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地上播种梦想——走近我市大学生“村官”

2011-07-02 06:22杨吉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0期
关键词:响水村官村民

□杨吉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放弃城市生活,从都市大学一毕业,就来到农村。他们不是官,却都是农民的贴心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带领农民致富。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蒋睿(左三)在院坝连心会上与村民交流

蒋睿:2800位村民的“女儿”

“哎,自己的‘女儿’就要嫁出去咯”。2010年11月,当重庆市北碚区大学生“村官”考核组来到童家溪镇建设村,考核该村大学生“村官”两年来的工作情况时,该村的党总支书记胡远相略带遗憾的感叹道。

胡远相口中的“女儿”正是他们村的大学生“村官”蒋睿。胡远相的这种“担心”不仅是对蒋睿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赞扬,更是把蒋睿当作了自己的“女儿”一般。在建设村人的心里,蒋睿这个城里来的“村官”,是全村2800位村民共同的“女儿”。2010年底,在建设村担任两年党委书记助理的蒋睿以优异的工作成绩通过考核,调到了 团 北碚区委工作。

“村官”蒋睿(右一)在田间地头和村民交心

“我们这一批‘村官’是幸运的。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升温情况下,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正好给我们这些为了找工作而苦恼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2008年7月,刚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的蒋睿就选择了回到家乡北碚当“村官”。蒋睿的这一选择也得到了她父母的支持,“因为我本身就居住在北碚,从小就与农民群体接触较多,所以父母也并不反对我当‘村官’”。

“当上‘村官’,我就一直思考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打通村民致富瓶颈的实践能力。”刚到建设村,蒋睿就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村民情况,掌握该村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通过调查走访,蒋睿发现,因为地处212国道附近,建设村发展水平总体较高,但村里的山王岗社,地处偏僻,海拔较高,村民只能靠一条小路联系着外面的世界,因为贫困、闭塞、落后,致为使村里的村民越过越穷,村里的人越过越少,多么帅气的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村里的女孩子没多大就想着嫁出去。看着村民们的无奈,身为大学生“村官“的蒋睿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帮助村民改变现状!

蒋睿说,当时她只是横下了这一条心,要在当“村官”期间帮山王岗社的村民们找到打通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要想让山王岗社的村民真正脱贫致富,真不是一条简单的路子。

上山下山路途遥远,崎岖陡峭,蒋睿没有丝毫含糊。经过13天的实地考察,26次的艰难往返,通过不厌其烦的向农业专家请教,蒋睿发现,山王岗社非常适合种植桃树、李树、樱桃、批把等经济作物,并且桃树种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只是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加上交通不便,才致该社村民这些年想致富都很难。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过15天的挑灯夜战,蒋睿终于拟定出《山王岗社打造规模果树品牌的计划》。这一规划也得到了建设村以及童家溪镇领导的肯定和认同。

在两年的时间里,蒋睿按照自己拟定的规划,首先通过村财政和山王岗社村民的集资为山王岗社修建了三条生产、生活便道,解决了山王岗社村民出行难、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当了‘村官’,到了农村,我才了解到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三条生产、生活便道对于城市里面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三条能通摩托车的山间小路,但在这里,却是三条能使村民们发家致富的必由之路。”

按照规划,蒋睿根据海拔、气候等因素,因地制宜,集中土地350亩,结合山王岗社栽种桃树的历史,最终使山王岗社形成以桃树种植为主,套种李树、枇杷等经济果树规模种植的生产模式,同时,探索出一套统一栽种、施肥、维护、摘果、销售的创新管理模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在看到‘吴小平葡萄熟了’的广告时,大家也会惊喜地看到,山王岗上的桃子也正红得可爱。”蒋睿对于自己拟定的《计划》很有信心。

2010年11月,蒋睿被调任团北碚区委,成为一名干部。虽然离开了建设村,离开了“村官”的岗位,蒋睿仍然在完善当初她制定的《计划》,时刻惦记着山王岗社的村民致富问题。2010年底,已经调到北碚区团委的蒋睿多次联系西南大学农学院的教授,探讨在山王岗社发展林下养鸡的可能性。“这两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历,每一件小事都曾给我深远的影响,不断激励着我成长进步,不管以后我走到哪里,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姚璐(前)送“ 计 生”药品到农家

