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生理盐水加热31 d后细菌培养结果安全性分析

2011-06-04 09:17韦欣刘佳陈菀菁钱蒨健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细菌学均数生理盐水

韦欣 刘佳 陈菀菁 钱蒨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上海 200025)

医用生理盐水加热31 d后细菌培养结果安全性分析

韦欣 刘佳 陈菀菁 钱蒨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上海 200025)

目的了解医用生理盐水加热31 d在手术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手术冲洗用玻璃瓶装500 ml无菌生理盐水在70℃的暖箱中存放31 d(744 h)后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31 d后细菌学培养结果中的菌落数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t=0.999 9,P=0.318>0.05)。结论加热31 d后医用无菌生理盐水仍可以作为手术中冲洗液安全地使用。

手术 生理盐水 加热 有效期 细菌

手术室中常存放有大量加温液体用于手术中。加温液体的使用可以预防手术病人的体温失调导致低体温的情况发生。低体温是麻醉与手术最常见的体温失调,常见于小儿、老人、成人大手术等情况[1]。我院常规于暖箱中存放甘露醇、生理盐水、洗必泰三种常规液体。存放暖箱液体常规放置,并且标注放入的时间、日期并签名。并且存放后72 h内使用,否则就丢弃,但是此常规并无相关理论依据支持。手术室护士工作涉及存放大量的加温液体、签署开启日期时间、检查存放液体是否超过72 h等,而我院手术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手术室人力资源日渐紧缺。加热的生理盐存放多长仍能保持无菌状态,相关文献报道不多。本实验尝试将日常的生理盐水存放31 d(744 h)后,进行细菌学检测,希望能增加存放时间,减短检查有效期的周期,从而减少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为手术室加热液体存放安全时间提供数据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无菌生理盐水:0.9%无菌生理盐水,500 ml装,玻璃瓶,长富牌,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公司生产;(2)送检试管、试管塞 普通玻璃试管、试管塞;(3)加温暖箱:洁定(GETINGE)公司加温暖箱。

1.2 方法

1.2.1 实验条件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0.9%氯化钠溶液500 ml装(长富牌)。取加热后的氯化钠溶液300瓶作为样本。样本均在70℃暖箱内保存744 h后取出,并立即开盖取样进行细菌学培养。

1.2.2 抽样方法 本次研究的抽样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抽取长富牌0.9%氯化钠溶液500 ml装作为样本,共抽样6次,每次抽取50瓶,得到样本300瓶。

1.2.3 研究工具及内容 本次研究对加热744 h后的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取样,并及时进行细菌学培养。得知所取样本是否有细菌生长以及生长菌落数,藉此作为评判样本结果的指标,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1.2.4 研究的质量控制 本次研究的样本由研究人员自行放置,并设定放置时间,取出时间。到达研究时间后,由研究人员依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样本的采集,整个过程严谨有序,以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研究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对细菌学培养结果中菌落数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描述,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是否有细菌生长结果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采集结果的描述 本次研究共取0.9%氯化钠溶液300瓶,送检0.9%氯化钠溶液297瓶,送检率99%,其中因操作过程中不慎破损2瓶,瓶身有裂痕1瓶,均予以删除。得到细菌学培养结果297份,有效率100%。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管理、分析。

2.2 细菌学培养结果描述性分析 据统计,在得到的297份细菌学培养结果中,发现有细菌生长1例,菌落数1个,未发现细菌生长296例。有细菌生长的概率P=1/297=0.003 367<0.01。由此认定,有细菌生长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根据统计学上小概率实际不可能原理,我们认为该小概率事件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并且我们有较充分的理由怀疑导致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的正确性,即在实验过程中的误操作导致了该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并产生误差,属于偶然事件,并非试验本身发生的结果,无法证明该小概率事件是该实验的必然结果。

2.3 细菌学培养中菌落数的统计分析

2.3.1 细菌学培养中菌落数的统计描述 从细菌学培养结果存在的菌落数中可以看到,样本均数(±s)为(0.0037±0.058),说明在样本中,平均菌落数极小,且数据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较小的误差率。具体数据(表1)。

