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网络阅读探讨

2011-05-17 02:49朱原谅曹夷王雅戈
现代情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图式

朱原谅 曹夷 王雅戈

〔摘 要〕本文针对网络阅读发展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图式理论在阅读认知研究中的影响力,利用图式理论进行网络阅读研究,并分析了图式理论在网络阅读中产生的消极和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能促使网络阅读建立新的图式,积极影响能加快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的过渡进程。加强图式理论在网络阅读中的作用,不但能使读者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而且能促使网络资源提供者有效地组织网络资源,以适应读者的需求。通过图式理论的同化和顺应,读者在传统阅读到网络阅读过渡期中,根据网络技术的变化,逐步建立新的阅读图式。

〔关键词〕图式;网络阅读;传统阅读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01.005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1-0021-03

Discussion of Network Reading Based on Schema TheoryZhu Yuanliang Cao Yi Wang Yage

(Library,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ed at problems during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ading and influence of Schema Theory in reading and cognition research,took use of Schema Theory to carry on research of online reading,and analyz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Schema Theory in network reading.Negative impact will promote to establish a new schema of network reading;positive impact can speed up transition process which from tradition reading to network reading.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Schema Theory in the network reading will not only help the reader form a good network reading habits,but also can encourage providers to organize network resources effectively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ders.Through assimilation and responsive of schema theory,the reader can gradually create a new schema of reading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network technology in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traditional reading to network reading.

〔Keywords〕schema theory;network reading;traditional reading

1 图式理论

图式是表征人类一般知识的一种心理结构。图式是指具有一定格式和组织的知识单元,是知识结构的基本单元,它是全部信息加工所依据的基本成分。根据皮亚杰(Piaget 1980)的观点,认知结构可用图式来表示,图式具有整体性,同时图式也可以发展,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认知结构,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量的补充;顺应则是认知结构质的变化,是对认知结构的调整以便接受新的环境信息。新的认知冲突出现后,同化和顺应实现对认知冲突的解决,实现新的平衡,从而促进了认知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图式并非天生固有,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活经历中通过同化和调节两种方式发展起来的。图式是人们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记住新资料的一种方法,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人脑中所贮存的知识都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种单元就是图式。现代图式理论是关于知识贮存与应用的理论,图式是个不断发生作用的既存知识结构,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1]。

2 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是一种由载体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它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借助各种接收终端获取来自服务器端的包括原始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通过获取数字化的各种符号完成意义构建的一种阅读行为[2]。在网络传播中,知识以超文本为载体,传递的已不是单独作用于某种感官的信息,而是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的超文本信息[3]。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区别有二:①知识载体形态不同。传统阅读主要是纸质载体,信息内容在量的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网络阅读打破了来自书本的局限,能直接从远程服务器获取大量信息。②阅读形式不同。传统阅读是点对点的阅读。在内容上,传统阅读仅仅是限于纸质文献,当读者拿到一本书进行阅读时,读者只能阅读这本书的内容,在阅读方式上,读者只能凭眼睛来阅读,属于静态阅读。网络阅读是点对面的阅读,也可以说一直立体阅读。读者如果拥有一台终端,连上网络,就可以阅读到来自各个领域知识,在内容上大大超过传统阅读的单一内容。另外,网络阅读的内容包含了来自网络中的文字、图片、影视、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在阅读方式上属于视觉、听觉、触觉三位一体的动态阅读,大大扩展了读者的阅读界限,开拓了阅读视野。

3 图式理论对网络阅读影响

网络阅读是未来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读者拥有的先前知识对网络阅读的影响显著,而通过先前图式组织的超文本信息比没有组织过的超文本信息对读者的网络阅读也有显著的影响[4]。显然,先前的知识在网络阅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根据图式理论的同化和顺应,读者现有的图式对网络阅读的影响可分为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

