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注射剂与度冷丁合用黄体酮对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1-06-08 11:21潘楚灶龚国毅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3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绞痛

潘楚灶 龚国毅

(清远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清远 511500)

肾输尿管结石疾病是石灰岩地区的高发区。肾绞痛为泌尿系结石常见症状之一,多为突发性绞痛,发生在患侧上腹部及肾区,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阴囊或阴唇和大腿内侧,同时伴有冷汗、恶心、呕吐及休克等症状。常常要求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镇痛处理。

氟比洛芬酯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唯一具有靶向性的镇痛药,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类抗炎新药,是一种静脉制剂,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可用于肿瘤、手术等所致疼痛的治疗[1]。氟比洛芬酯经静脉使用,可以减少由口服氟比洛芬引起的消化道并发症,易于跨膜转运,促进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静脉给药后,脂微球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PG)合成发挥镇痛效应。具有起效较快,消化道副作用少等特点[2]。本研究将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用黄体酮与度冷丁合用黄体酮进行的疗效对比,以探讨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前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广东省诊疗常规选择符合肾和(或)输尿管结石引起绞痛为本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肾和(或)输尿管绞痛的诊断;②年龄在18~80岁;③患者肾绞痛发作后未行镇痛治疗;④无合并其他脏器的疼痛;⑤无合并泌尿系感染。

1.1.2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对镇痛药过敏者;②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和膀胱结石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等功能不全者。

1.2 试验设计

共选取患者48例,确认患者体查时均有肾区叩痛和(或)输尿管压痛,将其随机分成2组:①氟比洛芬酯联用黄体酮注射液组(A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0±4.0)岁,肾绞痛持续时间10mim~12h,平均20min~2h。其中伴恶心和(或)呕吐者6例,肉眼或镜下血尿者24例,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尽感者11例,确诊后立即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并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治疗。②度冷丁及黄体酮肌内注射组(B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9~76岁,平均(52.0±4.7)岁,肾绞痛持续时间8mim~18h,平均18min~4h。其中伴恶心或呕吐者8例,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尽感者14例,伴里急后重者1例。确诊后立即予度冷丁100mg并黄体酮20mg肌内注射对照治疗。

1.3 疗效判断

用下列标准判断患者疼痛缓解的疗效,记录时间并统计不良反应。②显效:用药30min内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用药30min内绞痛减轻或用药后30~60min绞痛基本消失;③无效:用药后60min绞痛无明显减轻。

2 结 果

2.1 镇痛效果

A组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B组显效19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例91.3%。经χ2检验,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2.2 镇痛作用持续时间

指显效及有效患者从止痛作用开始至肾绞痛再次发作,需第2次给药的时间。A组显效及有效者共24例,镇痛作用持续时间平均(18.9±2.8)h,其中5例>24h;B组显效及有效者共21例,平均镇痛持续时间(14.4±2.0)h,其中3例>24h。经t检验,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镇痛起效时间

表1 两组资料比较

A组镇痛起效时间为(10.2±4.6)min,B组镇痛起效时间为(19.5±18.5)min,2组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A组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例,其中腹胀1例,头晕1例;B组1例出现头晕、恶心不适,均未予特殊处理,短时间可自行消失。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泌尿外科急性病症中,肾绞痛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肾绞痛是一种突然严重发生的疼痛,疼痛从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膀胱。肾、输尿管结石引起肾绞痛的原因一方面是结石对输尿管的直接刺激导致平滑肌强烈收缩致痛外,同时还与肾内前列腺(PG)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有关,其致痛机制可能为:①PGI2使肾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产生利尿作用,引起肾盂输尿管压力增高,加重疼痛。②TXA2具有强有力的收缩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引起平滑肌痉挛,导致疼痛[3]。③前列腺素本身能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加重疼痛发生。肾绞痛发生时疼痛呈阵发性,一般持续数分钟,亦长达数小时及数十小时。并伴有恶心、呕吐,有时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呈虚脱状态。急性肾绞痛是起病急,症状重,须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镇痛治疗,因此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就成了一项衡量药物是否理想的指标。

曲马多比较常用于外科疼痛中,但在肾绞痛的处理中其效果常难令人满意。度冷丁肌内注射治疗肾绞痛,镇痛疗效确切,但成瘾性强,临床限制使用。氟比洛芬酯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惟一具有靶向性的镇痛药,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临床应用的非甾体类抗炎新药,是一种静脉制剂,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可用于肿瘤、手术等所致疼痛的治疗[4]。氟比洛芬酯经静脉使用,可以减少由口服氟比洛芬引起的消化道并发症。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靶向性,使包裹的药物在病灶部位聚集增强药效;②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延长;③易于跨膜转运,促进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静脉给药后,脂微球释放氟比洛芬酯,后者被迅速水解成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PG)合成发挥镇痛效应。具有起效较快,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等特点。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水解为活性物质氟比洛芬,其镇痛疗效强于阿司匹林,甚至超过了镇痛新;药物半衰期为5~8h,48h内排泄85%,主要以羟化合物和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氟比洛芬酯的不良反应少,无成瘾性,临床应用非常安全,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心悸、呕吐,无发现中枢抑制作用[5]。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作为靶向性的镇痛药,在肾绞痛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可作为度冷丁的替代品,且不良反应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陈雄刚,林财珠.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07,13(21):1673-1675.

[2]段砺瑕,李晓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852.

[3]Khalifa MS,Sharkawi MA.Treatment lf pain owing to acute ureteral obstruction with prostagl and inynthetase inhibitor: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J].Drug Saf,1996,15(1):8-29.

[4]徐国柱,李晓玲,段砺瑕,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度术后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46-848.

[5]于国华,刘淑真,任海朋.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剂在止痛领域的研究概况[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20):1595.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绞痛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绞痛不是脚痛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绞痛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肾绞痛的按摩止痛法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