表1 细菌学培养中菌落数的统计描述

2.3.2 细菌学培养中菌落数的单样本t检验 手术中使用的生理盐水理论上应保持绝对无菌,即认定总体均数μ为0。通过细菌学培养结果中菌落数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单样本t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到,细菌学培养结果中的菌落数,均数与总体均数无统计学差异(t=0.999 9,P=0.318>0.05)。此结果不能说明本次试验中出现的菌落具有统计学意义,属于小概率事件。具体数据(表2)。

表2 细菌学培养中菌落数均数的单样本t检验

2.3.3 细菌学培养中出现细菌生长情况的χ2检验

根据统计结果建立R×C列联表(表3)。在该R×C列联表中可见,存在理论频数T<1的格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得知χ2=5.143,P=1.000>0.05。此结果说明六组之间的统计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出现1例细菌生长的情况可能与取样过程的误操作有关,差异无显著意义。

表3 细菌学培养中出现细菌生长的情况

2.4 加热后生理盐水显示有挂壁现象,经考证,挂水现象(瓶内部液面上的部分,水滴细微均匀,振摇后数秒钟即再次出现,可能是胶塞在灭菌时析出的微量油滴所致)。生理盐水瓶的胶塞的密封性符合YBB0004200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标准的规定。

3 讨论

3.1 以往我院规定,手术冲洗用加热液体只能加热72 h,过期需要被丢弃。本次实验结果说明,玻璃瓶装无菌生理盐水在暖箱加热情况下,保存31 d(744 h)仍然能保持没有细菌的状态,可以供临床工作使用。手术中用加热冲洗生理盐水可以大量储备,不必担心原来3 d内无法使用而丢弃的浪费发生。本次课题结果被纳入临床使用,以后盐水有效期可以不用书写,按照顺序放入顺序排列,加热生理盐水的月使用量远远大于暖箱的储备量,所以一周的时间足以消耗完暖箱内的盐水,所以常规使用将不再会有加热生理盐水过期的事情发生,可杜绝过期生理盐水被丢弃的发生。通过不计算有效期,不用每瓶盐水书写有效期,不用处理过期生理盐水,可以达到减少手术室护士工作量的目的。

3.2 本次实验过程维持周期为31 d(744 h),没有达到常温生理盐水的有效期的周期(2年)。希望以后实验能证明封闭加热的无菌生理盐水的有效期等同于常温下的生理盐水。本次实验仅进行了细菌学检查,但未对致病微生物还有病毒、真菌、真菌孢子、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微小的昆虫类等进行检测,并不能说明经过31 d(744 h)加温后的生理盐水是达到灭菌要求的。但常规手术物品灭菌检测是通过化学指示色卡单方面决定物品灭菌效果,所以认为实验结果可以说明31 d(744 h)的加热对生理盐水的无菌性是没有影响的。本次实验中对于6个批次的暖箱温度未做控制,旨在保持日常手术室暖箱工作的温度变化。所以暖箱的开关次数以及温度变化随当月的手术室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启和关闭。本次实验还应该进行其他规格以及品种的术中加温冲洗液的培养结果分析,证明其他各类常规使用的术中冲洗液能和生理盐水一样,在加热31 d(744 h)后仍然是没有细菌的结果。这样能方便手术室护士对于加热液体的管理。本次实验应该取得常温下普通生理盐水细菌阳性率。但此结果未能取得。产品出厂都贴有安检标志,默认为全部阴性。所以仅应用单样本t检验。

[1]张淑月,朱君宇,彭延增,等.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3,36(3):176-178.

Operation Saline Heating Effect period Bacteria

韦欣(1983-),男,本科,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R472.9

B

1002-6975(2011)21-1990-02

2011-05-15)

猜你喜欢
细菌学均数生理盐水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自制生理盐水
中国首位细菌学博士
关于均数与偏差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关于均数与偏差
布鲁氏杆菌感染和免疫模型动物血清学与细菌学检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