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他唑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1-06-01 09:56石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3期
关键词:西洛达莫银杏

石峰

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内分泌科,辽宁沈阳 11000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糖尿病足溃疡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较非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5倍,截肢风险增加15倍[1-3]。及早诊治下肢血管疾病是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率的关键。笔者2009年3月~2010年4月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62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4月我院住院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62例 (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下肢乏力、发凉、静息疼、间歇性跛行、趾端或足部疼痛(趾坏死或溃疡),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②踝/肱动脉血压比值<l。③经多普勒超声扫描系统分别测股动脉、胫动脉及足背动脉内径宽度减少,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血流速度下降,每搏血流量减少[4-5]。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1 例中,男 17 例,女 14 例;年龄(58.1±10.1)岁;病程(11.3±6.1)年。观察组31例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55.8±7.5);病程(12.1±6.9)年。 两者在年龄、病程、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常规给予糖尿病教育,配合饮食运动,根据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治疗,维持血糖稳定。两组均给予银杏达莫2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培达)50 mg,每日2次口服,疗程15 d。观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温改变,测定血糖、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及踝肱动脉压指数[踝部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ABI)]。所有患者均未使用其他扩血管、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下肢缺血症状的轻重划分等级。治疗前后无变化为无效;部分改善(如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1倍或1倍以上,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部分减轻)为有效;明显改善(如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较治疗前增加2倍或2倍以上,静息痛﹑冷感或麻木感明显减轻或消失)为显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检验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低切和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2.3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及踝肱动脉压指数(ABI)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量及ABI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和ABI比较(x±s)

2.4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头痛,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两组患者均无出血、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等异常。

3 讨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生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脂类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激素调节异常、动脉内皮损伤、血小板黏附力增强、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6]。我国有关研究发现,有1/5~1/4的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7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和病程超过2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将近一半有下肢血管病变[7]。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上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必然会继续上升。与非糖尿病合并的下肢动脉病变相比,糖尿病患者多病变广泛,呈现多部位多节段的远端更为严重的动脉病变,尤其是膝以下的动脉病变更多且程度更为严重[8],因此,外科治疗的难度更大,目前多数患者仍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银杏达莫由银杏黄酮和双嘧达莫构成,具有调节血液动力学、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组织代谢的作用,此外,它还有清除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神经保护等作用[9],在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均有报道。西洛他唑为选择性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升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小板内的环磷酸腺苷水平达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抑制血小板活性的效应,在体外实验中西洛他唑可强有力地抑制存在于体内的几乎所有的血小板聚集诱导物引起的聚集。Kamiya等[10]对慢性动脉闭塞症按150 mg/d服药2周,采用应变体积描记仪测定血流量,报告患肢反应性充血平均增加80%。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给予35例糖尿病患者西洛他唑治疗,结果发现,服药后3、6个月,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症状和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患者的神经病变积分明显下降,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从本研究可看出,银杏达莫联合西洛他唑可使二药的药理功效增强,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银杏达莫,可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管供血状况,对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增录2a-1-2a-23.

[2]许樟荣.于世界糖尿病日重谈糖尿病足的诊治与预防[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91-493.

[3]Diabetes Drafting Group.Prevalence of small and large vessel dis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 from 14 centers.The WTO multinational study of 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ics[J].Diabetologia,1985,28(Suppl):615-640.

[4]Poulton AJ,Cries FA,JerveⅡJA.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outpatient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Diabetic Med,1998,15:508-5l0.

[5]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12.

[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people with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12):3333-3341.

[7]王爱红,许樟荣,王玉珍,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大血管病危险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137-1139.

[8]许樟荣,敬华,译.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变.见: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编写: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3-31.

[9]王筠默,张可炜.银杏叶的药理研究[J].中草药,1998,29(增刊):9-13.

[10]Kamiya T,Sakaguchi S.Hemodynamic effects of the antithrombotic drug cilostazol in chronic arterial occlusion in the extremities[J].Arzneimittelforschurg,1985,35(2):1186.

猜你喜欢
西洛达莫银杏
活化石——银杏
银杏
论银杏的栽植
不好好冬眠的蛇
HPLC法测定西洛他唑分散片有关物质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银杏
银杏达莫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语言及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效果观察
中药内服加足浴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老年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34例
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