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学生可爱么

2011-05-14 13:37王栋生
杂文选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传达室全班教育者

王栋生

有同行问:“你教书多年,有没有不太喜欢的学生?”我说:“当然有。”问话者说:“你不是说过‘爱每一个孩子的么?”我说:“这并不矛盾。作为教育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施以教育,是常识常理,这就是大爱。至于师生之间为什么会有亲疏,有些是出于基本的道德情感,这是无法回避,也不必讳言的。”

我多年在高中教学。学生进校时已十五六岁,到了高二高三已经是十七八岁,很多已经有“选举权”了。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教养以及价值观,已大致成型。如果一个人进入青年时代,仍然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仍然缺乏公共意识,比如肆意妨碍或损害他人,作为教师,难道不能明确地向他表明自己的爱憎么?

有过这样的学生,家离学校并不远,可是每天迟到,每天全班早读开始甚至第一节上课后,他才推门进来。教师无数次地对他教育,告诉他:“你妨碍了同学们听课。”他似乎并不在意大家的不满,无动于衷,直到毕业。家长认为教师“小题大做”,认为校纪苛刻;可是有同学说,有好处的事,他一次也没迟到。

有个女生给每个老师都取了绰号,她特别爱用刻薄的语言评论女教师的相貌和装束,甚至用侮辱性的词语。十八岁了,竟然还不知庄重和自爱。有个班主任说,有个女生,高考前最后一次物理检测,全班只有一份参考答案,贴在墙上给大家看,她却把这份惟一的答案带回去三天,给其他同学造成恐慌;值得一提的是,她物理学得很好,并不需要这份答案。

做教师的,实在应当忘记这些事,可是一想到也许再过十多年,这些学生可能要做父亲母亲,他们将怎样教孩子学习文明礼貌?他们有教育子女的资格么?我不能没有情绪,我实在无法“喜欢”这样的学生。做教师的,又有谁会喜欢自私自利的学生?

时下应试教育强调竞争,校园也就有了“丛林法则”。有学生考试作弊,暴露后拒绝检讨。教师要他作出解释,他说“一切仅仅是为了打败对手”——在他的眼里,只有“对手”,没有“同窗”。如果一名学生到了十八岁仍然不懂得“合作”,不需要友情,只爱自己,其他一切都无所谓,那他的生活中能有真正的爱和美好吗?他将会怎样对待那些可能的“对手”呢?真让人不寒而栗。看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冷漠和自私,绝大多数人都会担忧;但是,对自己的孩子或学生的自私行为,何以会容忍放纵呢?

有个新生对班主任说:“你帮我到传达室去取个东西好么?我要上课,你这节没课。”班主任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在放学后自己去取,他回答:“我还要搞活动呢。”问他是什么重要东西,回答说是家长放在传达室的一包食物。班主任拒绝了。这个学生从此对班主任“没有好印象”,在学校组织的“评教”中,他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使权利”。我对这件事的态度也简单:不要纵容学生的这种行为,也不能原谅。一般而言,到了高中阶段,有些基本习惯已经形成,一生难改,除非遭遇重大挫折或困苦后有所醒悟。

对人的一生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就是习惯的养成。因为的确有“在现阶段教不好的学生”,更因为有些青少年的言行突破了公共道德的底线,所以我不认为这种学生“可爱”。如果教育者一味地强调“成功”而不讲道德标准,没有是非判断,容忍青年缺乏教养,容忍青年侮辱教育,那真的不如没有教育。因为错误的教育比没有教育更坏。

【原载2011年6月25日《新民

晚报·随想随说》】

猜你喜欢
传达室全班教育者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原因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停水
心中的感激
愚人愚己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