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的关系研究

2011-05-30 07:26夏恩龙江泽慧李智勇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1期
关键词:竹林森林经营

夏恩龙 江泽慧 李智勇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912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北京 100102)

随着森林经营认证在全球的广泛开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森林经营认证在环境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寻求森林经营认证产品。而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森林,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持续特性,但由于不合理的经营带来了许多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过度的开采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竹林生物多样性下降、竹林生产力下降、病虫害频发等严重后果,加剧了竹林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竹林的可持续经营。

为了解决竹林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像森林一样寻求第三方认证是很好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保证竹林产品来源于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做到对环境负责。但竹林经营认证又不完全等同于森林经营认证,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竹林属于森林的一部分,森林经营认证的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到竹林经营认证中去,但又要注意到竹林本身独特的特点,理清竹林经营认证和森林经营认证的关系,才能建立基于森林经营认证基础之上的合适的竹林经营认证体系。

1 竹林经营认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1.1 竹林的分布和特点

竹子是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1]。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具有分布广、生长快、用途多、适应性强、生态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绿色的金矿”。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2],面积约2200万hm2,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广泛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等地区,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竹子的中心分布区。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竹子是一种可再生性很强的资源,生长速度特别快,从竹笋开始到形成一个完整的竹株,散生竹一般需要25~65天,丛生竹一般为3~6个月,竹株的大小和高度一次完成,此后是竹材材质加固生长阶段[3]。竹材的整个生长周期很短,只需要3~5年,相比树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材期优势非常明显。只要合理采伐不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还能更好地促进竹资源再生,保护环境,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竹子的生长发育不同于一般的树种,它们的竹秆寿命较短,开花周期长,主要是通过无性繁殖来完成繁殖更新。如果竹子长时间不采伐,会造成整片竹林的死亡。因此,合理采伐竹子,反而有利于竹资源再生。

1.2 竹林经营认证的发展现状

从国际方面看,有少数国家已经开展了竹林经营认证实践。哥伦比亚以FSC标准和指标为基础,于2006年制定了瓜多竹的可持续经营认证标准。在其他地方,如印度等国家,当地的认证机构借用森林经营认证的标准,已经开始对竹林可持续认证的尝试工作,厄瓜多尔的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试点也正在开展之中[4]。

竹林经营认证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实行竹林经营认证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竹林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认证不好开展、竹林经营认证的成本如何解决的问题等。学术界对竹林经营认证开展了广泛的探讨,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部分专家认为,竹林是最易进行可持续经营的林种,所以竹材采伐没有必要每年经过严格的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的评估后方可采伐,也没有必要实施类似于天然森林的禁伐措施。目前一些地区和国家造成竹林资源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对竹林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缺乏认识或竹林的权属不清,而不是经营技术问题,即使存在经营技术问题也是很容易解决的[5]。竹林经营认证需借助政府的推动,目前竹林经营认证的时机还不太成熟;但需要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充分调动企业等各方的力量,为未来竹林经营认证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抓紧制定竹林经营认证指标体系,但不局限于标准的制定,要结合中国及竹林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同时加强宣传,着重突出竹林区别与森林的特性所在[6]。开展竹林可持续经营认证,需建立相应的标准和体系,并致力于提升竹林经营综合效益水平,促进竹业的可持续发展[7]。

在理论发展的同时,竹林经营认证实践也开始了一些探索,浙江几家企业通过了FSC竹林经营认证的主审,但这次竹林经营认证采用的标准完全是FSC的森林经营认证标准,是把竹产品划分成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两种进行的认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竹子所特有的品质,完全照用森林经营认证标准还不能适应竹林的认证,只能作为权宜之计使用。真正适合竹林的经营认证的相关标准还在探索中,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可喜的是,国内对于竹林经营认证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在国际竹藤组织、中国林科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探讨了竹林经营认证的可行性,对竹林经营认证标准和指标的研究也正在启动,为竹林经营认证标准和指标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 森林经营认证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2.1 森林经营认证体系的特点和内涵

