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诗词歌赋

2011-05-14 09:47
飞魔幻B 2011年4期
关键词:半江黄浦江题词

近日和友人们合计做本子,其中一本以明月为主题的需要封面题词,友人A出句:半江瑟瑟半江月,静影沉璧。我个人以为不错,十秒钟后就被专修唐宋诗词的友人B鄙视了。

她告诉我此句中“瑟瑟”是指碧绿色,原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即是说日落之时江水半红半绿)。

因为我没有找到在白诗之前的这个“碧绿色”出处,所以我很疑惑地表示为什么这个“瑟瑟”不能是“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白乐天我恨你……)的“瑟瑟”,“轻微抖动”引申为形容江水波光粼粼的样子?

我们俩争论了很久之后,她表示不明白为什么我就不能理解那种半红半绿的生动美景,于是我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拍桌子大吼:“我这边只有黄浦江、黄浦江!”

见过黄浦江的各位应该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情景,尚未见到黄浦江的各位可以想象一下泥沙和水后那个水的颜色……

于是身在四川山高水长、峰峦遍翠、碧波荡漾之地的友人B立刻发了一张嘉陵江的图片来,引发了我各种羡慕忌妒恨。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我不是没文化,我只是没见识。(好吧,这其实也没啥好庆幸的。)

后来题词的事情圆满完结,想到这个小插曲我却觉得有点伤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古诗词里面曾经出现过的美好画面,正一点一点地消失。

王谢堂前燕也好,多情春庭月也好,如今在城市里几乎是再也看不到了,甚至不用说以后如何,当年我最初也是从课本的图片上了解到燕子到底长啥样。

还有浔阳江头的枫叶与荻花:青杏小时,墙内高高荡起的秋千。这些各种有爱,各种美的萌物,如今还有几个人是亲眼见过的?想必很少,杯具(悲剧)。

在不断萎缩消失的也不单是身边的美景,日前群里聊天说到关于校对的问题,貌似《现代汉语词典》一改再改,将许多古文中出现过的语气,以及常用的词都列为不规范用词,当时群众均表示大汗无语。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专讲《楚辞》中提及的植物,其中有些我见过,有些没见过,而那些见过的我不知道它们曾经有那么好听的名字。

虽然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并且这个趋势谁也不能改变,但是美好事物的消亡总是让人觉得很伤心,而且我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给出这样一个标题并不是想喊什么口号,只不过表达一下个人的态度——我一向不觉得我有什么了不起,也不认为某一个人做的事可以阻止潮流趋势的改变,我只希望能够力所能及地留住美好的东西,如果不能留到我身后,至少让我守着它们,一直到死。

我心甘情愿。

猜你喜欢
半江黄浦江题词
黄浦江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及监管
熊猫大婶的窗帘店
说泾渭
黄霑感叹黄浦江的浪
黄霑感叹黄浦江的浪
首页题词
题词(一)
题词(二)
题词(三)
诗词中的自然知识:“半江红”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