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物种调查及检索表的编制

2011-06-21 12:43程勇严光文王智超姜作发梁志春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鱼类

程勇 严光文 王智超* 姜作发 梁志春

塔里木河流域是由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组成。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 321 km,若从最长的源流叶尔羌河算起,总长约2 350 km,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海拔在650 m至4 150 m之间[1]。塔里木河干流自身不产流,叶尔羌河注入上游水库后沿着故道与阿克苏河、和田河汇流以后称塔里木河,会和处称“夹合子”,建有“塔河源”地碑,位置为北纬40°28'东经80°57'。前人研究显示塔里木河流域鱼类区系单一,为中亚高原山区复合体[2]。土著鱼类全部为鲤形目,其中鲤科鱼类裂腹鱼亚科9种;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6种,共计15种[3]。近年来随着塔里木河流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引种也逐渐兴盛,很多引种(有意或无意)鱼类野化成功,成为入侵鱼类。鱼类入侵的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外来鱼类会破坏生态环境的自然性和完整性,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使得生物多样性丧失,造成基因污染,使世界鱼类区系均匀化;同时鱼类入侵可能促使入侵种或入侵地本地种的快速进化;另外鱼类入侵还可能引起病虫害偕同入侵,最终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4]。本文以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塔河源至沙雅段)、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及多浪(渠)水库为研究对象,对其外来鱼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且对现有外来鱼类进行检索表的编制,以期引起相渔政部门的重视,并为探讨塔里木河流域土著鱼类濒危机制及水域生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简介

塔里木河干流分上游、中游、下游,上游自阿拉尔市夹合子至沙雅县英巴扎,中游自英巴扎至尉犁县恰拉,下游自恰拉至台特马湖,由于农业的发展导致水分过度利用,目前塔里木河干流一般至沙雅县就出现季节性断流,因此本调查主要针对上游地区进行。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附属水体主要有三大水库(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多浪水库)及通河排碱渠。

胜利水库位于新疆阿克苏河最下游的农一师塔里木灌区,在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三河汇合口东侧,塔河南岸。据阿拉尔市约30公里,地理位置为东径 80°59'~81°06',北纬 40°25'~40°30',属和田河下游冲积三角洲之间的洼地。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无明显的地貌单元。以放水渠为界,南部为沙丘区,北部为间洼地区,河床为沙丘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坡降约1/1500~1/2000,海拔1030米,属大型平原湖泊水库。水库建于1969年8月,1970年8月蓄水,设计库容10800万立方米,最大坝高8.67m,死库容2000万立方米,淹没面积51.6平方公里,为大型灌注式平原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5]。

多浪(渠)水库位于新疆阿克苏河流域最下游的塔里木河北岸阿拉尔市塔北灌区,距阿克苏市74公里,距阿拉尔市40公里,地理坐标东径80°43'~80°49',北纬 40°48' ~ 40°51'之间。水库始建于1965年,竣工库容4500万立方米,为大型灌注式平原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5]。

上游水库位于阿克苏河以西1公里,和田河以北5公里处,是拦截叶尔羌河的注入式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 80°36'~ 80°44',北纬 40°32'~ 40°31',属叶尔羌河下游冲积平原,并由其支流喀什葛尔河冲击物和风积物共同沉淀而成,坡降为1/800~1/1000,由于风蚀和风积作用,地面有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群,海拔1040~1030米。水库建于1960年,当年蓄水,设计库容18000万立方米,淹没面积136.5平方公里,坝长33公里,最大坝高9.5m,死库容3000万立方米,为大型灌注式平原水库,坝型为均质土坝[5]。

通河排碱渠即人工挖的水沟,一般3~5米深,断面呈倒梯形7~10米宽,农业上用来排引地下的碱水,也像地面上水渠一样分农渠、支渠和总渠并与大河相通,遍布塔里木河周围。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自2008~2010进行了全面的野外调查,调查时间为每年的3月~10月。调查方法参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进行[6]。鱼类样本的获得主要来自4个途径:一是根据河流地形地貌特点,沿河流不同高程度设点,利用不同网具(单层挂网、三层挂网、抛挂网和抬网)采集;二是与水库管理部门协商,到野杂鱼捕捞船上采样;三是在调查河流周边市(县、镇)农贸市场上收集购买;四是走访相关渔政部门、渔业从业人员及钓鱼者。

所采集的样本用福尔马林进行浸泡、固定,注明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用于以后的研究与考证,鱼类标本的鉴定依据《中国淡水鱼类检索》[7]、《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8]及《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五)》[7-9〛。

2 结果

2.1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物种概述

在调查期间共采集到了外来鱼类共18种,隶属5个目(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鳉形目、鲑形目),其中鲤形目2科6亚科12属12种,鲈形目2科3属3种,鲇形目1科1属1种,鳉形目1科1属1种,鲑形目1科1属1种。从种类组成上看,鲤形目鲤科鱼类在外来鱼类中比例最大,达到61.11%,其他各科比例为,鳅科5.56%,沙塘鳢科11.11%,鰕虎鱼科5.56%,鲇科5.56%,青鳉科5.56%,胡瓜鱼科5.56%。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渠道、胜利水库、上游水库和多浪(渠)水库的外来鱼类种类的相似度达到58.82%,从整体上看出,四个水体出现的种类相似度很大。见(表1)

