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探讨

2011-06-11 03:45岳文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
关键词:实验组糖尿病效果

岳文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北京 100029)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糖尿病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自我监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因此,做好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探讨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我科于2010年1月至10月应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于2010年1月至10月在我科收治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80例,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分布为37~82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历、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按临床路径教育方法,医护人员参照标准护理计划和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制定住院期间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具体内容如下:①住院当天入院介绍:介绍医院环境,科室概况,相关责任医护人员,各种设施的使用和糖尿病的基本概况。②住院期指导:用药指导:包括服用降糖药的计量、时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应让患者掌握胰岛素笔的正确使用。饮食指导: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严格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并在口服降糖药物半小时后进食,注意合理搭配,均衡营养。运动及心理指导:说明运动的目的、方法,强度,持续时间,注意事项。对患者阐明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调控。自我监测指导:主要包括并发症的防治,突发情况的应对,学习平时血压的测量方法,体重指数的计算。③出院后指导:对患者说明在院外环境下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外出随身携带识别卡并定期回院复诊,防止意外发生。

1.2.2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发放医院自制的《糖尿病知识手册》,以自学为主或在患者出院前后进行针对性提示。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描述和t检验。

2 结 果

设计患者心理和知识技能测试表,包括药物治疗、指标检测、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定期复诊等10项,每项10分,总分80分以上为及格,具体情况见表1;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教育过程、教育效果、配套服务等五项,每项分值为0、1、2分,分三个等级,总分值0~3分为不满意,4~7分为一般,8~10分为满意,具体情况见表2。两表均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同步测试。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和知识技能测试表 (n=80)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n=80)

3 讨 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实际上是以护理操作大纲和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制定的,涵盖了具体的宣教内容、执行时间、实施标准[2]。对患者进行教育时可参照此表,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避免了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说教,按照路径图,护理人员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健康教育,这不仅对护士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培养有益处,更能显著提高医护水平[3]。本文中4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患者心理及知识技能合格率达85%,而对照组仅为55%,两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控制良好,实验组无1例血糖危象患者,说明了临床路径的优势[4]。但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3点:①护理人员应避免一次性教授过多,要适当适时适量,以免引起患者的烦躁不安情绪。②由于患者的学历,性别等存在着个体化差异,教育时应注意因材施教,不能生搬硬套,机械化的教学[5]。③由于糖尿病的护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充分的耐心和责任心,热情的为患者服务,杜绝粗制滥造和敷衍的教育模式[6]。

3.2 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临床护理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本文的临床护理路径组中,便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制定护理规划,进行护理教育,落实护理服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应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监测,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充分的参与到计划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最理想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8]。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70%,对照组为35%,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倍,2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是因为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建立起了合作、指导、互动的新型护患关系,提高了双方的配合度和相互信任,为患者健康的良好恢复打下基础。

3.3 健康教育路径应形成制度化,具体化的有效机制。护理人员为达到预期目标,应该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9]。综合本文两组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健康教育简单的只是教授,被动的医疗指导,没有深入的实施和配合,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是一项有针对性、具体性、目的性的优良护理方法。Less[10]提出糖尿病教育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不仅仅是治疗的辅助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负担,同时能够改善新陈代谢紊乱。

总之,应用临床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一种疾病,因治疗手段不同,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不同,导致治疗效果也不同。临床路径具有具体性、针对性、目的性,但其推广度以及可操作性仍待进一步改近,以便更好的服务患者。

[1] Nanba M,Aizawa T,Nunoi K.Community joint effort in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discussion)[J].Nippon Naika Gakkai Zasshi,2009,98(4): 834-845.

[2] 曾利华.应用临床路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0(9): 180

[3] 伍婧.应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1): 90-92

[4] Harati H,Hadaegh F,Momenan AA,et al.Reduction in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by lifestyle intervention in a middle eastern community[J].Am J Prev Med,2010,38(6): 628-636.

[5] 周玉珍,张晓艳,杨亚楠.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病人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9): 1252-1255.

[6] 宋丽.临床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9,15(11):1356-1357.

[7] Nettles A,Belton A.An overview of training curricula for diabetes peer educators[J].Fam Pract,2010,27 (1): 133-139.

[8] Simmons D,Voyle J,Rush E,et al.The New Zealand experience in peer support interventions among people with diabetes[J].Fam Pract,2010,27(1): 153-161.

[9] 张琳,安海霞,姚婕,等.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 91-93.

[10] Less LA,Ragoobirsingh D,Morrison EY,et al.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n assessment of a community-based intervention for diabetes control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Fam Pract,2010,27(1):146-152.

猜你喜欢
实验组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抓住“瞬间性”效果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