个月略低,主要是设备维修费发生较低,且第7个月、第8个月随着工程的逐步结束部分设备随之撤场。

按实际数据分析,本工程鉴定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为1.34%。由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鉴定成本支出正常,故此比例对此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性。

(4)内部故障成本趋势分析。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内部故障成本在第1个月、第2个月相对较低,主要是施工产量相对低,未进入施工高峰,故相对而言内部故障成本较低;第3个月后进入施工高峰,内部故障成本相对比较平稳。但在第5个月出现明显高峰,主要是由于进入施工高峰期、增加人员,但由于作业人员操作水平不同,导致预制下料等浪费现象太多。为赶工期,降低施工标准,增加了返修成本,导致内部故障成本陡增。

(5)外部故障成本趋势分析。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外部故障成本极不均衡,仅在第5个月、第7个月才有发生。主要是在第5个月中间验收及第7个月预竣工验收时,监理和业主提出部分返修工作,其余月份并未发生索赔、返修等费用。按实际数据分析,本工程外部故障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为0.35%。由于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外部故障成本支出正常,故此比例对此类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性。

综合上述分析,本项目总质量成本基本控制在质量成本目标值内。但质量成本各组成项却与目标值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目标值确定是依据一般施工项目的经验数据确定的,而一般施工项目与改造工程项目存在很多不同。对于此类工程项目在做好质量成本控制同时又应兼顾各种不确定因素,建议该类工程的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应为4.0%~5.0%;预防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为1.3%~1.6%;鉴定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为1.2%~1.5%;内部故障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为1.0%~1.2%;外部故障成本应控制在0.3%~0.5%。

4 本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1)预防成本控制。①认真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并通过有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②编制预防措施方案及现场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计划;③检查焊缝是否焊透、饱满密实、光洁,不得有气泡、夹渣、咬边、针孔等;④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频次,及时下发质量信息反馈卡;⑤搞好施工过程的各项工艺、工序交接检查、平行检查、巡检和抽检;上道工艺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鉴定成本控制。①加强材料设备的进厂检验制度,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生产许可证等质保证明资料,对特殊材质的取原部件进行检验试验;②建立严格的材料出入库制度,避免材料流失。实行限额领料制度;③对不合格的劣质材料和外购件应出具不合格检验报告,拒收并退货,严禁用于工程实体;④对于可代用材料或可降级使用的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质和使用部位合理利用,并严格履行签字手续,保证其可追溯性;⑤合理利用废旧材料以减少材料损失;合理利用废品以减少废品损失;⑥设立工序质量检查点并严格把关;⑦建立各检验工序日常检查制度,重点项目必查,不重要项目抽查。

(3)内部故障成本控制。①严格认真地按照设计的图纸位置进行施工,按照质量检验评定的要求进行作业;②每道工序作业前,由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员向每一个作业班组进行技术及质量交底,并做好记录;③加强班组各作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关键工序由有经验、技术好的人员进行操作;④检查时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分析原因,必要时停工整改,防止不合格项重复出现;⑤返工、返修时应充分利用废、次品,减少材料消耗。

(4)外部故障成本控制。①正确处理甲乙双方关系,避免由于关系处理不当出现大量返工返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②项目经理、材料员、预算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应掌握定额标准,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人工和材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水平;③根据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合理选用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合理使用人工和材料;④加强服务意识,施工过程中和工程竣工验收后,应以积极的态度处理业主提出的问题,避免问题累积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

5 结论和展望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成本管理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评价与控制手段。质量成本管理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在管理职责上进行合理细分,使质量成本管理纳入企业日常质量管理之中,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由于生产不确定因素较多,质量成本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在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时,应考虑工程性质、类型及地区特点,使其更便于操作。

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管理应更注重于过程控制,而不应仅停留在对已完工程的分析与总结。质量成本目标管理应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控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另外,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时,应结合工程实际,选用合理可行的分析方法和统计方法。

通过吉化动力厂4#炉仪表改造工程的实例分析,可以得出质量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应在4.0%~5.0%;预防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在1.3%~1.6%;鉴定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适宜值为1.2%~1.5%;内部故障成本占预算成本比例在1.0%~1.2%;外部故障成本控制在0.3%~0.5%。此成果可以为其它项目的在设置质量成本目标值提供宝贵的经验。

[1]刘建伟.浅谈质量成本管理[J].质量管理,2004(11).

[2]翟明星.施工企业质量成本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05(3).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reconstructing project for the instrument of No.4 furnace in Jihua Power Factory,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are given to means and measures of process control about prevention cost,identification cost,internal fault cost and external fault cost in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cost in the project.

quality cost;engineering operation;control measures

*本文获2011年石油工业质量学术论文二等奖

隋宏宇(1974-),女,现主要从事技术质量工作。

尉立岗

2011-08-20

猜你喜欢
比例成本故障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人体比例知多少
故障一点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