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高被引论文与期刊质量分析

2011-05-06 06:35李明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10期
关键词:大理学报学术

李明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高被引论文与期刊质量分析

李明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为了剖析《大理学院学报》10年来高被引论文特征与期刊质量,利用中国知网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网站,辅之以手工统计方法,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截至2011年9月14日,《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共有40篇;期刊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这3项重要的期刊指标逐年上升,期刊整体质量明显提高。

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大理学院学报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利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学术文献总库,发表时间具体日期输入“2002-01-01”到“2011-09-14”,出版文献来源输入“大理学院学报”,检索文献,提取被引频次10次以上论文的全部信息,用于分析,统计日期为2011-09-14〔1〕。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网站(http://www.istic.ac.cn/),点击“中国期刊计量指标2011版”,输入刊名“大理学院学报”,提取期刊信息,用于分析。

(二)方法

根据数据库信息,分别提取题名、作者、作者单位、论文研究领域、期刊指标等信息进行分析〔2〕。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被引论文分析

1.《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量及年份分布

见表1。

表1《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量及年份分布

表1显示:《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量基本稳定。载文量是期刊被引数据的来源,一般来说,载文量越高,被引频次也越高。而被引频次是期刊在学术交流中实际被利用的最直接指标,显示了期刊受重视的程度,较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地位〔3〕。所以载文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有利于提高期刊质量,尤其是当论文质量提高、热点论文数量增多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能稳定提高。

2.《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被引10次以上论文排名

见表2。

表2 《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被引10次以上论文排名

续表

表2显示:《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共有40篇,一共被引用592次,平均被引频次为14.8次/篇,单篇最高被引频次达58次。

相对于一般的成果报道类论文来说,综述类、方法类、技术类论文和有争议的论题更可能获得较多的引用,尤其是综述类更易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从表2可知:在被引10次以上的40篇论文中,综述类7篇被引用107次,平均被引频次15.3次/篇,略高于表2中所列40篇的平均被引频次。在综述类论文中被引频次较多的多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人员所撰写的研究热点的评述。因此,加强与高水平研究人员和知名专家约稿对提高刊物的影响力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具有原始性创新的方法类论文被引频次常常十分惊人,O.H.Lowry 1951年关于蛋白质测定的论文是一个经典的实例。它在1961年至1975年期间被引5万次,它的被引频次比排在高被引论文第二位的论文多了5倍,在1994年被引用8千多次,从而使该论文的总被引频次超过25万次。表2中《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制备及指标测定评价》、《三种免疫血清制备方法的比较》等论文就属于该类论文。虽然我校作者目前还不能和O.H.Lowry相提并论,他们所发表的论文和O.H.Lowry相比,在学术水平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我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大理学院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也会不断提高,学报吸引优秀稿件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同时,学报质量的提高也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在做好作者、读者服务,提高编校质量的同时,要想办法、花力气组织优秀稿件,尤其是我校科研人员的优秀稿件,使其在第一时间内在我校学报上发表,为提升学报和学校的综合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受同行广泛关注的、具有浓厚科学兴趣的主题、广泛争议的论题以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设想或实验,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虽然我刊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组织策划能力来吸引原创性的影响力极高的国际论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依靠知名专家、学者,在高校学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表2中张建雄教授撰写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就是一篇选题新颖,思考有深度、措施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论文,所以,它在众多论文中脱颖而出,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被引频次高居榜首。

从表2可知:药学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频次较高,有7篇论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大理学院学报》自2006年改为月刊以来,自然科学以彰显生物医药为主要特色,学报所开设的“药学”栏目,以数百项的科研项目作支撑,每期都有基金论文,保证了该栏目的学术创新性。作为大理学院前身之一的大理医学院,从1980年建校伊始,就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紧紧抓住学科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人才培养活动,在取得一批学术成果的同时,培养了大批人才。学报编辑部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组稿重点,使刊物在及时有效地传播科学信息的同时,实现稿源的可持续发展。该栏目自创设以来,先后对昆虫药和植物药研究开展较系统的报道,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李树楠教授主持研究的国家计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蟑螂系列中药开发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独树一帜,受到卫生部的表彰,早在1985年就在《大理医学院学报》第2期上发表题为《美洲大蠊中促进肉芽生长成分的药理学研究》。他发明的“康复新”由于治疗战伤和皮肤溃烂疗效显著,因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心脉隆”和“肝龙”两项成果获得3个国家二类新药证书,是建国以来云南省获得新药证书最多的单位之一。事实证明:以优势学科的科研项目作支撑,及时跟踪报道科研成果,是高校学报凝炼特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走特色化办刊的必由之路〔4〕。

以上我们以被引频次作为切入点,评价一篇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应用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引文统计是对科学活动的测度。某一篇科研论文的被引频次高并不一定表明它是一流的,或者表明它对于科学或社会进步的相对重要性。Lowry关于蛋白质测定论文的被引频次远远高于爱因斯坦统一场论的论文,但是这一事实肯定不能表明Lowry的贡献大于爱因斯坦,只不过表明关心蛋白质测定的科学家要多于研究统一场论的科学家〔5〕。

