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1-04-25 09:3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胸痹稳定型

, ,,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2.西安市中医院 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1)

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样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内侧,常发生在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1]。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8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5岁,病程3个月~1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血脂异常者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5岁,病程4个月~1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3例,血脂异常者7例。2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2000年关于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2],具有至少3个月典型劳累型心绞痛病史,心绞痛发作每次≥5 min,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可缓解症状。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3]。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日1次;血脂异常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日1次,晚餐时口服;糖尿病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片、坎地沙坦酯片等。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桃仁15 g,红花12 g,当归12 g,川芎6 g,熟地黄10 g,赤芍12 g,牛膝10 g,桔梗10 g,柴胡9 g,枳壳10 g,甘草6 g。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黄芪、白术;头晕痰多、肢体沉重者加栝蒌、薤白、半夏、茯苓;感寒痛甚、四肢厥冷者加制附子、干姜、桂枝;失眠者加远志、茯神、酸枣仁。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共服药4个疗程。对照组: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日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全部病例治疗前及服药后1、2、3、4个疗程分别做心电图。

1.4 疗效标准

1.4.1 症状疗效标准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上所修订的标准[3]判定。显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80%;有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有较大改善,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无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50%。

1.4.2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ST-T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心电图ST段降低,在治疗后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治疗前后ST-T无改变。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当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4]。

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属于胸痹范畴。祖国医学对胸痹早有论述,其名称是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的,其临床表现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中。如《灵枢·厥论》篇还有“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讲的就是胸痹的重证。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从临床上看也不外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这4方面[5]。寒邪内侵会导致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阻脉络,气滞血瘀而成胸痹;情志失调如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脾虚导致气血化源不足,气结导致津液不能输布,聚而为痰,痰阻脉络,血运不畅而致胸痹心痛。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运受阻,不通则痛而发展成胸痹。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肾气渐衰,不能鼓动心气,心气亏虚,血行不畅,脉络不通而形成胸痹,故年迈体虚也是本病的病因。综观病因病机,笔者认为气滞血瘀所致心失所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故采取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方法。血府逐瘀汤的组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熟地黄均有活血祛瘀的作用;柴胡疏肝,枳壳理气,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又合枳壳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3药配合取其气为血帅,气行血行之义;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诸药配合使气得以行,血得以运,脉络开通,缺血症状得到改善,所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均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治疗的首要宗旨。因不通则痛是其发病的关键,通则不痛是治疗的目的,而气血并行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通。现代药理学研究[6]表明:红花、当归、赤芍均有抗缺氧,抗凝血,降血压作用,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由于本观察例数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扩大样本,全面观察,如对显效患者的复发率、有效患者是否要继续服药等问题进行全面总结与研究,更好地为血府逐瘀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切实可行的临床资料与实验数据[7]。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7-310.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17-310.

[3]杨虎.心电图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9-60.

[5]书晓.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5,27(2):2131-2133.

[6]徐蓉娟.中医内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8.

[7]陆凤翔,杨玉,许迪.临床使用药物手册[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12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胸痹稳定型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血府逐瘀汤治疗酒精性肝病并失眠的临床效果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