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利文摘

2011-04-14 16:26
石油化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异戊二烯重油共聚物

最新专利文摘

一种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催化氧化环己醇制备环己酮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温度为0~180℃、压力为0.1~3.0 MPa的条件下,将环己醇、过氧化氢在内的反应原料与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接触,反应原料中环己醇与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1 ~10.0),环己醇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 ~200)∶1。该方法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生产过程简单,容易控制,利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环己醇转化率高,选择性好,且稳定运转时间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N 102079694,2011-06-01

一种负载型金催化还原硝基化合物合成胺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利用一氧化碳和水为氢源、负载型金为催化剂、催化还原硝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硝基化合物为底物在一氧化碳和水存在下,以负载型金为催化剂,水相或在水相体系中加入适当的助溶剂,温度为30~50℃条件下制备相应的胺。其中硝基化合物可以是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也可以是芳香族化合物,对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可以是有取代基也可以是无取代基,取代基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给电子和/或吸电子基团。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原料易得,污染小,产率高,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和循环利用。(复旦大学)/CN 102086143,2011 -06 -08

一种乙烯基烷基醚/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乙烯基烷基醚/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马来酸酐和乙烯基烷基醚为共聚单体,在引发剂和反应介质的存在下进行共聚反应,得乙烯基烷基醚/马来酸酐的共聚物,所用的反应介质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该方法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应介质制备了乙烯基烷基醚/马来酸酐的共聚物,随着二氧化碳量的增加,反应所得的聚合物的产率也在增加。该方法操作简便,避免了溶液聚合带来的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污染以及复杂的后处理过程,节省了大量的能耗,保护了环境,因而是十分有意义的。(济南大学)/CN 102086244,2011-06-08

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聚异戊二烯复合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橡胶由质量分数为30% ~80%的反式-1,4-结构含量90%以上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和质量分数为20% ~70%的3,4-结构含量为40% ~65%的3,4-聚异戊二烯组成。其制备方法有两种:(1)采用复合催化体系,即具有反式-1,4-结构定向特征的催化剂(如TiX4/MgCl2负载型催化剂)和具有 3,4-结构定向特征的催化剂(Ti(OR)4-xClx)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得到反式-1,4-聚异戊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的复合橡胶;(2)采用分段聚合方法,即先向异戊二烯单体中加入具有反式-1,4-结构定向特征的催化剂(TiX4/MgCl2负载型催化剂)聚合得到反式-1,4-聚异戊二烯,待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再加入具有 3,4-结构定向特征的催化剂Ti(OR)4-xClx体系或Mo体系或Co体系或Fe体系中任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继续催化异戊二烯聚合得到3,4-聚异戊二烯,最终得到含反式-1,4-聚异戊二烯和3,4-聚异戊二烯的复合橡胶。(青岛科技大学)/CN 102086277,2011-06-08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超支化乙烯或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超支化乙烯基或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该方法在复合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的反相乳液聚合,采用加入后续相的操作工艺,结合使用二烯类单体以及低配比RAFT链转移剂,高转化制备高固含、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支化乙烯基或丙烯基酰胺类聚合物的稳定胶乳;该方法聚合过程容易控制,且可调控最终产品的支化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浙江大学)/CN 102086249,2011-06-08

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共混物。该共混物包括:质量比为(0.2~7)∶(93~99.8)的超支化聚(酯-酰胺)类树脂和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超支化聚(酯-酰胺)树脂具有大量氨基和末端羟基,这两种基团能够与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分子形成氢键作用,而且氢键强度较大,抑制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解拉链降解,提高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同时,由于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使得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与超支化聚(酯-酰胺)类树脂的界面粘结力增加,提高了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强度。该专利还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共混物的制备方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CN 102079856,2011-06-01