现有的阅读图式是根据纸质图书的阅读形式建立起来的。首先是载体形态的图式难以顺应网络阅读。纸质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形态,已经有近四千年历史,就算从中国造纸术开始算起,纸质图书的阅读模式也已经有2 000多年的历史[5]。纸质载体已经形成了固定标准,发展到现在,16开和32开的图书在阅读中是读者最为习惯的形态。另外,读者在传统阅读中因为纸质载体的形态已经形成了很多相关的习惯,例如书籍的翻读,书签的使用,纸质的味道,以及颜色和各种变化,已经深入读者的阅读习惯当中。近年来,很多学者都在呼吁阅读回归,回归到纸质书籍阅读,也就是舍不得那种根深蒂固的书香气息。甚至有学者提出,阅读纸质图书的效率比网络阅读更高,更能集中精力,而网络阅读更容易迷航而影响阅读效果。当然这是一种对新事物的排斥心态,也是因为长期建立起来的纸质书籍阅读图式,被一个新的载体形态打破和更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感。其次是传统阅读内容单一性的图式难以嵌入网络阅读。在传统阅读中,单一的纸质阅读,单一的内容形式,很容易让读者把握住阅读内容的要点。读者通过朋友的介绍、教师的指导、导读书籍等途径,在阅读的内容的选择上很容易达到满意状态。手里拿上一本书,无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经受住外界的干扰,就能很容易进入阅读的忘我状态。网络阅读的内容琳琅满目,形式多样,而且良莠不齐,有视频、动画、文本、图片、游戏等,而且各种内容的阅读还要借助相应的阅读器才能阅读,为读者的阅读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不方便之处,阅读过程因此也显得复杂,阅读方向难以把握。传统阅读中的内容单一图式难以适应网络阅读的复杂性。

这些图式的负面影响延缓了读者适应网络阅读进程,正是如此,它也成为读者从传统阅读快速跃进到网络阅读的缓冲剂:一方面,在网络高速发展时期,这些图式能帮助读者缓解快速改变阅读方式而带来的心理不适感,也迫使读者去顺应新技术、新方法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图式能使传统阅读持续一段时间,与传统阅读相关的产业比如传统出版业等能赢得时间来进行革新,调整自身的出版计划,转入电子出版,同时也能使与网络阅读相关的电子出版产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技术以适应读者的需求。

3.2 现有图式对网络阅读的积极影响

基于传统阅读的现有图式对于网络阅读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阅读方法上。阅读方法已经在传统阅读中形成了成熟的体系。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莫提默·艾德勒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系统的论述了阅读方法,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4个部分[6],而陈红兵、迟元利在《学科教育》杂志发表的学习方法系列论文中,将阅读方法也分为4种,即查读、选读、略读、精读[7]。另外还有大量论述阅读方法的专著和论文,例如曾祥芹先生的《阅读学新论》、黄葵与俞君立编著的《阅读学基础》、曹培根先生著的《阅读指导》等。

这些成熟阅读方法目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且其中大部分阅读方法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都能熟练的在传统阅读中使用,成为读者学习知识的有力武器。网络阅读同样是读者在网络时代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同化和顺应,更是通过自身的推理,传统阅读的读者能够将传统阅读方法应用到网络阅读中来。这一过程的转变,对网络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网络阅读的发展,也将使读者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加上网络检索系统的完善,资料的查阅变得更加便利,网络资源的浩瀚使阅读的选择也更加符合读者的需要,网络的互动性使读者和读者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显得非常便捷。

4 图式在网络阅读的利用

从传统阅读到网络阅读可以看成是一个类比迁移的过程。图式表征的好坏是成功类比迁移的重要因素[8]。成熟的传统阅读形式和方法都将对网络阅读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阅读并不是孤立的、从零开始形成的颠覆性阅读形式。网络阅读在继承传统阅读的优良图式下,应用正确的图式教学和训练方法,继续革新与发展。

4.1 利用图式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

良好的图式是通过有策略的、消除性的归纳而成。传统阅读方法通过前人的努力已经非常成熟。人不是生来就成为阅读专家,但能够通过学习和培训成为阅读专家。不管通过何种方式的学习和培训,都可以基于图式理论进行,并形成良好的阅读图式,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上产生巨大作用。传统阅读的系统学习一般都是从小学教学开始的,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建立阅读图式的关键期,由于此期尚在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在发展之中,思维内容和形式还未分离,图式阅读教学是适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9]。通过类比迁移教学,将传统阅读的图式规则有策略的、将不利因素消除,移植到网络阅读教学中,从小学开始进行网络阅读教学,使读者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

