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招生像在谈恋爱

2011-05-14 03:41黄全愈
意林 2011年4期
关键词:纽约大学申请者美国大学

黄全愈

美国的大学招生过程很像生活中的谈恋爱,特别是大学和申请者之间互相追逐的“恋爱三部曲”非常有意思。

第一阶段:大学追着

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开始参加“高考的预考”,即PSAT考试。成绩一出来,各大学就纷纷向举办PSAT考试的机构购买资料,随后向这些考生发出热情洋溢的“求爱”信件,并且不断地寄各种咨询卡和设计精美的画册。成绩好一些的考生,从1月底2月初开始,每天家里的邮箱都爆满。

儿子矿矿在2000年10月第一次参加PSAT考试,在2001年2月就接到纽约大学“投石问路”的信件。

收到邀请书一个月后,我们又接到一张明信片式样的邀请卡,写着“了解纽约大学最好的方法就是来学校看看”。由于接到邀请信太多,纽约大学没有在矿矿的考虑名单中。谁知,纽约大学的热情不减,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又接二连三地寄来了四五张邀请卡,有的是“Open House”(自由参观),有的是“Admissions Recep?鄄tion”(招生接待会)。

有些人看到美国大学如此求贤若渴,以为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其实不然,学校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候选对象而已,因为候选人的基数越大,越有可能选到优秀的学生。学校最后录不录取你,还要看你在第二个阶段如何“推销”自己。

第二阶段:

学生反追,大学“拿架子”

当抛出“绣球”的大学又收到抛回来的“绣球”———申请者的材料以后,大学会突然变得很“牛气”起来,学生反而只好等待“宣判”了。

由于申请材料(包括高中的表格和成绩单、老师的推荐信、自己的补充材料等等)是分开寄的,如果因不放心而致电招生办追问材料是否已收齐,对方可能会不冷不热地告诉你:“光拆邮件就得两个星期。等着吧,如果发现缺什么材料,我们会通知你的……”

在這个阶段,大学会一反常态,变得很沉默、很冷静:能不说的不说,能少说的少说,任由流言蜚语满天飞,任由猜测臆想四处走。申请者则整天诚惶诚恐地等电话、盼邮件,而且,轮到申请者反过来拼命给大学灌迷魂汤:

“你们大学是我的首选,如果我被录取,我一定不去其他学校……”

“我们想让孩子上某某大学,但她就是认准了你们学校,有什么办法呢?”

“我在20年前就想上你们学校,可惜没去成,现在想把孩子送去……”

不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越是到这个阶段的尾声,大学越开始沉不住气:可能会通过当地的校友会对“意中对象”进行一些试探,也可能会对某些申请者的邮件或电话询问变得热情起来……当大学放下架子的时候,攻守已开始易位。

第三阶段:

角色互换的“世态炎凉”

等到大学把热情洋溢的录取通知书寄出以后,大学就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邀请你回访学校,给予你申请更高一级奖学金的资格,邀请你上网与学校的教授和学生聊天……

这个时候,学校总是用商量的口吻与申请者进行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醒申请者:决定是否接受学校录取的期限很快要到了,你需要把回执卡寄回学校;期限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仍未收到你的回执卡,我们设想不是邮件寄丢就是你已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我们仍然对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最后决定的期限延迟……

这会儿,学生又会不自觉地飘飘然起来。而一旦你把回执卡和定金寄出去,由于你已经是“他的人”了,学校又会神气十足地通告学生必须在某月某日前完成某三件事……几个月内,一会儿“当爷爷”,一会儿“做孙子”,角色互换数次,可谓尝遍“世态炎凉”。

有人说,婚前女人专挑男人的缺点,结婚后男人专看女人的毛病。想想美国的高校招生,颇有些相似。那为什么在互相“追求”的三个阶段,双方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呢?其实,凡是“推销”自己的阶段,都是“夹起尾巴”的时候。第一阶段是大学“推销”自己,第二阶段是申请者“推销”自己,第三阶段又是学校要“推销”自己。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铁律:顾客永远是上帝。市场的双向选择,迫使很多高校放下架子,不断地改进自己。

(风痕摘自《“高考”在美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纽约大学申请者美国大学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德国2017—2018年难民庇护申请者的人口结构分析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mot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sciatic nerve through Schwan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secretion
美国大学课堂教学观察及启示
德国接纳难民人数逾欧盟总接纳量的一半
上海纽约大学做全球式教育
爱立信加快5G研发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