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共促创新

2011-05-14 16:51王代
卷宗 2011年9期
关键词:促进战略创新

王代

摘 要:推进自主创新是我国新世纪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其能否顺利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

关键词:创新;战略;促进;发展;能力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高盛、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二三十年内超越美国,但前提是中国继续保持每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具备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就需要我们继续大力推进创新战略,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我国由追赶式发展战略向超越式发展战略转变提供强劲的支撑和不竭的动力。

随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创新能力在各方面全力支持下获得极大提升,达到甚至领先世界水平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显著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与推进自主创新相伴随和由此而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是创新人才匮乏问题。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是创新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没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便无从谈起,纵然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但真正符合创新人才标准,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国内诸多高校和科研所中具备相应创新竞争力的专家学者也是屈指可数,虽然每年科技学术论文发表量呈几何级增长,但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除本土创新人才不足外,另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才流失严重和人才引进不足,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至今未能染指代表自然科学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却有数位华裔科学家多次登顶,还有我国每年外派留学生学成回国率也非常低,意味着大量顶级人才留在海外为他国效力,反过来又与我们竞争,另一方面,海外高级科学家到我国工作定居的更是稀少,虽然我国各级政府为吸引海外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效果却依然不甚理想,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我国今天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的窘境。

二、是创新经费分配不合理问题。

主要有三个方面:1、某些科技工作者创新经费严重不足,这明显限制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发挥,即使有非常新颖可行的创意,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却经常苦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流产,这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损失和遗憾。2、另外部分科研工作者却经费过于充足而导致科研经费浪费严重,一些名气大的科研工作者不仅容易获得科研项目而且资助经费动辄成百上千万,与其相反,一些极具潜力前途光明、精力充沛的年轻工作者获得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却非常有限,直接后果便是科研资源和经费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甚至影响了创新战略的实施推进。3、行政权力介入科研经费分配过多过深,导致某些科技工作者不得不从有限的时间精力中抽调大量花在陪掌握项目经费审批大权的官员领导吃饭拉关系上,直接导致知识分子学术道德水平的降低和科研经费项目分配严重不合理,甚至滋生学术腐败和助长贪污受贿之风。

三、是涉及创新的法律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盗版侵权现象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严重挫伤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和成就感,导致许多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付出巨大心血创造的科技成果轻易被别人不需要任何代价窃取盗用而无法获得任何补偿报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学术腐败现象。创新工作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活动,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任何人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考验,如果连最基本的成果保护和社会认可都难以获得,创新谈何说起,动力又从何而来。西方社会在创新环境方面明显优于中国的便是有健全完善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它解决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可以使他们能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投入创新工作,留名千古的科技大师和辉煌灿烂的创新成果自然层出不穷。

四、是集成创新多,原始创新少,自然科学创新多,社会科学创新少。

首先是纵然集成创新能集中吸收最先进技术成果,且耗费相对较少的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资源,能更好追随时代科技潮流,把握当今科技发展方向态势,但却难以掌握各单项成果核心技术,难以从根本上系统性提升技术实力,且易在国际上受到技术剽窃的指责,其创新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也容易遭受诸多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贸易壁垒,而原始创新则可以从基础上系统提升各方面技术实力,掌握核心科技,弥补科技断层,其产品也容易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其次是与大量自然科学创新成果相比,社会科学创新显然动力不足,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并没有与科技创新同步前进,更难以积极指导和引领科技创新,相应的也就难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管理等外部环境,只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者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共同显著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生产转化不足,产学研体系无缝建设任重道远,造成大量创新成果不能及时转化成技术产品,投放市场为广大消费者认可和产生社会经济效益,也就不能体现其技术竞争优势随,时间流逝而遭到替代淘汰。这也意味着之前所有投入都没有获得相应回报。创新根本上是服务于生产力发展,服务社会大众,没有市场价值导向产品导向的创新决定了其成果也必然没有社会经济价值,进一步说如果创新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利用,创新也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创新已经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战略,其从根本上牵动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提升,我们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恒久的动力去努力创造条件,创造环境来推动创新战略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创新的巨大功效和价值价值,最大限度服务于国计民生:

(一)做好创新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明白理解创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激发人们群众特别是创新工作者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这里主要包括三个侧重点:1、宣传内容形式要新颖活泼,并且意义深刻,摆脱传统说教式灌输式固定式的宣传模式,提高宣传工作显性吸引力、动员力和隐性的渗透力影响力;2、宣传工作要有区别性、层次性,针对不同群众采取不同宣传模式、宣传语言和宣传路径,以宣传层次性体现群众差别性,达到因材施教效果;3宣传的针对性目的性,创新工作并不仅是要群众模糊地了解支持创新战略,而是要他们清晰深刻的理解创新目标和价值要求,意识到创新和每个人都有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联系,继而唤起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潜力。

(二)做好创新环境建设工作,主要有两个层次1、首先是“硬”环境建设,包括为创新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科研场所和先进的科研设施等。稳定且具备竞争力的工作环境是吸引人才和取得创新成果的硬件保证。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努力为创新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全方位为保证创新灵感的激发获得和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创造条件。2、是“软”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1)大力推进创新立法工作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诸多知识产权保护法等方面,从国家意志方面保障创新工作者的合法权利,为创新工作者提供良好法治环境。(2)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创新经费分配保障体制和人员晋升嘉奖体制,净化创新工作环境,保证创新资源分配供应,最大限度减少应先阻碍创新工作的负面因素。(3)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体系,为优秀创新成果投入生产,进行产业化批量生产进而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拓宽渠道创造条件。市场是检验创新成果的主体,而将创新成果批量化产品生产转化也是继续支持维系创新工作的基础,不计经济效益缺乏市场导向的创新成果只能成为一种装饰摆设,是难以为大众所接受,难以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

(三)做好创新人才储备建设工作:1、首先对内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积极培养发掘有创新潜力的科技人才,鼓励学术自由,完善竞争机制,造就大量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工作者,为我国创新力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2、对外加强学术交流,积极支持派遣留学生到海外深造求学,同时也要努力吸引外国高水平学生来华留学,鼓励国内学者积极参与国际科研课题公关合作和前沿学术会议交流。改进高水平人才引进机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保证我国创新人才升级更新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慎明,王逸舟.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全义,邹函奇.当代全球热点问题[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人民论坛杂志.世界大趋势与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4]谭清美,王子龙.区域创新经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艺出版社,2008

[7]王剑飞.赢在谈判[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8]胥英杰.智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张军.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张勤.妙用性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21世纪论坛会议委员会.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文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促进战略创新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