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

2011-05-23 11:19刘月影金祉延马亚平李晓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7期
关键词:头围月龄早产儿

刘月影,金祉延,马亚平,李晓红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无锡,214000)

早产儿和死胎的发现可能增强人们对妇女怀孕前、怀孕时、分娩和妊娠的早期干预意识。早期干预这一方法可能会改善早产儿生存率,改善孕产妇、新生儿和孩子未来的健康[1]。因此,本文通过对早产儿早期干预措施的系统分析,探讨其对早产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1月本院早产儿80例,均为32~37周,并排除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及新生儿期合并严重疾病者,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以下简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干预组男23例 ,女17例,体重(2.0±0.9)kg,胎龄(32.6±2.1)孕周;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体重(2.2±0.5)kg,胎龄(33.3±2.2)孕周,2组早产儿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身高、头围等情况母亲围产期情况、小儿喂养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出院时进行一般的喂养常识和疾病的指导,不做过多干预。告知患儿在满 3、6、12个月时返院进行体格生长及智力发育商监测。新生儿住院期间,干预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如减少强光、噪声、侵袭操作等;提供鸟巢式体位支持,抚触婴儿、轻柔按摩刺激;进行婴儿操锻炼15 min/次,2次/d。取得家长的同意配合,建立早产儿随访卡,出院时发放鲍秀兰教授的”婴儿科学健身法”、”早期教育与智能开发”系列光碟。根据不同发育阶段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和语言各功能区的发育特点,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在平时喂养时,经常和婴儿说话、逗乐,看卡通纸片学语,唱歌、听轻音乐、手摇拨浪鼓、握物等。前半年每月指导家长1次,后半年每2个月1次,随访期间进行1~2次电话督导。

1.3 观察指标

采用首都儿研所《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2组早产儿 3、6、12个月龄时进行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5个方面的发育商(DQ)测试。并常规测量身高、体重、头围变化。

2 结 果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头围比较

干预组6个月失访2例,12个月失访4例。对照组3个月失访2例,6个月失访5例,12个月失访7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身高、体重和头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比较(±s)

表1 2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比较(±s)

时间 组别 n 身长(cm)体重(kg)头围(cm)6个月 干预组 38 64.02±1.67 7.62±1.45 40.98±1.35对照组 35 64.22±1.56 7.65±1.42 40.66±1.23 12个月 干预组 36 73.99±1.20 9.55±0.90 43.34±11.09对照组 33 74.36±1.23 9.76±0.80 43.25±1.11

2.2 不同月龄时2组早产儿的DQ值比较

干预组6月、12月龄时患儿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等5方面DQ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早产儿不同月龄时DQ值比较(±s)

表2 2组早产儿不同月龄时DQ值比较(±s)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时间 组别 n 大运动 精细运动 语言 适应性 社交行为3个月 干预组 40 85±5** 84±6** 85±6** 84±8** 82±9*对照组 38 76±5 76±6 80±6 79±3 78±7 6个月 干预组 38 89±8** 90±7** 92±5* 95±6** 97±4**对照组 35 82±8 83±11 89±7 89±4 88±5 12个月 干预组 36 97±6** 95±7** 95±5** 95±10** 101±11*对照组 33 88±9 88±7 91±4 90±4 96±5

3 讨 论

小儿智能发育的水平取决于先天的发育水平和后天家庭环境质量,前者不随主观意志转移,而后天环境和教育条件是可以改善和创造的。因此,正确适量的信息刺激和尽早地进行系统的功能训练是促进智能发育的关键。早期干预就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各种积极的感官刺激、丰富的环境教育进行的训练活动[2-3]。脑可塑性的大量研究结果问世,更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2岁内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关键期[4],若在此时予以良性刺激,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矫正偏离,可以通过增加神经元的大小、脑结构总体重量、个别突触的数目和结构,并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通路等[5],促进脑结构和功能的代偿。

妊娠最后3个月是胎儿神经髓鞘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早产儿因孕期不足出生过早,各组织器官等均较正常婴儿小,尤其是脏器发育成熟度差,脑重量相对较低,细胞体积和数目小,带来神经系统的完整性较差,影响早产儿智能发育。有报导指出[6],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能发育,防止智力低下,降低脑瘫的发生率。早产儿因种种原因过早出生,发生各种类型的脑瘫、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见[7]。有研究显示家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的智能和运动水平[8]。干预组6月、12月龄时患儿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等5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身高、体重和头围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干预组未发生明显的后遗症,而对照组有1例智力低下,1例轻度脑性瘫痪,与李玉贤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而与其研究结果不同点在于自出院后 3月,干预组DQ值中运动发育包括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语言和社交等发育商的值只有轻度升高,提示在早期,家长可能对其进行语言、逗弄等社交行为较多,但由于早产儿体重轻,体格发育软,家长对其运动发育的干预不重视或者不敢训练,造成对照组运动发育明显降低。因此在早产儿出院后更应当强调运动发育的早期干预,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1]黄兰英.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影响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6):753.

[2]冯 琰,魏 晟,罗佳美,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气质特征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3):273.

[3]殷方明.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8):1435.

[4]周晓玉,赵卫华,许植之,等.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6,23(5):297.

[5]赵 萍,周春梅.早期干预对改善HIE患儿智力发育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9.

[6]童雪涛,马贤芝,于海丽,等.脑性瘫痪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发育及预后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3):290.

[7]Nuntnarumit P,Bada H S,Korones S B,et al.Neurobiologie risk seor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Premature infants,birth weight less than 1.250 grams[J].J Med Assoc Thai,2002,85(Supp 14):51135.

[8]肖绪武,孙长凯,童雪涛.早期综合干预改善早产儿智能和运动发育的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355.

[9]李玉贤,林 梅,覃美兰.家庭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3537.

猜你喜欢
头围月龄早产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