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进修院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1-05-14 16:59陈培雄
卷宗 2011年9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师队伍教研

陈培雄

摘 要:进修院校在大规模培训中小学教师、大幅度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根据进修院校的工作特点,本文对新时期进修院校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进修院校;教育

30年多来的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我国的经济,推动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繁荣,社会事业的兴旺,但是,面对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无数家长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求,各种社会矛盾也凸现出来,各种诱惑随之而来。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的中小学领导干部以及教师队伍能否抵制利益的诱惑,能否科学正确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的素养接受着不同程度的考验,进修院校教育是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进修院校承担着艰巨的责任,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先进的、全新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进修院校工作肩负着中小学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文化素养、工作能力的提高,引导中小学教师遵循社会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认清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责任和使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和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现状,以下是本人对新时期的进修院校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教学方向要有针对性。进修院校的主要培训对象是中小学干部、教师,由于培训对象学科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计划,将主体班次分为校级领导培训、学校部门领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需要。对于部分校级领导尤其是新上任的校级领导对基础业务不熟练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各种法律法规、管理等内容的专题培训,还要开展各种研讨交流、参观考察,进一步提升学校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履职能力;学校部门领导培训要根据岗位特点,开设管理、廉政、党性教育等综合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骨干教师培训要以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创新;新教师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学习,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

二、教学工作要有着重性。进修院校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要充分发挥在中小学干训、师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进修院校的培训工作应按照“大规模培训教师,大幅度提高教师素质”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进修院校的主要功能,紧扣形势、贴近实际地设置主体班次的培训计划,在把教育理论培训放首位,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思想过硬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具体培训目标,突出思想观念的更新、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与专业素养的打造,把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培训等作为必修课程,让广大教师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加强区域教育特点的课题研究,包括学生德育、师德建设、绩效管理、教师专业发展、资源优化等,并转化为重点攻关和突破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收集研究情报资料,推进实践研究和行动研究,探索区域性、原创性的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的教改方案。明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审视分析区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教学程序要有规范性。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实现对整个培训教学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进修院校可按照国际质量体系标准编制适合本单位的培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跟踪调查、校园管理、学员食宿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程序。细化培训工作计划、教学质量要求和一系列考核内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符合进修院校教学要求的便于实施操作的教学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教研部门和中小学校职责分明、功能互补、协调一致的教科研的网络体系。教研部门重点开展课题的开题论证、立项评审、成果鉴定和评奖等过程监控活动,同时推进教科研队伍建设。中小学校主要负责上级课题的立项指导和遴选,并完成校级课题的管理、立项、论证等一系列任务。对上级一般课题,通过校际联动协助教研部门开展相应的开题论证活动。通过各负其责、上下结合,规范教科研的管理程序,提高整体效能,确保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的高效实施。

四、教学内容要有实效性。进修院校办班培训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就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对中小学领导的培训不仅要注重政策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要通过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本领。在学校领导干部培训中建议开设新时期的党务基本知识、科学发展观知识讲解、党风廉政建设等课程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同时,围绕学校教学工作中心设置培训内容。培训学校主要领导还要开设领导力与执行力、成功领导思维方法、财务基础知识等管理方面的课程,引导学校领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本领,振奋精神,促进学校科学发展。骨干教师培训要面向基层,调查选课,了解教师的需求。由培训部门提供足够数量的培训项目清单和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供教师进行选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加强与受训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关注教师已有的经验和个体背景,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先进的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为主导,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使理论有了吸收、消化和本土化改造,从而彰显了培训本身的魅力。这样既尊重了个体和学校的具体特色,又体现了以师为本的理念,从而保证了进修院校的培训紧贴新课程改革。这种先进行分析再实施培训,使教师们能够真正地在培训中得到最好的收获。

五、教师配备要有灵活性。作为“干训、师训中心;教研、教科研活动中心;教育信息交流传播中心”的教师进修院校来说,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进修院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提高进修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关键。进修院校的教师要在一线教师中进行“海选”,对象必须在教学一线连续工作10年以上,具有连续10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历,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同行、学生评价优秀,没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由于编制和职称职数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进修院校教师也是教研员,目前,不少教研员的工作重心事实上已移到了“行政”领域,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机动部队”,一些教研员也在这种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染上了“行政官员”的印记。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是教研员“常常陷入繁忙的事务工作中,很难集中精力搞教研”。因此,进修院校尤其是教师资源短缺的院校,可以通过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员进行授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丰富授课专题,提高培训效果,为搞好进修院校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要理顺教科研与干师训的关系,以教研为核心,教研带培训,培训促教研,教研培训一体,共同提高。

六、培训形式要有多样性。观念必须先于行动,进修院校要根据中小学实际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培训位置也可以上移或下移,以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聘请专家教授走近课堂、深入现场,到班讲解。在授课的形式上,教师积极推行研究式教学,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学员论坛、社会调查、以及到名牌学校、示范学校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方法有机融合,培训形式可以是主题式培训、案例研讨式培训、诊断式培训、互动培训和师徒式培训等。充分调动教师、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要利用培训这个平台,加强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联系,促使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互动。从根本上优化教师培训资源的共享,全面应用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工程。依托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现无纸化、网络化的远程培训,解决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师训也要应用信息化管理,使教师培训实现跨越式的科学发展。

七、教育研究要有创新性。进修院校在进行教育研究时,应立足提高教学综合水平,着眼于为教学服务的方向,多方位、系统全面地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应按照进修院校科研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深化教科研改革,拓宽教科研合作的领域和渠道,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管理,推进教学科研管理一体化。邀请兄弟进修院校参加研讨会,针对主体班次的设置、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及授课形式进行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确定培训课程专题,分步推进实施。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在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有一些要上核心期刊。开展的“争当优秀培训教师、优秀教研员”活动,为进修院校工作向着优质服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利保障。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科教兴国、民族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大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则成为进修院校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时代的不同,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项工作需要每一位进修院校教育工作者根据时代特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开创进修院校工作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师队伍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