姚璐:在农村的沃土里茁壮成长

“虽然到农村工作只有两年,却远远超过了我这个城市娃此前20几年的历练。”回想起两年来在北碚区童家溪镇同兴村的点点滴滴,姚璐对于当初放弃东部新城管委会的工作而选择当“村官”的决定感到一点也不后悔,“在同兴村730个日夜的点滴积累,是我一生的财富。”

2008年,在东部新城管委会工作了三年的姚璐一次偶然机会通过网络得知重庆市招录大学生“村官”的信息。面对城市里日益残酷的竞争环境,想实现自我突破,实现自己价值的姚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选择了“田野上的村官之路”。

“我是瞒着我的父母报的名,在得知考试合格后才将我的决定告诉了尚蒙在鼓里的父母。”姚璐本以为做这样的决定会遭到父母反对,出乎她意料的是父母却非常支持她的这一决定,“我的父母曾经当过知青,他们把那段知青的经历看作是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所以,当他们得知我要去当‘村官’的时候,都非常地支持我,都希望我能在农村发掘出那些宝贵的财富。”

“虽然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但是基层工作并没我想像中那样轻松和简单,刚到村里的第一周我感到很茫然,找不到工作的切入点。”为此,姚璐经常思考如何尽快的上手,通过细心的观察,姚璐发现,基层行政单位传统的办公模式非常影响办公效率,“如果村民有事需要村里出具证明,就只有找到社长,因为文化水平的关系,社长也只能在纸上歪歪斜斜写几个字,然后再由村民到村里盖章,这样既不规范也影响办事效率。”于是在东部新城管委会工作过的姚璐就决定以提高基层行政单位的办公效率这一点作为融入农村工作的切入点。恰逢此时,北碚区委组织部配发给同兴村进行远程教育的电脑给姚璐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姚璐(右一)在收集群众意见

姚璐(左)虚 心向村干部学习农业知识

当时,北碚区委组织部配发了10台电脑给同兴村,村财政也拨款购置了一些设备来“武装”村里的服务中心。“虽然硬件有了,但是‘软件’方面还有所欠缺。我觉得在‘软件’方面,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村干部结构的短处。”于是姚璐通过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工作间隙,组织村干部进行办公电子化的培训,通过三个月的培训,同兴村的村干部不仅学会了打字和上网,还基本实现了办公电子化,实现了对文书档案、财务等电子化分类管理。姚璐不仅凭借这一切入点迅速的融入到农村的工作中去,同时还获得镇里甚至区里领导的好评。

“在农村,基本每天都有感人的事情发生,农村的生活比城市里艰苦,但最基层的那些血浓于水的真情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使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回想起这两年时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姚璐表示,虽然农村的条件不如城市,但是精神上确实充裕的,因为那些朴实、憨直的农民总是让人十分感动。

60多岁的老人帅正明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同兴村的人都亲切的称他为“老帅”。老人的孩子在外打工,老人就在家里照料着自家的果园,“老帅把他家的果园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甚至把果园当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但是老帅的家和他的果园正好在同兴工业园区五星基地的规划范围之内,“农民们的守土固本的意识很重,所以当工业基地征地工作全面铺开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帅正明看着自己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培育起来的果园要被推平建成工业园时,老帅心疼得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

想着工业园区的宏伟蓝图就摆在眼前,美好的未来也摆在眼前。曾经当过村干部,在村里有些名望的帅正明在征地动员工作陷于入僵局时,主动地站了出来,说:“我是共产党员,先拆我家的吧”。不仅如此,老帅还夜以继日地动员了30多名党员主动拆除自家房屋。“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也渐渐跟着响应。1000多亩土地、300多户人家从动员到拆迁完毕,只用了短短28天时间。这几乎创造了全镇征地拆迁史上的奇迹。”姚璐说,“不到农村来工作,你就根本不会看到这些事;不当这‘村官’,你也根本体会不了这份感动。广袤的农村不仅是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我们成长的沃土。”

林茜(中)在人口普查时入户了解情况

林茜:全市最年轻的村支书

一年前,林茜还是西南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正忙着毕业答辩和找工作,对前途还一片茫然,而现在,24岁的她成了全市最年轻的村支书。