一种WP/SiO2-TiO2-ZrO2催化剂的应用

该专利涉及一种WP/SiO2-TiO2-ZrO2催化剂的应用。该催化剂用于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催化处理轻质石油馏分油,其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400℃、压力3~6 MPa、原料油空速1 ~10 h-1、氢油比为400 ~600;催化剂三元复合氧化物中 Si的摩尔比为0.163~0.684、Ti的摩尔比为 0.179 ~0.809、Zr的摩尔比为 0.028 ~0.589,负载的活性组分WP为催化剂总质量的20%;通过调节复合氧化物中Si,Ti,Zr的摩尔配比改变复合氧化物的表面特性和孔特性,调控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分布和酸性分布;在此载体材料上负载活性组分MoP,从而制得适合于轻重不同的石油馏分、不同加氢要求的催化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石油化工大学)/CN 102108304,2011-06-29

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的烷基化反应方法。在烷基化反应过程中,从烷基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出富含卤代烃的馏分并回注到反应体系中,且所述烷基化反应中的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阳离子来源于含烷基的胺的氢卤化物、咪唑的氢卤化物或吡啶的氢卤化物,阴离子来自一种以上的金属化合物。该方法在烷基化反应过程中利用蒸馏或吸附操作从烷基化油产物中分离出富含卤代烃馏分,然后将富含卤代烃馏分回注到反应体系,不仅实现了对烷基化油产品中卤代烃的有效回收利用,还可以有效的延长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烷基化生产过程中B酸的消耗量;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降低烷基化油中的卤含量,且操作简便,具有很强的工业实用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N 102108306,2011-06-29

一种可注射发泡的苯乙烯属单体-二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该专利涉及一种包含聚苯乙烯属单体的微嵌段和聚乙烯烃单体的微嵌段的聚乙烯属单体-二烯烃共聚物,其中苯乙烯属单体单元的质量分数为10% ~80%,1,2-聚合结构的二烯烃单元占总二烯烃单元的比例小于30%,并且该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25 000~500 000的范围内。该专利还涉及所述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发泡制品中的应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N 102083872,2011-06-01

由烃物流制备氢气的过程

该专利涉及由蒸汽重整的方法生产纯氢气的过程和设备。该过程将蒸汽重整与变换反应合并在一起生产纯氢气,同时最小限度地产生CO,在氢气流中实际上不含有CO。一个CO2捕集器用于隔离CO2。蒸汽重整采用膜反应器。/US 20110200493 A1,2011-08-18

一种水热条件下利用碱改质重油制备轻质油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水热条件下利用碱改质重油制备轻质油的方法。该方法先将碱和水混合制得重油改质碱液,然后碱液和重油按1∶(0.5~10)的体积比混合预热,随后送入水热反应器中,在温度280~480℃、压力10~35 MPa的条件下,经过0.2~8 h的处理,处理后的产物气、水和油三相分离后对产物油进行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轻质油。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重油的改质方法可在亚临界和超临界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碱的使用有效避免了重油的焦化,提高了轻质油的产量,同时对重油中的杂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济大学)/CN 102086411,2011-06-08

一种烃油催化转化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烃油催化转化的方法。该方法将重质烃油原料输入第一提升管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将柴油原料输入第二提升管反应器,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的油气和反应后的催化剂向上进入沉降器,在沉降器中催化剂和油气分离,油气去后续分离系统分离反应产品,催化剂去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返回提升管反应器循环使用;其中第一和第二提升管反应器共用一个沉降器和再生器。采用该方法可提高汽油和液化气产率,同时改善汽油品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N 102086413,2011-06-08

羟基和醛基官能化合物

该专利涉及一种生产含羟基和醛基官能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以至少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单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和含羟基同时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最高180℃下进行交叉复分解反应生成含羟基和醛基官能化合物的混合物。(Evonic Degussa GmbH)/US 20110198535 A1,2011-08-18

