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

2011-06-01 09:56张德惠陈朝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9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围术心脏

张德惠,陈朝辉,何 剑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要用较低廉的费用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必须精密设计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即临床路径,以减少延迟康复和浪费资源,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临床路径最早起始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规律的“管理式照顾”新模式[1-4]。心脏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医院手术室的重点工作,心脏外科的发展使得心脏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范围的广泛程度越高,因而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和免疫力的抑制也相应增加。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我院手术室2010年1~12月对心脏外科围术期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取得良好效果,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72例,年龄3~73岁,其中,男28例,女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按常规工作模式进行医院感染控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收集我院近3年来实施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有关资料,包括住院天数,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气管插管等管道的留置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药敏试验,术后并发症及医疗费用信息等,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我院心脏手术围术期医院感染临床护理路径。按术前3 d、术日及术后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

1.2.2 组织实施 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包括麻醉科主任、麻醉科医生、心脏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心脏外科护士长、心脏外科监护室责任护士和病房责任护士。进行调查量表的设计和筛选,心脏手术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确立。将72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照研究。向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由受过专门训练的评定者发放调查量表并回收。

1.2.3 观察项目及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评估患者对心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临床护理路径的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记录医院感染发生部位及感染率。患者对医院感染临床护理路径的掌握情况评估表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均为自制问卷。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感染评估表包括2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进行评分,分别赋值3、2、1分,满分为60分,得分越高,表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越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包括1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进行评分,分别赋值3、2、1分,满分为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分别于实施前、出院当天由专业护士指导患者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对医院感染临床护理路径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1。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两组感染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对医院感染临床护理路径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x±s)

表2 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及感染率

3 讨论

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医院感染管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则有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指导,能使医务人员工作更加规范化,也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计划性和预见性。本组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胸骨后感染。由于本组样本量小,未进行统计学处理,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管理模式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效果。国外对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已达到一定水平,国内研究较少[5]。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医院感染中应用,有利于评价感染管理效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以选择最佳控制医院感染模式,优化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加强医护之间、护技之间、护管之间、护士之间的合作。

本研究表明,在心脏手术围术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这与王显平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住院天数缩短,从而降低了医院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心脏手术围术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这与调查量表的设计和筛选,心脏手术围术期医院感染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确立,使患者及亲人了解心脏外科手术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亲人的关怀和鼓励,使患者积极配合密切相关。可使患者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围术期、术中及术后的感染控制流程。帮助患者在预先设计的时间段内达到预期目标,以减少康复的延迟。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心脏外科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患者参与机制,从而减少无效服务项目和增强处置主动性而降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住院天数。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康复,达到减少浪费,降低医疗、护理成本,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能更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真正达到控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甚至避免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目的。为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医院感染控制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可用的依据,直至在骨外科、普通胸外科、腹腔镜手术等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控制中按一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推广应用。

[1]王曙红,黄伦芳,罗万俊,等.临床路径在室间隔缺损修补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3,5(18):341-342.

[2]陈玉红,刘萍,程敏,等.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5(20):411-412.

[3]王玲.临床护理路径及其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41-42.

[4]朱洁珍.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应用评论[J].内科,2010,5(2):207-209.

[5]张伟英,叶文琴.临床路径在心脏术后ICU监护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45-46.

[6]王显平,胡茜,唐文风.临床护理路径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2):1750-1752.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围术心脏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心脏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