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防风明洞结构形式设计研究

2011-05-08 12:06盛智平
铁道建筑 2011年4期
关键词:风区明洞防风

盛智平

(铁道部 工程管理中心,北京 100844)

1 兰新铁路风害概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东起兰州市,经青海省会西宁后折向北穿越祁连山山脉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西行,沿古丝绸之路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线路正线全长1 777 km。

沿线主要风口包括安西风口、烟墩风口、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口,线路主要风口分布见图1。全线经过大风区的长度合计约330 km,其中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的风力最为强劲,最大风速可达60 m/s,是全世界内陆铁路风速最高的地区。

既有兰新铁路、南疆铁路经常遭受大风危害,有大风吹翻棚车的记录多次,甚至有客车被吹翻的情况,既有铁路,路堤、路堑边坡以及桥梁、线路标志等被风蚀,背风地段路堑遭沙埋,沿途路基多设有挡风墙进行防护。大风问题是该段线路面临的重要问题,给铁路的运输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保证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列车安全、快速、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限速和停轮,在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的核心区设置了防风明洞。

图1 线路主要风口分布

两大风区位于哈密、吐鲁番盆地北缘天山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700~1 050 m,为典型的戈壁荒漠地貌,区内荒芜人烟。

隧址内仅有季节性冲沟,无长流地表水。地下水水位埋深>50 m。该段主要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至全新统砾砂、细圆砾土和第三系中新统泥岩、砂岩。

新建兰新第二双线沿线大风具有风速高、风期长、季节性强、变化速度快的特点,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最大风速达60 m/s。大风区一年中大于8级风的大风天数基本上都超过百天,百里风区超过200 d。每年冬春交替季节大风最为集中,占全年大风天数的30%以上,风速也最大。秋冬交替季节大风天气也较多,但最大风速小于冬春交替季节。风区大风主要受寒潮天气影响,因素单一,主风向主要在NW0°~NW40°范围内。风区大风天气起风速度在15~40 min内风速可由0~5 m/s迅速增加到19~20 m/s以上。

根据沿线各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最大风速记录,如图2。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是全线风力最为强劲的地区。

2 防风明洞的设置研究

2.1 防风明洞设置必要性

根据《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300~350 km/h部分)的规定,结合兰新第二双线沿线既有铁路沿线大风观测站2004年—2010年统计资料及气象局近30年统计资料的大风风速、频率,对列车可能因大风出现的限速及停轮天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三十里风区、百里风区如果不设防风措施,动车组正常运行的天数不足180 d,大部分时间需要限速,甚至可能出现停运天数超过30 d,若采用挡风墙,限速运行天数超过100 d,停运天数超过20 d,运营很难正常进行。因此,要保证列车安全、快速、正常运营,最大限度地减少限速,设置防风明洞是非常必要的。

图2 铁路沿线测风站极大风速年最大风速

2.2 防风明洞设置情况

综合考虑沿线大风的风力、频率、风向及沙害影响,进行沿线大风分区,根据不同的风区采用重型、中型和轻型的防风措施。考虑到百里风区和三十里风区区段不仅风力强劲,而且出现大风的频率也高。因此,在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的核心区的浅路堑、路堤段落设置防风明洞。初步设计中设置防风明洞工程的里程长61.817 km。

3 防风明洞结构形式研究

在防风明洞的前期研究过程中,从结构形状、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明洞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

3.1 结构形状

从结构形状方面,主要研究了矩形结构和拱形结构,如图3。

两种结构形式施工难度相当,但矩形结构直边墙较高,受风面积大,墙底弯矩大,结构受力条件差;而拱形结构直边墙低、拱部较为圆顺,对风沙流具有疏导作用,作用在结构上的风荷载相对较小,对结构受力有利,而且与一般隧道结构内轮廓一致,施工方便。

通过比较,拱形结构受力条件好、材料省,优先选用拱形结构。

3.2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分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混合(钢、混凝土、RPC混凝土)结构等。

从施工方便角度说,钢结构、RPC混凝土结构可以工厂化加工预制,现场安装,具有施工简单方便、速度快等优点,但该类结构位于这种自然条件恶劣、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风沙磨蚀严重的地区,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定期养护,并需要对结构的连接部位及构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这对于地处环境恶劣的无人区长达数十公里的大型结构来说,运营维护的难度和成本是相当大的。通过比较,明洞结构采用耐久性好、养护维修工作量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3.3 施工工艺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别研究了现浇结构明洞和分块预制拼装明洞(图4)结构。

防风明洞位于戈壁荒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建筑材料与施工用水相当缺乏,全部现浇施工的成本和难度较大,而且还存在外部模板难以固定、施工速度慢、自然环境恶劣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因此,明洞结构应以预制结构为主,预制结构的连接缝为薄弱环节,而且施工工序复杂,所以预制结构的连接缝应尽量减少。通过比较分析,明洞优先选用分片式预制结构,在个别预制拼装困难、方便现浇的小段落可采用现浇结构。

4 明洞结构形式设计

图3 防风明洞结构形状(单位:cm)

图4 管片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单位:cm)

图5 防风明洞横断面(单位:cm)

防风明洞采用分片式预制结构,下部为不封闭结构,明洞边墙基础采用桩基础。考虑到明洞内的通风采光问题以及缓解运营期间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结构在背风侧开设通风采光孔。拱部分的3块预制件尺寸基本相同,一块预制件的质量约12.4 t,边墙两侧各1块,不开孔块重约9.6 t,纵向长度为2 m,防风明洞横断面见图5。作用在防风明洞结构上的荷载主要包括:结构自重、风荷载、列车通过时的空气动力学荷载等。风荷载的取值主要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和CFD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确定,经过最不利工况组合下明洞结构内力分布检算,结果表明明洞结构的强度、变形等均满足要求。

5 结束语

通过分析比较研究,防风明洞选用接缝较少,施工较为方便的分片式预制结构,对于接缝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需要对其连接方式、施工工艺结合试验段进一步研究。目前,在百里风区设置了两段防风明洞试验段,共276 m,预制块预制已完成,拼装施工正在进行中。后续设计将结合试验段的测试与研究成果,对防风明洞的结构形式、接缝连接、施工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

[1]高广军,田红旗,姚松,等.兰新线强横风对车辆倾覆稳定性的影响[J].铁道学报,2004,26(4):36-40.

[2]程淞.电气化铁路强侧风条件下列车防风研究[J].铁道建筑,2009(6):90-92.

猜你喜欢
风区明洞防风
吐鲁番地区典型风能特性分析
装配式明洞隧道拱墙拼装台车设计与施工
基于PnPoly算法的杆塔所属风区研判及风速配置校核研究
大楼的防风攻略
高填方双层衬砌式明洞土压力和结构内力特性研究
大峪隧道洞口段滑坡处治分析
紧邻铁路既有线隧道明洞开挖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ZTGC-TD-2011D便携式色谱仪防风处理
云防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浅谈堆料场防风抑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