除被引频次外,Web下载频次是评价论文的又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对学术论文的评价,甚至整个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中,仅仅考虑被引频次及相关指标,而忽视了下载量。其实,论文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一样,应作为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6〕。一篇论文发表后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但是,有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不是很高,但对指导人们的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从而可获得较高下载频次,这类论文多属技术、方法类论文。就技术、方法类论文而言,发表后可能被广泛引用,也可能仅用于指导实践工作。因此,毫无疑问,高下载频次和高被引频次在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评价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上网人数多,从而使Web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相比,能更早、更快、更广泛地反映出论文的学术价值。无论是高被引论文,还是高下载频次论文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7〕。

(二)期刊质量分析

《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学术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见表3。

表3《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学术质量主要评价指标

从表3可知:《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和基金论文比这3项重要的期刊学术评价指标逐年提高,其他几项学术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影响因子是一项重要的期刊评价指标,它决定了各期刊在期刊年度引证报告中的排序和级次。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是指该年引用该刊前两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两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它的决定因素是被引频次和载文量。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它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及时反映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具体算法为:即年指标=该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该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他引率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

《大理学院学报》2002年—2011年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影响因子也在逐年上升,学报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其中:2007年5月“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在首届全国民族地区高校学报评选中被评为“名栏”;2008年11月大理学院学报编辑部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年10月《大理学院学报》荣获第三届云南期刊改革创新奖;2009年11月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10月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南诏·大理历史文化”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大理学院学报》入选美国《化学文摘》。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期刊计量指标数据库2011版〔16〕,《大理学院学报》的期刊指标(由于篇幅有限,暂选3项)和云南省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8种大学学报相比,排名第6(见表4),和12种社科学报相比,名列前茅(见表5)。

表4 2011年云南省部分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

表5 2011年云南省部分社科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

影响因子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费城研究人员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业余时间研究科技文献时,思考怎样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他总结出所谓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一种用期刊排序的方法帮助人们挑选最重要的刊物。为了确定对科学家最重要的刊物,加菲尔德提出了统计每种刊物每篇文章引用次数的方法。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以至于开始控制科技产业,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加菲尔德的工具在招聘、提升教授和研究项目拨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确实,通过影响因子,即使是科技外行也可以从简单的数字统计中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科技期刊的影响程度〔17〕。然而,影响因子只不过是游戏规则之下的一个数字而已。其实,期刊评价的指标还很多,诸如某项指标离均差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文献选出率、平均引文数等等。下面的典型例子足以说明影响因子不是期刊评价的唯一指标,更不是论文评价的指标。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1856年—1863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这一科学成果,并于1866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4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35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1900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就会永远被人遗忘〔17〕。

期刊质量评价首先要树立“内容为王”的评价思想,对于内容的评价,其实,期刊同行之间是最了解的,期刊所属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最了解期刊水平,他们心目中的好期刊才是真正的好期刊。在同行专家细心审读,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期刊评价的各项指标,进行分类评价,这样才能引导期刊在健康的轨道上行驶,才有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合理、公正的学术评价,这是办刊人的神圣职责。在学术评价中提倡对科学研究内在价值的判断,不能一味地用数量作为考核指标,应该强调论文的质量,建立“代表作决定水平”的学术评定机制,避免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倾向,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等短期行为〔18〕。

三、对《大理学院学报》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明确定位,实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互动

高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园地,是展示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摇篮,是塑造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19-20〕。因此,要注重内涵发展,扶持培养新人,发表青年教师及学生的文章。《大理学院学报》自2002年以来,发表了200多篇学生论文。重点栏目培养了一部分在校学生对生物医药研究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写出有创新观点的论文,并向学报投稿,被本刊采用发表,引起更多同学的兴趣和关注,有的由此确定了从事生物医药、民族民间医药研究方向,使边疆少数民族的医疗卫生事业后继有人。“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栏目也激发了不少同学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前辈,申请大学生科研基金,并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田野调查,写出有新意的论文及调查报告。这既是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又是重视作者队伍建设的举措,也是对边疆少数民族地方培养人才作出的贡献。

学报为教学科研人员展示自己的成果提供平台,既刊载教师的科研成果,也为学生发表论文提供园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互动是非常直接和密切的。这些成果的刊出,一方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风气和科学学风,另一方面也塑造了一种科学进取的大学精神。由于学报服务的面覆盖到附属医院和其他教学和实习基地医院,受益者反过来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更加尽心尽力,这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互为相长的互动关系,不但可以依靠校外的力量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而且,也能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好事,从中也体现了学报的社会效益。

(二)立足大理,探索期刊发展的特色之路

作为反映本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大理学院学报》,立足大理,紧紧围绕“一山(苍山)、一海(洱海)、一民族(白族)、一历史(南诏·大理历史)”,以凸显生物医药和民族文化两大学科群为特色,辐射南亚、东南亚,重点建设生物医药、南诏·大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国际交流与海外教育等栏目,通过特色栏目建设,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声誉,从而提升大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为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示范作用。

