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2011-05-14 16:59杨芳
卷宗 2011年9期
关键词:化学课程改革

摘 要:化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能源材料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现在的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校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并探索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校;化学课程;改革

高职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该如何学习化学?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学习资源?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研究化学知识和理论?如何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作出合理解释和指导?如何将化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资源整合,为专业课程服务?这些问题是我从事高职校的教学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在职业学校中,化学教学属于基础学科,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不能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化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特别是目前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也越来越大。职业学校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可以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来的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模式,已落后于课程改革的发展。

1. 现状

通过考察、调查和综合分析,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化学课程的要求比较模糊

对职业学校化学课要求达到“相当于普通高中”、“管用够用,适用为度”、“为专业课服务”、“削弱文化课”等提法不一。由于要求不明确,学校与学校、专业与专业之间,文化基础课的课时差距较大。同是机械专业文化基础课(含政治课)课时,有的学校占总课时42.5%,有的学校占30.3%;同是财会专业,有的学校占总课时53.1%,有的占38.4%。教师们反映,前几年职业教育比较热,文化课不重视,随意删砍。这几年高中热、高职热,文化课课时明显增多,教学内容越来越向普高靠拢。 “职业教育为什么总要去和高中对照,应该科学地确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水平,哪些内容是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的” ,“够用尺度怎么掌握很模糊。”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的。

1.2 化学课程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主要表现在:一是化学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有的内容互相重复,有的衔接不紧密,没有为后续课程起到先导的作用;二是学生对化学课普遍不感兴趣,其原因:一是进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对文化课学习有惧怕心理;二是化学课的内容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不实用。

1.3 化学课程设置普教色彩较浓

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现在职业学校所开出的文化基础课程门类和普高差不多一样,学科之间界线分明,内容自成体系,螺旋上升。缺少综合性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之间不易迁移,束缚学生的思维。

1.4 化学课程标准不同

全省各类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的体系、标准、教材各不相同、各成系统,难以统一教学要求、检查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成效。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化学课程改革、课程优化势在必行。

2. 思考

经过几年的不断思考与探索,我认识到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对化学课程改革进行具体实施:

2.1 修订教学大纲,制定出适合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用性教学大纲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要设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2.2 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

在我国当前普教热的大环境下,职业类学校的生源大多是中、低分数段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使得少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因此,开展分层次教学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开展分层次教学必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除应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不同学生群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所区别。教师应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部分跟不上教学进度或对教学内容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则可通过其他教学环节进行弥补。练习课应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师可通过控制练习题的内容范围、深度、数量等来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给学生布置不同内容、不同深度、不同数量的作业。

2.3 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

首先,把“全面考核”、“过程考核”等先进理念贯彻到考核活动中,实施全学期开放式、动态式的考核方式。将以往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一次定成绩的方式改为平时与期末的综合考察,使考核的结果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考核的形式可以是笔试(闭卷或开卷)、口试、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其次,要改革考核内容,除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把握外,还应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应用能力等。

培养具有一定化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改革现有的高职化学教学模式,建立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教学体系,是摆在广大高职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并不断实践,探索出真正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凸现高职教育特色。

作者简介:

杨芳(1978-),江苏新沂人,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

猜你喜欢
化学课程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研究
改革创新(二)
某卫生类高职院校化学课程设置缺陷分析及改进设想
化学课程中的能量与化学能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