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2011-06-09 09:23高耀铭杨希立刘伟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6期
关键词:胸闷胸痛符合率

高耀铭 杨希立 吴 蔚 刘伟斌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 佛山 528000)

中老年人临床上多会出现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疑似症状,同时心电图检查有ST-T改变,常被疑诊为冠心病,但有ST-T改变就一定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吗?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受到质疑[1]。本文通过对中老年人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体表心电图有ST-T改变且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患者236例,其中男性148例,女性88例,年龄35~80(59.3±10.2)岁。所有患者排除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及瓣膜病。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日、第2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MAC1200)记录静息心电图,当患者诉有胸闷、胸痛症状时亦描记12导联心电图。入院5天内行美国GE公司生产的3通道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以上方法证实患者ST-T是否存在动态变化,并因此分为两组,A组108例,胸闷、胸痛症状发作时或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ST-T有动态变化,ST段压低更明显(变化≥0.1mv,持续时间≥60s)或T波更加低平、倒置,或ST-T假性正常化;B组128例,普通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ST-T始终无动态变化。

1.2.2 236例患者于入院1周内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多个造影角度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4支计算,以冠状动脉直径固定狭窄≥50%为阳性,累及≥2支定为多支血管病变。

1.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3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25例(53.0%),其中男性94例,女性3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11例(47.0%),其中男性54例,女性57例;根据ST-T改变的动态变化和CAG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ST-T有动态变化的A组108例,CHD阳性76例(70.4%);心电图ST-T无动态变化的B组128例,CHD49例(38.3%)。A组诊断冠心病符合率明显高于B组,两者诊断冠心病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88例女性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只有31例(35.2%),明显低于男性患者的94例(63.5%)。见表1、表2。

表1 动态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例(%)]

表2 236例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例)

3 讨 论

临床常根据心电图ST-T改变作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但近年来随着CAG的广泛使用,发现部分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CAG却显示正常。根据对CAG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发现,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不一定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生理因素如饱餐、过度呼吸、体位改变、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理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包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感染、休克等均可以引起心电图ST-T异常,所以在诊断时必须全面考虑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236例心电图ST-T改变的中老年患者中,只有125 例(53.0%)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CHD的符合率为70.4%,心电图ST-T无动态变化诊断CHD的符合率仅为38.4%,二者诊断CHD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电图有动态变化能明显提高对CHD的确诊率,心电图ST-T有动态改变,特别是患者有胸闷、胸痛时出现ST-T动态变化对诊断CHD意义更大。因为心绞痛发作时,粥样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不能满足心肌氧需增加,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出现损伤电流、继发性复极异常及除极受损,从而出现ST-T的动态改变[2]。因此,伴有胸闷、胸痛的中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有动态变化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较大。

本研究还提示,伴有ST-T改变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中148例男性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达94例(63.5%),而88例女性患者中只有31例(35.2%)呈阳性。由此可见,女性体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差。其原因可能是生理性雌激素对女性冠心病具有预防作用,雌激素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各种损伤引起的血管内膜增殖,调整血脂、抑制胰岛素抵抗等作用[3]。而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综合征,其中尤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心电图亦可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ST-T改变,临床易误诊为冠心病。

心电图ST-T改变并非冠心病的特异性改变,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有一定局限性,应慎重,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更应慎重,要结合临床资料作合理分析,提倡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强调心电图ST-T的动态变化及对比,以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对心电图有ST-T改变的患者要结合临床资料作合理分析,需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以便尽早制定正确治疗方案。

[1] 郭继鸿.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概念的质疑[J].心电学杂志,2003,14(1):601-602.

[2] 杨元生.ST段改变的发生机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5,14(3):158.

[3] 姜丕轿,姚静,马野.中年女性强调ST段压低与冠脉造影比较5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635-6636.

猜你喜欢
胸闷胸痛符合率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