封面设计应彰显独特的个性,适应学校的发展,体现地方新兴高校和大理文献名邦的内涵,展示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及民族风格。封二、封三以全彩图文介绍宣传重点学科、硕士点、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突出科研、教学优势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使之成为展示大理学院的窗口、名片。

(三)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大约稿、组稿力度

作为一所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方的高校,一般论文无多大影响力,读者少,加之科研实力不够强,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较弱,很难站在较高的平台上和重点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导致学报的知名度不高,吸引高质量稿件的作用弱。因此,为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组织约请校内外专家、名人为学报撰稿是必要的。在投稿的作者中有不少为外地专家学者,其中不乏名人之作。学报经常有意识地约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撰稿,得到他们的响应和支持,先后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对提高学报的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与本校科研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刊登有创新性的基金论文,尽可能地留住优秀稿件。与高被引论文作者保持紧密联系,向其征稿,优稿优酬。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期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鼓励编辑撰写编辑学研究论文,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在熟悉、精通编辑业务的基础上,加强学术探索,达到编辑“学者化”,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在学者的角度去审视论文,发现文章的创新之处。坚守职业道德,严厉制止学术不端行为。严禁在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在作者论文的参考文献清单上添加引用本刊文献的行为,以及几个期刊结成互引同盟的行为。充分利用期刊网络优势和数字出版技术优势,充当好读者、审者和编者的角色,教育、制止作者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社会公信力〔19-20〕。

(五)加强内部管理,激活发展张力

认真对待每一位作者,无论是校内作者,还是校外作者,凡有来稿,无论是否采用,均与作者建立联系,对作者和稿件负责。从策划选题到编辑校对,体现个性化的激励机制,引入50%被引期刊数指标,对高被引论文的责任编辑进行表彰奖励,以此作为提高刊物影响力的措施之一〔19〕。积极参加学会、研究会组织的各类评比,通过参加评比活动,虚心接受审读专家提出的意见,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研究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办刊质量。牢牢抓住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开展期刊编辑学术和文化交流,提高交流层次和水平。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学术资源和文化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促进期刊打入国际市场。

〔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DB/OL〕.〔2010-11-10〕.http://epub.cnki.net/.

〔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计量指标2010版〔DB/OL〕.〔2010-11-10〕.http://168.160.16.186/hicited 10/NewView.aspx?qk=%e7%94%9f%e7%89%a9%e5% ad%a6%e9%80%9a%e6%8a%a5.

〔3〕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45-348.

〔4〕李明,张焕,蒋康,等.边疆少数民族地方高校学报特色之路:《大理学院学报》办刊实践〔J〕.大理学院学报,2008,7(11):89-92.

〔5〕〔美〕尤金·加费尔德著,侯汉清译,刘煜审校.引文索引的理论与应用(节载之一)〔EB/OL〕.〔2010-11-16〕.http://www.cnindex.fudan.edu.cn/zgsy/2003n4/yinwensuoyin.htm.

〔6〕刘雪立,方红玲,苗媛,等.我国5种眼科学核心期刊2004-2008年高下载量论文统计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59-462.

〔7〕丁左奇,郑晓南,吴晓明.科技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67-470.

〔8〕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万锦堃,刘学东.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0〕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5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2〕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3〕万锦堃,薛芳渝.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计量指标2009版〔DB/OL〕.〔2011-09-29〕.http://168.160.16.186/hicited 09/PeriodicalCover.aspx?code=dlxyxb.

〔1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计量指标2010版〔DB/OL〕.〔2011-09-29〕.http://168.160.16.186/hicited 10/NewPeriodicalCover.aspx?code=dlxyxb.

〔16〕曾建勋.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17〕杨学祥.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EB/OL〕.〔2010-11-19〕.http://www.sciencenet.cn/ 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534.

〔18〕李明,党红梅,董杰.学术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J〕.大理学院学报,2009,8(11):69-71.

〔19〕李明,邓云辉.《大理学院学报》南诏·大理历史文化栏目载文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1,10(1):1-5.

〔20〕李明,赵志.学术期刊公信力与编辑的神圣职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6):123-125.

(责任编辑 李 明)

Analyses on Highly Cited Papers in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and Periodical Quality from 2002 to 2011

LI Ming
(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3,China)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ly cited papers in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and periodical quality from 2002 to 2011,the paper capitalizes on CNKI,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ibrary Web site to extract some relevant data for analysis,by means of manual statistics.The result shows that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14th 2011,there are 40 papers in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which have been cited more than 10 times per article.Impact factor, immediacy index and foundation paper ratio of 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rise year by year.Periodical quality improves markedly.

periodical research;highly cited papers;impact factor;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G237.5

A

1672-2345(2011)10-0015-07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09-2012年度第二批编辑学研究一般资助课题(Yb201107);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课题(GBJXC0958)

2011-09-24

李明,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及期刊编辑出版研究.

猜你喜欢
大理学报学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致敬学报40年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想念大理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