森林经营认证,又叫木材认证,是一种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工具。森林经营认证通常包括森林经营的认证和林产品产销监管链的认证。森林经营的认证,也称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或简称森林经营认证,它是针对森林经营单位,由独立的第三方森林经营认证机构根据所制定的森林经营标准,按照公认的原则和标准,对森林经营绩效进行审核,以证明其达到可持续经营要求的过程。产销监管链认证是对木材加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从原木的运输、加工到流通整个链条进行鉴定,以确保最终产品源自于经过认证的经营良好的森林。通过认证后,企业有权在其产品上标明认证体系的名称和商标,即林产品认证的标签[8]。

森林经营认证最显著的特点是自愿性,它有别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法规。法律、法规每个公民必须遵守、执行,而认证是在要求认证的单位或个人在认识到认证的必要性后,自愿进行的。其次,森林经营认证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愿意购买经过认证的木材产品。与未经认证的产品相比,经过认证的木材产品在商业上更具有竞争力,这是促进森林的拥有者自愿开展森林经营认证的动力。另外,森林经营认证还有独立性、公正性、透明性、可靠性等特点。

2.2 森林经营认证的发展现状

全球的森林经营认证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3方面。

2.2.1 认证面积不断增长,但分布不均

截止到2008年4月,全球已有约80多个国家的3.25亿多hm2森林通过了各种森林经营认证体系的认证,约占全球森林面积38.69亿hm2(FAO,2000)的8.4%。在各体系认证的森林中,PEFC认证面积最多(由于大多数国家体系均加入了PEFC),达到2.05亿hm2;其次是FSC体系,认证面积达到1.03亿hm2。

但是,认证的森林分布不均,超过90%分布在北半球。从各洲分布看,约47%分布在北美,约40%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占6%,拉丁美洲占3%,亚洲和非洲各占约2%。而且绝大多数认证的是温带和寒温带森林,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较少。

2.2.2 多元化与趋同化的趋势并存

一方面,很多国家还在继续发展自己的认证的体系;另一方面,国家体系都在寻求国际体系的认可与合作,或体系间的相互认可。绝大部分国家认证体系都已成为PEFC的会员,部分已得到其认可,也有部分国家体系也在寻求与FSC的合作,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世界上初步形成了FSC和PEFC两大阵营的竞争与对立。

2.2.3 认证产品市场方兴未艾

认证林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支持。对认证林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欧洲(英国、荷兰、德国和比利时)和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等)所谓的“环境敏感市场”,购买商比较重视产品的环境性能,承诺优先购买经销认证的林产品。总体来说,目前认证林产品的消费需求和供给在全球林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还较小,但市场对认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之中。

3 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的区别和联系

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有着同源的关系,竹林经营认证源于森林经营认证,大部分包含于森林经营认证之中,但又不完全与森林经营认证相同,他们关系可以表示为如图1。

图1 森林经营认证与竹林经营认证的关系图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certif i cation and bamboo certif i cation

可以说,竹林经营认证和森林经营认证都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经营认证与竹林经营认证有很多共同点,许多指标可以通用。但竹林经营认证有着自己不同于森林经营认证的许多独特的特点,竹林经营认证比森林经营认证所涉及的范围要小、竹林经营认证更容易开展、竹林经营认证受政策影响相对要小,竹林经营认证产生经济效益周期短等等。

3.1 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的区别

(1)从社会影响来看,竹林对竹林分布区的社会影响是其他物品不可替代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谚语形象地说明了竹林在当地生活中的地位,这是其他森林所不能比拟的。从竹林长期可持续经营的角度上来看,发展竹林经营认证的理念能更容易深入人心,为当地所接受。

(2)从政策影响来看,很多国家都实行的是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制度,严格控制木材的采伐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和企业发展森林的积极性,也妨碍了相关利益方开展森林经营认证的自愿性。而竹林没有采伐限额等相关政策的限制,政策方面一直比较宽松而且还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发展竹林经营认证比森林经营认证更加容易,无后顾之忧。