一种原油生产优质轻质燃料的催化转化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原油生产优质轻质燃料的催化转化方法。该方法将原油在反应器内与富含中孔沸石的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其特征是反应温度、重时空速、催化剂与原料油重量比足以使反应得到包含占原料油12%~60%(质量分数)催化蜡油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420~600℃,重时空速为25~100 h-1,所述催化剂与原料油质量比为1~30;催化蜡油再进行加氢裂化。该方法提供一种原油催化转化与加氢裂化组合的方法,特别是在将劣质原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和高十六烷值柴油的同时,使干气和焦炭产率大幅度降低从而实现石油资源的高效利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CN 102079995,2011-06-01

一种制备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及纳米管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及纳米管的方法。该方法以钼酸盐作为钼源,通过与苯胺的相互作用,得到氧化钼-苯胺杂化纳米线前体,在氧化剂的引发下,通过调节体系的pH,分别得到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或纳米管。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线、纳米管具有纳米尺度的复合结构、可调控的物化性质、大的比表面积、均一的一维形貌以及粗细及长短可调控的特性,制得的复合的钼氧化物-聚苯胺纳米线、纳米管在先进催化剂的设计、电催化、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传感器、热电材料、以及先进光学、电学和磁学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等诸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复旦大学)/CN 102086302,2011-06-08

水热共处理甘油和重油同时得到乳酸和轻质化油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水热共处理甘油和重油同时得到乳酸和轻质化油的方法。该方法将一定量的甘油溶于碱的水溶液中,然后与重油一起经换热器预热后送入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产物经换热器冷却,然后进行分离,分离出气相组分、液相组分和油相组分;气相组分主要成分为氢气,经提纯可用于重油的催化加氢处理;液相组分主要为乳酸盐,经提纯、酸化得到乳酸;油相组分经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分馏塔处理,得到重油的轻质化产物,汽油、柴油和燃料油等。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在实现甘油水热转化为乳酸的同时,利用甘油水热反应产生的氢同时达到了轻质化重油的目的,还具有节能、环保、脱硫、氮和金属杂质的作用。(同济大学)/CN 102093913,2011-06-15

从有机物生产烯烃的过程

该专利涉及一种从含氧有机物原料生产烯烃的过程。该过程的进料为由含氧有机物原料、一种烃和一种适宜的惰性稀释剂组成的混合物。在反应条件下,将该混合物在反应区与一种沸石催化剂接触,使进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含氧有机物有效地转化为烯烃产品。回收含有轻烯烃、重烯烃和副产物的反应器流出物。通过在反应进料中添加一种或多种硫化物以使催化剂内表面被钝化,降低了反应器流出物中副产物的含量。该发明特别适用于ZSM型(如含磷ZSM-5)沸石催化剂。(Total Petrochemicals Research Feluy Seneffe)/US 20110190563 A1,2011 -08 -04

含金属的IZM-2沸石催化剂及其在烃转化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涉及一种由IZM-2沸石、至少一种基质和至少一种选自Ⅷ,ⅥB,ⅦB族的金属组成的催化剂,其中IZM-2沸石的化学组成(基于无水基氧化物的摩尔分数)通式为:XO2∶aY2O3∶bM2/nO,式中,X表示至少一种4价元素;Y表示至少一种3价元素;M表示至少一种碱金属和/或化合价为n的碱土金属元素;a和b分别为Y2O3和M2/nO的摩尔比,a=0.001~0.5,b=0 ~1。该催化剂适用于芳烃化合物的异构化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IFP Energies Nouvelles)/US 20110190562 A1,2011 -08 -04

提高芳构化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烃的芳构化过程。将一种氮化物、一种氧化物或两者一起添加到烃物料中,将所得物料与一种芳构化催化剂接触,得到一种含有芳烃的芳构化反应器流出物。所使用的催化剂含有一种非酸性沸石载体、一种Ⅷ族金属和一种或多种卤化物。通过改变氮化物、氧化物或两者的添加量,可影响芳构化催化剂的活性。(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 LP)/US 20110190559 A1,2011 -08 -04