成人在网络阅读中会碰到一些障碍,尤其是老年读者,有稳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对于新技术下的网络阅读会产生一些排斥心理。这种心态阻碍自身的阅读发展,也会影响下一代的网络阅读习惯的形成。根据图式理论,读者从一种传统习惯向一个新的习惯改变,总需要一个调节的过程,因此,在新环境的影响下,拥有成熟阅读习惯的读者更能有效的选择阅读内容,把握阅读方法。换句话说,如果能快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训练,成熟的传统读者很容易适应网络阅读,并迅速成为网络阅读专家,影响着网络阅读的发展方向,控制网络阅读内容的组织方式。

4.2 利用图式有效的组织网络资源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无论多么优秀的文献信息资源组织方式,都脱离不了前人优秀的成果。网络资源的组织,也将是在传统资源优秀的组织方式上进行调整和革新。雅虎网站首先推出网络资源的分类目录组织方式在传统资源组织上随处可见。搜索引擎也是利用索引的方式进行工作的。

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网络资源的组织更需要良好的图式作为指导。目前网络资源组织相对较好的是网络百科,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谷歌百科,都能带来良好的阅读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百科是基于概念而组织起来的。这也印证了图式理论在网络资源组织的重要性。概念是优秀的图式,通过优秀的图式组织起来的网络资源,自然成为网络阅读的首选。无论是网络资源提供还是网络资源导航,以学科或主题方式进行网络资源组织将更加方便读者使用。

4.3 通过网络载体建立网络阅读新图式

目前网络资源的制作处于一种源图式向新图式过渡的阶段。网络资源提供者在内容上依然保持着纸质图书的排版方式,北大方正阿帕比公司甚至制作出拥有纸质图书同样翻页效果的阿帕比电子书阅读器,而在号称最大的中文电子图书馆的读秀数据库中,几乎全部的图书都是纸质图书扫描版,并且需要利用超星阅读器进行阅读。其他资源提供商如中国知网,书生之家都需要专门的阅读器来阅读资源内容。这是网络阅读发展中一个调整的过程,也是由于网络资源的快速复制致使网络资源提供商通过各种障碍来保护自身权益,为网络阅读制造了一定的障碍。各自为政的阅读器阅读形式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从读者使用角度来说更加有利更加方便新型的阅读方式。根据纸质图式统一的载体形态,网络资源也正在形成相关的资源标准。新的阅读图式也将在传统阅读图式的基础上产生。

5 结 语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网络阅读的发展过程中,图式理论将始终指导着这个发展过程,传统阅读图式对网络阅读将产生消极和积极两种影响,消极影响能促使网络阅读建立新的图式,积极影响能加快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的过渡进程。加强图式理论在网络阅读中的作用,将使读者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使网络资源提供者有效的组织网络资源,适应读者的需求。通过图式理论的同化和顺应,形成一种类似于传统阅读,更胜于传统阅读的网络阅读新图式,从而缩短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过渡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丁毅伟.基于图式理论的阅读理解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97-199.

[2]朱原谅.基于元认知的网络阅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59-61.

[3]惠东坡.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传播[J].现代传播,2004,(6):36-38.

[4]张智君,沈,朱伟,等.先前知识、超文本层次深度和类型对低结构化信息搜索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4):680-683.

[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8.

[6]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名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8-22.

[7]陈红兵,迟元利.学习方法系列讲座第八讲学会阅读的方法(二)阅读方法的选择(上)[J].学科教育,1995,(7):35-38.

[8]邱琴,胡竹菁,闵容.影响图式归纳和类比迁移的三因素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6):1370-1374.

[9]吴萍.图式理论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

猜你喜欢
图式
人大授权改革试点制度的运作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巧用图式,添翼背诵——浅谈图式理论在古诗文背诵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图式符号的ArcGIS制作方法
“全等的名义”——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式的提炼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和英语新闻听力图式的构建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