(3)从经济影响来看,由于竹林本身独有的特性,更新快,产量高,竹林可在1年就长几十米高,3~5年就可成材。而树木的生长期普遍都很长,有的要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成材。相比之下,竹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竹林进行认证,短时间内就能收回认证成本,不断提高认证者的经济效益。可见,开展竹林经营认证比森林经营认证有着更为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4)从植物生长特性看,竹林的生长期短、生长快、繁殖容易,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在不需要太多经营管理的情况下,竹林也可以生长的很好。而树木生长较慢,容易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经营和管理有一定难度。相比之下,竹林经营和管理更简单,从而竹林经营认证也更容易开展。

(5)从分布范围来看,森林分布的范围很广,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而竹林分布的范围较窄,对适生环境的要求较高。竹林与森林相比,有着更为独特的地域性。所以竹林经营认证也要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专有性。

(6)从发展情况看,森林经营认证发展的比较成熟,已经在全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竹林经营认证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受到多方条件的制约。竹林经营认证也是在森林经营认证的框架下发展的,与森林经营认证相似但又有不同于森林经营认证的特殊方面。

3.2 竹林经营认证与森林经营认证的联系

(1)从认证目的来看,森林经营认证和竹林经营认证的主要目的相同:一是提高森林或竹林的经营水平,实现可持续经营;二是通过认证,可以稳定林产品的现有市场,并促进其进入新的市场。这两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森林经营认证和竹林经营认证还可以促进与认证有关的各权益相关者参与森林保护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促进森林服务的商品化,有助于获得财政资助,降低投资风险,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等。

(2)从认证的方式看,竹林经营认证采用的认证方式基本和森林经营认证的一样,也是从独立认证、联合认证和资源管理者认证(或区域认证)3方面开展。

(3)从认证标准来看,竹林经营认证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参考森林经营认证的标准,例如哥伦比亚瓜多竹的认证标准就是在FSC森林经营认证的框架下,完全采用FSC的原则和标准制定的竹林经营认证标准。竹林经营认证标准要比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简单,许多判定程序可以简化。

(4)从认证的机构看,都是采用第三方独立认证的形式,透明度较高,是值得信赖的认证形式,逐渐得到社会各方的认同。

4 小结

由于竹林的特殊性,完全依照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对其进行认证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不能完全展现竹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可持续经营的特殊性,另外一方面还会增加额外的认证成本和步骤,相比森林经营认证而言,竹林经营认证的许多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简化。所以竹林经营认证不能够照搬森林经营认证的认证标准,需要建立针对竹林的认证体系,需要制定具体的竹林经营认证的标准和指标对经营效果进行考量。但目前还没有形成竹林经营认证的统一标准和指标,许多时候还是套用森林经营认证的标准对竹林进行评估。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建立有针对性的、独立的竹林经营认证标准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开始有厂商要求对竹林产品提供认证。其中国际竹藤组织和一些国内企业也接到国外采购商关于提供竹林经营认证的要求,这表明国际市场对竹林经营认证已经开始有一定的需求。现在这个趋势已经确立,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竹林经营认证必将成为未来竹林产品贸易的必备条件。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2]江泽慧.世界竹藤.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117,325,343,386.

[3]吴继林.竹林高效经营200问.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楼一平.竹林认证-等待市场唤醒.竹林可持续经营研讨会,2008.

[5]竺肇华.竹林是最易进行可持续经营的林种.竹林可持续经营研讨会,2007.

[6]吴志明.开展竹林认证要研究先行.竹林可持续经营研讨会,2007.

[7]萧江华.积极谋求中国竹林经营的效益共赢.竹林可持续经营研讨会,2007.

[8]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United States.2001. Standards and policies: NTFP. Internet document. fscus.org/html/standards_policies/current_issues/ntfp.html.

猜你喜欢
竹林森林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寻访竹林隐士
竹林奇俊
楼顶竹林间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