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

2011-05-14 16:59李敬文
卷宗 2011年9期
关键词:高职课程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李敬文

摘 要:本文根据高职特色和职业特点,论述了高职课程的体系构建与教学活动,本文从对高职课程建设模式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保持持续发展是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课程建设正是高职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高职内涵建设的落脚点,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模式

高职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学生所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加强课程的建设,必须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特点相吻合,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为突破口,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要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要注重技能体系与忽略知识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进行课程开发,按照工作过程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框架也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进行设计。

二、课程结构实现“三接”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建设,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要重视其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体现高职课程改革“职业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改革方向,为此,有必要实现“三接”:社会与就业需要对接;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衔接;资格证书或课程链接。实现“三接”,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确定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进行提炼加工,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

三、课程内容实施 “一体化”

课程建设的内容注重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关于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姜大源强调要“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对职业教育来讲,追求的则是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从综合课程到项目课程,再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这是当今职业教育新的趋势和变化。“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本人认为,课程教学结构与内容的整合应按结构优化、内容序化和知识细化的思路实施“一体化”。

结构优化就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内容的择取应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课程理论适度化、课程标准职业化、课程实践充足化的原则要求,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对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进行精心的选择、认真的取舍和合理的调整,优化的课程结构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构与生成,最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内容序化就是课程内容的结构排列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内容的编排应采用串行结构,应当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

知识细化就是课程内容的知识定位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内容的知识要重视过程性知识的要点描述和过程性技能的操作技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高技能人才,“会做”、“能做”是他们的才略智能之长和谋职就业之本。

课程内容体系 “一体化”的实施,就是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对知识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归并,摒弃重复、扬弃过时、删除繁杂、合并类似、引进先进、增加实用,实现课程内容的重组。

四、教学形式实现“三融”

如何在高职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充分的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是课程教学必须面对和务必考虑的重要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教学形式,应该将教学活动中的各主要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在教学活动中实现“三融”。教学过程中的“三融”就是通过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将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教师、主体——学生、主线——职业能力(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本位和主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成为组织者、示范者和指导者,要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对工作过程进行准确的演示,对学做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能完成职业工作岗位的技能操作,有效地保证高职课程的教学目标;又要具备一定的执教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能指导学生通过感性体验获得经验知识,实现能力目标的内化。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成为参与者、实践者,要发挥能动性作用,积极配合课程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引导下,在实景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地“求”学、“索”学,仿做、真做,实训、实练,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经验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方法。

技能作为教学主线,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中,是教学的本位和重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职业能力来进行的。“三融”的高职课程教学形式,就是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通过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职业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掌握和获取职业岗位的必备技能。

五、教学模式实施“三位一体”

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传递课程内容、培育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的教学组织,应该推行“教学做”的三位一体,实施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活动。

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是被职业教育所倡导、研究、实施的教学模式,它跳出了学科体系的约束、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籓篱,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和职业导向,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室、实习工厂为中心转变。

在一体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应该从传授为主,转变为指导为主;学生的角色也应该从被动的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练为主。教、讲、演、检主要由教师主导来完成,它通过课程岗位知识要点的讲授、操作技能要点演示活动来进行,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检查与验证;学、做、练、考主要由学生主体来完成,通过实情实景、实练实训,在学中做、在做中练,在练与训中逐渐积累经验性知识,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六、结束语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能做会学,以突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能力本位、知识保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任务载体、实训保障的办学指导思想。高职课程的建设,是高等职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高职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建设。作为职业教育教师,我们要积极思考和认真探讨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2]范民丈.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中链路课程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1期:23-259.

[3]鞠红霞.“工作分析”在高职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6期:104-105

猜你喜欢
高职课程工作过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改革途径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慕课对于高职课程教育形态的创新与推动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