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加药物导入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2011-04-18 02:46孙喜芹王虹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刺络踝关节局部

孙喜芹 王虹敏 王 均

湖北省三峡大学校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遭受内、外翻和扭转牵拉外力而引起踝部筋肉的损伤,为骨外科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及学龄期儿童活动量较大,发病较多。其临床表现为伤后踝部即出现肿胀、瘀斑、疼痛、跛行或不能行走,局部有明显压痛。笔者于2004~2010年对本证用刺络拔罐加药物离子导入治疗58例,并与电针组对照观察,发现其效果尤为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0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8岁。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如下:①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②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③局部压痛明显,若内翻扭伤者,将足作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外翻扭伤者,将足作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 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用梅花针在红肿疼痛最严重处用力叩刺出血,然后在出血处用玻璃火罐拔罐,留罐10~15min,拔出约5ml暗红色血液,取罐后再用碘氟消毒出血处。拔罐次日开始用河南天盛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YDB-ⅢA型软组织损伤药物导入治疗仪及其配带的急性特制处方,将放置药垫的两块电极板分别放于疼痛及红肿最甚处,用弹性绷带固定,然后按仪器的使用方法行离子导入治疗。一般选用频率为7,温度为9(夏天温度可以适当调低一点),强度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度,通电30min,每天1次,10d为1疗程。

3.2 对照组 取商丘、中封、解溪、丘墟、昆仑、阿是穴。以上腧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留针,连接G6805-Ⅱ型电针仪,用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通电20min~30min,1 d 1次,10次为1疗程。

4 观测指标

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及踝关节功能活动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①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2],0分为不痛,10分为最痛。②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减少>15°为4分,10°~15°为3分,5°~10°为2分,正常为1分。③肿胀程度评分:肿胀消退≤30%为4分;>30% ~60%为3分;>60% ~90%为2分;>90%为1分。

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VAS<1分,踝关节活动功能减少<5°,肿胀消退>90%。显效:VAS为1-2.9分,踝关节活动功能减少5°-10°,肿胀消退>60% -90%。有效:VAS为3-7.9分,踝关节活动功能减少10°-20°,肿胀消退>30% -60%。无效:VAS≥8分,踝关节活动功能减少≥20°,肿胀消退≤30%。

6 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经统计学处理,χ2=6.38,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3天内)

7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伤等因素,使踝部的经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不通,气滞血瘀而致。梅花针叩刺加拔罐即刺络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急性特制处方依据祖国医学理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痹先治血、血行痹自灭、循环气而行”的辨证施治原理,将仪器物理治疗和药物的化学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止痛作用明显;药物离子可在较短时间内在病灶部位形成较高的浓度,促进局部的新陈代谢。

现代医学认为,踝关节扭伤多在行走、跑步、跳跃或下楼梯、下坡时,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内翻,外侧或内侧副韧带收到强大的张力作用,致使踝关节的稳定性失去平衡与协调,而发生踝关节扭伤。导致局部水肿、皮下淤血。软组织损伤药物导入治疗仪采用特种脉冲电刺激可以控制调节人体病态时的生物电反映的不平衡状态:在适当节奏、适当强度的电脉冲作用下,通过神经-体液系统所发生的电荷、电位、分子结构、生化性能及生理性能等方面的变化,对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增强病理过程向正常方向的转化过程,促进疾病的好转或痊愈,都能发挥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窄脉冲电流和热电极板的温热作用两种物理因子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可以使人体产生多种生物效应,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提高组织膜的通透性,增大其间隙,加速药物有效离子成分导入体内,并且在治疗部位形成较高浓度,起到缩短治疗时间,强化治疗效果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病程越短,疗效越好,一般3日内即来就诊者效果最佳。

瘀血性疼痛主因外伤所引起,从中医角度分析多为痛证-气滞血瘀型,病机亦多为经脉受损,血溢脉外阻碍局部气机的循行“不通则痛”。所以中医治疗主要治“通”,只有通了才能“不痛”。治法也多为活血行气、活血祛瘀之类。其作用也是为了达到使瘀血去,恢复气机的正常循行,以此为治疗纲领兼考虑到瘀血所处的部位,故比较而言,使用三棱针进行浅表部位刺络放血,此法较为简便快捷,效费比较高。从西医角度分析比较复杂[3]。首先是血管受损,内皮细胞损伤暴露于血液及组织液中,机体启动内皮细胞受损机制,5-羟色胺、缓激肽、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刺激机体而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的无菌性炎症的过程,其中白素、缓激肽被释放进入血液及组织液刺激神经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9.

[2]赵俊.疼痛治疗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29.

[3]彭育志,刘经耀.刺络放血疗法对瘀血性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7,(20):88(综合版)(第9卷总第173期)

猜你喜欢
刺络踝关节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局部遮光器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