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消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2011-04-25 09:58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脾气酒精性脂肪肝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内科,上海 20005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饮酒折含乙醇量<140 g/周(女性<70 g/周),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发生率逐年增加,且渐趋低龄化,其检出率位居各大医院健康体检项目中的第一位。所以对脂肪肝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无疑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运脾消浊方具有运脾补气,降浊升清的功效。笔者在2009年6月-2010年12月运用该方治疗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观察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院内科门诊病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8岁,平均(38.86±15.12)岁。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证[2]。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为脾气亏虚证;ALT在1~5倍正常上限之间;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自愿参加该临床研究。

1.4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慢性肝病者,或明确诊断为肝硬化者;肾功能不全者或合并心血管、肺、血液系统等严重并发症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目前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对临床疗效评价有影响者。

1.5 观察指标和方法

1.5.1 生化指标 ALT、AST、TG、CHOL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采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由本院检验科检验。

1.5.2 肝脾B超 由专人专机进行操作。患者清晨空腹,采用日本生产ALOKA-ssD900型超声显像仪,3.5 Hz弧形探头,常规对肝脏进行不同断面的扫查,检出轻、中、重度脂肪肝图像[3]。轻度: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仍可见。脾脏正常。中度: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管状结构模糊。脾脏正常或稍大。重度:近场回声显著增强,远场明显衰减,管状结构不清无法辨识。脾脏肿大。

1.5.3 临床症状观察 脾气亏虚证型[2]:主症:倦怠乏力,食少纳呆或多食易饥,食后或午后腹胀,大便稀溏或时溏时干。次症:神疲懒言,舌质淡,舌体胖或有齿印,脉细弱。

1.5.4 疗效指标 1)主要疗效指标:肝脏B超检查。2)次要疗效指标:①肝功能及血脂指标,血清ALT、AST、TG、CHOL;②症状体征计分;③综合疗效。

2 治疗方法

2.1 调整饮食结构,多食蔬菜、水果、低脂、低糖和高蛋白饮食;适量运动。

2.2 运脾消浊方 组成:炒苍术12 g,炒白术12 g,生山楂9 g,泽泻9 g,淫羊藿9 g,女贞子9 g,荷叶6 g,青皮6 g(由本院制剂室采用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FY13/2A电煎密闭组合煎药机专人制备成煎剂并包装,每袋200 mL,低温保存),每次200 mL,每日2次,早晚饭前1 h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及血脂检查在正常范围,肝脏B超检查脂变性消失,肝脏脾脏回缩至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血脂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有2项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血脂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有不同程度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血脂各项检测指标,B超无明显改善。

3.2 结果

3.2.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3.2.2 治疗前后肝脏B超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肝脏B超结果比较 例

3.3 综合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7例(14.0%),显效13例(26.0%),有效21例(42.0%),无效9例(18.0%),总有效率为82.0%。

3.4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

4 讨论

脂肪肝散见于中医“痰证”“胁痛”“积聚”“湿阻”等病证中。是由于过食肥甘,伤食碍胃,或久卧久坐,体丰痰盛,或七情内伤致脾气亏虚,运化无权,水湿内停,痰浊内生而形成。病之根本在于脾气虚,表现为湿、痰、瘀、郁。王雁翔等[4]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脂肪肝中出现频率最高症状依次是乏力、体胖、口干、头晕、胁胀(痛)、腰酸痛、神疲、口苦、膝酸软、腹胀等;脂肪肝中医证型分别是脾肾亏虚兼肝郁、脾肾亏虚、脾虚痰热及未定型4类,其中以脾肾亏虚兼肝郁最多见。脂肪肝病位在肝,病机关键为脾气亏虚,所有病理因素只有在脾气亏虚,脾失健运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引起水湿内停,痰浊丛生,聚于肝而为病。

运脾消浊方具有运脾补气功效,兼有升清泻浊、疏肝补肾作用,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运脾”一名,见于《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该方首选苍术、白术,醒脾助运,开郁宽中,疏化水湿,正合脾之习性。山楂消积开胃,消运兼备,与二术配伍,助运作用较强。女贞子有降血糖及降血脂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化学成分中含有齐墩果酸、甘露醇、亚油酸、女贞子素等。而现代药理分析表明,齐墩果酸有对抗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慢性肝损伤,防止肝硬变,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功能;荷叶健脾升阳,泽泻利水泻浊,一升一降,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用;青皮疏肝消积化滞,兼引药入肝经。临床研究发现,加味清震汤能明显改善脂肪肝患者肝脏超声临床表现以及症状体征;同时对血清ALT、AST、CHOL、TG的改善治疗前后也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痊愈率为14.0%,总有效率为82.0%。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强调要求患者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度的锻炼,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肝脏,2006(11):68-7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3]陈仁彬.实用超声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09.

[4]王雁翔,王灵台,高月求,等.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中医病因病机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26-130.

猜你喜欢
脾气酒精性脂肪肝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七七的怪脾气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酒精脾气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