2.2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河道及渠道外来鱼类

经过对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鱼类进行各种方法的采集和调查,经过对样本的分类,其中共有3目5科11属11种。鲤形目鲤科鱼类种类最多,比例达到最多54.55%,鳅科9.09%;鲈形目沙塘鳢科18.18%,鰕虎鱼科9.09%;鲇形目鲇科9.09%。

表1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及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物种名录

续上表

2.3 胜利水库外来鱼类

胜利水库中鱼类组成5目7科17属17种。从种类组成上看,鲤科鱼类在外来鱼类中比例最大,达到58.82%,鳅科达5.88%,沙塘鳢科11.76%,鰕虎鱼科5.88%,鲇科5.88%,青鳉科5.88%,胡瓜鱼科5.88%。

2.4 上游水库外来鱼类

上游水库中鱼类组成4目6科17属17种。从种类组成上看,鲤科鱼类在外来鱼类中比例最大,达到 64.71%,鳅科 5.88%,沙塘鳢科 11.76%,鰕虎鱼科 5.88%,鲇科 5.88%,青鳉科 5.88%。

2.5 多浪(渠)水库外来鱼类

多浪(渠)水库中鱼类组成4目6科16属16种。从种类组成上看,鲤科鱼类在外来鱼类中比例最大,达到62.5%,鳅科6.25%,沙塘鳢科12.5%,鰕虎鱼科6.25%,鲇科6.25%,青鳉科6.25%。

2.6 检索表的编制

根据《中国淡水鱼类检索》及《新疆鱼类志》[2]等参考资料结合鱼类实体标本进行了外来鱼类目和种的平行检索表的编制,如下。

2.6.1 目的检索表

1(2)前部椎骨不形成韦伯氏器,身体左右对称,一般具脂鳍 … ………………………………………… 鲑形目

2(1)第1至第4椎骨形成韦伯氏器;

3(4)体被圆鳞或裸出;颌无牙;具顶骨和下鳃盖骨;第3与第4椎骨不合并 ………………………… 鲤形目

4(3)体裸出或被骨板;颌有牙;无顶骨和下鳃盖骨;第3与第4椎骨合并 …………………………… 鲇形目

5(6)背鳍一般无鳍棘;背鳍、臀鳍后位;腹鳍一般腹位;无侧线;鼻孔每侧2个;上下颌正常 … ……… 鳉形目

6(5)背鳍具鳍棘;体不呈鳗形;左右腮孔分离;第三眶下骨正常,不后延与前鳃盖骨相接 … ………… 鲈形目

2.6.2 鲤形目种的检索表

1(2)口前部具2对或更多吻须;2对吻须分生于吻端;无眼下刺,基枕骨的咽突分叉;侧线鳞约140以上;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9倍 ……………………………………………………………………………… 泥鳅

2(1)口前吻部无须或仅1对吻须;

3(4)鳃上方具螺形的鳃上器

5(6)腹棱仅存在于腹鳍基部至肛门之间;腮耙互不相连 …………………………………………………… 鳙

6(5)腹棱存在于胸鳍基部下方至肛门间的整个腹部;腮耙互相连接,形成多孔德膜质片;侧线鳞108~124;臀鳍分枝鳍条11~14…………………………………………………………………………………………… 鲢

4(3)鳃上无螺旋器

7(8)臀鳍和背鳍均有后缘带锯齿的硬刺;臀鳍分枝鳍条通常为5根(个别为6~7根);

9(10)下咽齿臼齿状,齿式 1.1.3——3.1.1,偶有 4 行,齿式 1.1.1.3——3.1.1.1 ……………………… 鲤

10(9)下咽齿1行,侧扁,齿式4——4………………………………………………………………………… 鲫

8(7)臀鳍无硬刺。如有,则背鳍硬刺的后缘光滑无锯齿;

11(12)臀鳍分枝鳍条通常在7到8根以上

13(14)具腹棱,侧线完全贯穿尾柄中部;背鳍多数具硬刺

15(16)鳔2室;下咽齿3行;背鳍最后1根硬刺光滑 ………………………………………………………… 餐

16(15)鳔3室

17(18)体较短;体长为体高的3.5倍以上;腹棱位于腹鳍和臀鳍之间;口上位;侧线鳞80~92 … 翘嘴红鲌

18(17)体呈棱形;体长为体高的3.5倍以下

19(20)腹棱自胸鳍至肛门;背鳍最长鳍条长于头长 ………………………………………………………… 鳊

20(19)腹棱自腹鳍至肛门;侧线至腹鳍起点的鳞片一般为7到9个;背鳍刺一般短于头长 … ……… 团头鲂

14(13)通常无腹棱;侧线不完全下颌前端无突起;背鳍基部起点常与腹鳍基部起点相对,如背鳍较后,则有

50以上侧线鳞

21(22)下咽齿2行;齿侧扁,侧面有斜沟,齿面呈梳形 …………………………………………………… 草鱼

12(11)臀鳍分枝鳍条一般为6根;鳞片基部无放射肋

23(24)唇薄,简单,无乳头状突起,下唇不分叶;口上位,口角无须;侧线鳞35到38 ………………… 麦穗鱼

24(23)唇厚发达,上下唇均具发达乳突;吻长等于或大于眼径;下唇两侧叶不相连;体腹面,胸鳍基部无鳞片………………………………………………………………………………………………………… 棒花鱼

