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IBM

2011-06-10 05:29季泓宇
互联网周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大中华区变革转型

季泓宇

纵观世界最佳企业的排行榜,有一家企业,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屹立在潮头,这就是IBM。

上世纪九十年代,IBM遭遇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连续多年亏损,股价跌至谷底,公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就是在这样一个“烂摊子”之上,郭士纳(IBM前任董事长兼总裁)重建了IBM。惊心动魄的转型历程今天仍然被企业界人士津津乐道。

“达则兼济天下”,接棒之后的彭明盛并没有生活在郭士纳的影子之中,而是锐意革新,并以“智慧的地球”理念描绘出人类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人类未来发展的紧密结合,让IBM获得了发展的不竭动力。

IBM大中华区总经理钱大群曾经谈到他对“智慧的地球”的理解,他认为中国的未来走向主要体现在 “城镇化”“产业升级”“低碳经济”三个方面,而IBM“智慧的地球”理念对解决以上三个问题非常重要。

IBM做的事情表面上看来包罗万象,但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来另眼相看。第一点是“向服务业务模式转型”。用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总经理Marc Chapman的话说是:“IBM在为客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和整体战略方面经历了很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变革就是,IBM在1990年从一个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为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企业,使得这头‘大象能够继续跳舞并在舞台上取得辉煌成绩。”

第二点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领先新模式”。用哈佛商学院教授Michael Tushman的话说:“‘未来的企业实施战略的关键在于注重在围绕客户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驱动变革,并重新定义其业务组合、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来构建通向未来的可持续能力。” 1993年郭士纳接手后,把原来公司理念中放在最后的“最完善的客户服务”改放在了第一位,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理念。

未来企业之路,或基业长青之道,简单来说就在于:通过做活,掌控变革。

猜你喜欢
大中华区变革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卷首语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现代大学书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大中华区私募股权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