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神话”的恶因与恶果

2011-05-14 13:37
杂文选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北大清华内幕神话

前两天,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冯玮在新浪微博曝光高考招生“内幕”,我一直在冷眼旁观。按我的理解,这些内幕并不足以称其为内幕,而是圈内众所周知,圈外亦不乏人知的事实,冯教授也许考虑到了这一点,故在“内幕”之上加了引号。我看称之为“潜规则”更为合适。

所谓“内幕”,即在每年高招之际,地方政府、中学出于政绩、校绩等考量,强令高分考生填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此竟不惜采取没收手机、软禁、恐吓等卑劣手法。冯玮教授微博披露,2010年,湖北一考生本想报复旦,可在前来签约的路上,接到副县长五个电话(报志愿能惊动副县长,听来恍如奇闻),考生感到“得罪不起”,最后“选”了清华。

对中学而言,他们的考量更加实际。高中招生,存在一定竞争,高考成绩,则是最具号召力的广告,假如每年只考上两个本地的师范,谁还来你这儿读书呢?另外,对高三老师而言,考上一个本科,奖励多少;考上一个重点,奖励多少;考上一个名牌,奖励多少,都有明确表示。当志愿填报与奖金相挂钩,自然可以解释中学及老师煞费苦心的动员工作。然而理性的老师从不赞成学生冒险报考名牌,不必说对学生及家长负责,他至少得对自己的奖金负责:一旦考不上,则降低一档,少拿多少奖金呢。

这么说,只为诠释“北清神话”及其土壤的形成,并非为此辩护。我无比赞同冯玮的结论:行政干预教育,是教育的悲哀;各方“绑架”考生,是考生的无奈;教师昧良心“动员”,是教师的耻辱。自由是教育的真谛,自由教育是最伟大的教育方式。当一种教育,不是以培育、维护自由,而是以压榨、剥夺自由为目的,那么它应成为所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对立者。

唯有一点,冯玮断言,“北清神话的存在,无公平竞争可言”,我不太清楚这里的“公平竞争”之所指。这应不是大学的问题,如果冯玮伫立于复旦大学的立场之上如此批判,则首先是一种自我批判,因为此处之“北清神话”,从广义上讲,正包括复旦等。

地方政府、中学的种种干预,的确妨害了诸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然而,这不仅是恶因,更是恶果。行政干预导致公平沦丧,却另有一种致命的不平等,滋生了这种行政干预,怪胎孕育怪胎,成就畸形社会:为什么在一些县城,考上三五北大清华,就是辉煌政绩,进而促成了所谓神话?而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考上百十北大清华,却道是寻常?

这是另一种“北清神话”,或说“北清丑闻”——它更具中国特色。它的破灭,将加速第一种“北清神话”的破灭。

【原载2011年6月28日《东方早报·社论·来信》】

猜你喜欢
北大清华内幕神话
北大清华开放课程学分互认
放弃北大清华是在回归教育
“神话”再现
USNews2015全球大学排名:北大清华跻身前百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7)
标榜状元多 荣幸之外可有羞愧?
台日舰船对峙内幕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