2.6.3 鲈形目种的检索表

1(2)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吸盘;背鳍2个分离 …………………………………………………… 子陵吻鰕虎鱼

2(1)左右腹鳍分离,不愈合成一吸盘,无侧线

3(4)犁骨无齿,前鳃盖骨边缘无硬棘;头部眼后方有感觉管孔C的,眼后下方横行感觉乳突线与眼下纵行感觉乳突线相连 ……………………………………………………………………………………河…川…沙塘鳢

4(3)犁骨具齿,犁骨齿左右群互连;体长头侧扁,眼不突出;体侧横斑条9 ………………………… 小黄鱼幼

3 讨论

3.1 干流及各水库鱼类物种组成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三个水库外来鱼类物种组成极其相似,可能是三个水库之间有渠道或者输水系统相连,水文条件也相似。塔里木河干流外来鱼类组成与三大水库既相似又有所差异,相似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三大水库与干流有渠道相连,差异性则可能是干流和水库水文条件(如水深、流速)不同造成。塔里木河鱼类区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单一的中亚高原山区复合体又增加了四个复合体成分:江河平原复合体(青、草、鲢、鳙等),早第三纪复合体(鲤、鲫鱼、泥鳅等),热带平原复合体(小黄鱼幼、吻鰕虎鱼,河川沙塘鳢等),北方平原复合体(河鲈等)。

3.2 塔里木河外来鱼类入侵可能原因

前期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外来鱼类入侵原因主要是:1)用于经济鱼类养殖对象被引进,包括食用鱼类和观赏鱼类,比如被引入新疆博斯腾湖的河鲈,被引进到美洲的鲤鱼、青鳉,都是引进后逃逸野化成功或被有意弃养的。2)作为生物防控鱼类被引进。据报道,草鱼最少被引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引入地水域的水生植被造成极大破坏,而起初引入的目的恰恰是控制水草。3)作为休闲垂钓和饵料鱼被引进。这是美国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比如用于垂钓的锦鲤和彩鲫等。4)作为增殖恢复一些濒危种引进。国外鱼类入侵的另一个途径是为增殖恢复一些濒危种而人为引入附近水体导致入侵[10]。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推测,塔里木河及其附属水体外来鱼类的入侵原因可能主要是引种食用经济鱼类造成的,如鳊、草鱼、鲤鱼等入侵的可能原因是作为食用鱼养殖对象被引进;而一些小型野杂鱼如棒花鱼、麦穗鱼等,则可能是因为引种经济鱼类时无意引入的,目前土著鱼类种群逐渐衰退,濒临灭迹[11],入侵鱼类可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比如在空间和食物上与土著鱼类竞争;病虫害的带入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土著鱼类走向灭绝。

3.3 鱼类引种和外来鱼类防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渔业引种及各地养殖品种的交流是当今社会渔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引种前应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加强监管措施,以达到防范鱼类入侵的目的;在鱼类引种时严格控制鱼类引入的纯度,防止其他鱼类的带入。在鱼类引种时更应慎重考虑当地土著鱼类的的组成及外来鱼类对当地土著鱼类的影响,避免造成引种鱼类与土著鱼类形成竞争排斥、捕食甚至杂交等生态关系,否则将对土著鱼类造成灭顶之灾。

[1] 邓铭江.塔里木河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J].中国水利,2004,17:20-23.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局.新疆鱼类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

[3] 王智超,姜作发,张长征等.塔里木河流域土著鱼类名录文献考究及检索表的编制[J].渔业科学进展,2010,31(1):15 -18.

[4] 潘勇,曹文宣,徐立蒲,等.鱼类入侵的生态效应及管理策略[J].淡水渔业,2005,35(6):57 -60.

[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志编撰领导小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 张觉民,何志辉.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42-244.

[7] 朱松泉.中国淡水鱼类检索[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陈宜瑜.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 伍汉霖.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 潘勇,曹文宣,徐立蒲等.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87 -692.

[11] 聂竹兰,魏杰,程勇.塔里木裂腹鱼生物学研究初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3):113 -116.

猜你喜欢
塔里木河干流鱼类
高中地理综合题写实性描述解答:原则、路径与微思考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长江干流岸带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封冻
鱼类运动会
永远的塔里木河
塔河生态输水 胡杨风景更美
江西省信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规划
致敬,塔里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