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板斧·日记本

2011-05-28 01:50ArticlePictures何小飞许秋姬
河南电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邓州市榆树日记本

文 Article/图 Pictures_何小飞 许秋姬

图:郑志鹏

浓眉、大眼、光头,身板健壮,提着竹竿、腰插板斧,跨上摩托车后,“轰”的一声蹿个无影无踪,这就是邓州市电业局裴营供电所员工郑志鹏留给笔者的印象。连年被邓州市局评为农电管理标兵的郑志鹏,有三件常用“装备”:竹竿、板斧和日记本。

竹竿

曾受过特警训练的郑志鹏有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一天,有名客户找到郑志鹏,说家里突然停电了,要他快来处理。该客户经济条件不太好,屋内线路很乱,郑志鹏瞥见客户家里有一根竹竿,就顺手操起,把线路一点点挑起来,仔细查看。遇到接头处,他就用竹竿敲打几下,如果线路接触不良,就会产生火花。这样,问题很快被找了出来并得到解决。

这件事情让郑志鹏受到很大启发,从此竹竿就不离手了。他总结说,用竹竿当工器具,一是绝缘,不怕触电;二是轻便,易于随身携带;三是成本几乎为零,随处可得;四是有多种用途——固定上拉闸杆能停送电,绑上镰刀头能清理通道,进了村里还能吓唬恶狗。

在长期使用竹竿中,郑志鹏发现,将其长度锯成1.5米最合理,因为这样的竹竿不但很适合骑摩托车携带,而且基本能满足挑下户线的需要;清理通道时,竹竿又变成了测量工具,因为两根竹竿加起来的长度恰好是低压线路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竹竿的用处真不少。两个月前,在郑志鹏负责的台区内,有一户人家外墙的下户线和几片树叶黏合在一起,这引起了郑志鹏的注意。他小心地用竹竿把树叶拨开,立刻发现了玄机:树叶底下,掩盖的竟是隐藏得极其巧妙的两根针!原来,这户人家正在利用“针扎法”窃电,不巧被细心的郑志鹏抓个现行。

板斧

在郑志鹏的三件常用“装备”中,板斧排名第二。

专啃一般人不敢啃的硬骨头,一向是郑志鹏的作风。为此,他甚至不惜和朋友闹翻脸。他有个朋友,两人的关系在过去还算不错。朋友家门口有一棵榆树,距离10千伏线路很近,属于树障。为消除隐患,裴营供电所打算砍掉这棵榆树,但一直为郑志鹏的朋友所阻。后来,所里就安排郑志鹏去解决问题。郑志鹏二话不说,跑到朋友家,抡起板斧,三下五除二就把榆树给砍倒了。

“我就是这样的‘板斧脾气’。”郑志鹏笑称,“尽管因为砍树一事儿跟这个朋友闹翻了,但我觉得值。”

郑志鹏的“板斧脾气”一发作,管你是亲戚还是领导。在某次施工期间,他的一个表叔找上门来,表示想让他在施工中多放一档线到自家机井上。郑志鹏听了,立刻一口回绝,气得表叔好长时间都不登他家门。

还有一次,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向郑志鹏打招呼,希望他优先改造自己老家的那座台区。郑志鹏很反感,照样没给人家面子:“所里资金紧张,要用就要用对地方,如果都‘优先’,农网改造还怎么进行下去?”所长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了郑志鹏的态度:“甭管是不是官儿,咱都不买他的账!”

日记本

像郑志鹏这样的“大老粗”,居然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说出来着实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多年来,郑志鹏在他的小本子里记录下了他工作过的众多台区的实际情况,大到设备的运行,小到线路的走径,可谓应有尽有,并且他还在日记中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邓州市局曾把他的经验在全局推广。

由于工作出色,条件差、难整改、别人拿不下来的台区,邓州市局往往都会让郑志鹏去负责。虽然每次他都舍不得离开自己用心经营过的“责任田”,但他没有一句怨言,在下一个台区,他依然会全力以赴地工作,同时用心写日记。

他的工作日记还有另外一个用途。沾亲带故的谁有困难,所负责的台区内谁家需要帮扶,他都一一记到日记本里。不光本子上记着,心里更是常惦记着,闲暇时,他总会抽空到村里几个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家中转转,帮他们换换灯泡,或者陪他们聊聊天。

猜你喜欢
邓州市榆树日记本
小狗的自述
没有遗失的日记本
邓州市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老榆树下的等待
小小日记本
榆树盆景的制作与管理探讨
邓州市
我的日记本
儿童文学 榆树懂得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