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生产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是将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6族的第一种金属氧化物微粒与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8~10族的第二种金属硫化物微粒混合,得到一种催化剂前体。再将该催化剂前体微粒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硫化,以将至少一部分催化剂前体微粒转化为具有与第二种金属关联的缺陷位的层状金属硫化物。(ExxonMobil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US 20110190557 A1,2011 -08 -04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的制备方法。该可降解聚酯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135 00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1.2~6.5,结晶温度在15~105℃之间,克服了现有相关技术产品的缺点,并且可成型为薄膜、片材和发泡材料。在成型过程中,随材料表面质量的改善,其提起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当耐热性改善后,这种新的聚酯还适于周期较长的加工,如注射成型过程,该方法制备的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芳香族聚酯具有非常优异的机械性能。(Kingfa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US 20110190468 A1,2011-08-04

基于弹性聚丙烯的薄膜用组合物

该专利涉及一种基于弹性聚丙烯的薄膜用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组成为:一种或多种丙烯-α烯烃共聚物,其包含丙烯衍生物单元和质量分数为5% ~35%(基于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质量)的乙烯衍生物单元和/或C4~C10的烯烃衍生物单元,根据ASTM D1646测得该共聚物的门尼黏度小于50(125℃下),熔融焓变小于75 J/g;一种或多种乙烯-酯共聚物。这种组合物适于制备弹性薄膜,尤其适于制备两层或多层薄膜(外层包括防结块剂和增滑剂)。(Pip H J)/US 20110189495 A1,2011-08-04

功能化聚酰胺膜

该专利涉及一种功能化聚酰胺膜。采用自由基加成-链断裂-链转移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或以氧化氮为介质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出的功能化的薄膜复合物(TFC),及用于微孔基体的TFC/聚酰胺滤膜;还涉及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连续改性的TFC及TFC/聚酰胺滤膜,这种滤膜具有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如防臭和/或抗菌性能;还涉及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功能化的TFC及TFC/聚酰胺滤膜。(Polymers CRC Limited)/US 20110189469 A1,2011-08-04

制备氢化芳烃聚羧酸的方法

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氢化芳烃聚羧酸的方法。该方法为: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氢化芳烃聚羧酸中的芳烃环得到氢化芳烃聚羧酸产品。该催化剂中含有与钯和/或金相结合的铑,它们负载在一种碳载体上。使用该催化剂可很方便地使芳烃聚羧酸氢化得到高纯度、高收率的氢化芳烃聚羧酸。加氢后的催化剂经活化可重复使用,同时可使芳烃聚羧酸的转化率接近 100%。(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US 20110196171A1,2011 -08 -11

乙烯与其他1-烯烃的共聚物

该专利涉及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乙烯共聚物为乙烯与至少一种其他的1-烯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的密度为0.940~0.955 g/cm3,在1 000 个碳原子中乙烯基端基的量至少是0.5,拉伸冲击强度(ISO 8256(1997)方法测定,-30℃)大于等于145 kJ/m2,每1 000个碳原子共聚单体侧键的含量(Cx)大于由 Cx=128.7 -134.62 d'公式的计算值,式中d'为共聚单体的密度(g/cm3)。该专利还包括乙烯共聚物的制备过程,该共聚物用于吹塑制品。(Basell Polyolefine GmbH)/US 20110201769 A1,2011 -08 -18

(本栏编辑 张艳霞)

猜你喜欢
异戊二烯重油共聚物
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级配方法和重油加氢处理方法
船用调质重油燃烧及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两嵌段共聚物软受限自组装行为研究
船舶使用850cSt重油的设计研究
Biogenic isoprene emissions over China: sensitivity to the CO2inhibition effect
一种室温硫化聚异戊二烯橡胶的制备方法
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St-alt-MA)-b-PAA的自组装行为
EPDM接枝共聚物对MXD6/PA6/EPD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DADMAC-AA两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一种制备异戊二烯聚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