2010年7月,林茜参加了2010届重庆选派大学生“村官”统考,被分到北碚金刀峡镇响水村担任村书记助理,在响水村工作5个月后,她在响水村新一轮党总支换届选举上,经公推直选,成功竞任响水村党总支书记,成为2500多人口的响水村的“一把手”。

林茜是四川内江人,父母在老家镇上做点小本买卖。她入读四川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学的是交通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她就入了党,如今已有三年党龄。林茜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兴趣广泛,喜欢唱歌、跳健美操,大学期间成绩也不错,每年都拿奖学金。她曾担任过班里的文艺委员和学习委员,还当过院里科技部的干事。

一年前,她面临毕业,忙着毕业答辩和参加各种双选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林茜也曾 彷 徨过。2010年7月,她通过了2010届重庆选派大学生村官统考,7月13日正式走马上任北碚金刀峡镇响水村,担任村书记助理。“我直到笔试的时候才第一次来到重庆,只是从网上了解到北碚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我是农村的孩子,对农村我很熟悉,但当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忐忑。”2010年的林茜对于未来既满含憧憬,又担心无法胜任“村官”的工作。

2010年林茜(右一)参加响水村党组织选举

林茜担任响水村村书记助理时,响水村的村支书叫李映秀,是位年近40岁的大姐,和蔼可亲。“上班第一天,李书记就告诉我,要当好村官,先得当好村民。”虽然现在自己是书记了,但是林茜仍习惯性的称李映秀为李书记。上任当天,林茜就从村支书、村主任那里搜集村上各种情况介绍和信息统计表,了解全村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构成、居住状况、农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企业情况,并熟记各项政策。 响水村950多户,2500多人,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占了80%左右,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以发展养殖业、煤矿、蔬菜种植为主。这些,她都一一记录在案。“响水村山美,水美,经常有人到这里来写生,当然这里的人更美,”到响水村快一年了,林茜发现她已经爱上这片土地。

2010年11月,每三年一届的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公推直选,自认为有条件的都可报名。有着一股闯劲的林茜报名竞选村党总支书记,当时共有12人竞选这一职位。

“我可能是用激情和活力打动了大家。而我学的是交通工程专业,我提出,今后会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村民多修便道,并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蔬菜基地建设。路通了,菜的销路广了,大家的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初试时,台下坐着的评委是30多名党员和群众代表。林茜在竞选演讲中坦陈,自己虽然最年轻、资历最浅,但作为当代大学生,学校生活培养了其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加上这几个月任职,她亲身经历了基层农村工作,学习了很多东西。简单、朴实的话语使林茜博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最终根据投票,她和41岁的成伟进入“决赛”。

“其实,参加竞选的时候,只是想展示自我,向响水村的村民们表达出我的愿望,能过初试已经很让我意外了,成伟曾担任过金刀峡镇永安村村支书,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但没想到最后竟然是我当选了。”林茜对自己能当选书记都感到意外。2010年11月23日,林茜以超出对方12票的明显优势当选,成为响水村的“一把手”。

“农民们是非常可爱的,无可否认的是他们是最朴实的一个群体。只要摆正心态和他们拉近距离,友好相处,他们都能理解我们。”林茜讲起一次追超生户的事情。有一次,响水村的计生专干在赶场的时候发现村民胡蓉走路形态有些异样,怀疑是怀孕了,于是打电话给林茜,林茜立即通知了村委会主任陈德云,以及村的副秘书长赶往胡蓉住的风箱沟社。到了胡蓉家的时候,发现大门紧闭,似乎没有人在家。林茜4人通过分析,判定胡蓉就躲在家里,4人分别在门前给胡蓉宣讲政策,但屋内始终没有任何动静。万般无奈之下4人只好轮班在胡蓉家门前守了一个通宵。在林茜等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导下,第二天,胡蓉走出了家门,并接受了相应的处罚。

“其实农村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这些小事情却是村民最关心的,薄书记也说过,‘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就是国家的大事。’”林茜经常会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帮助农民解决困难,调解纠纷,在与村民打交道的一年时间里,她基本走遍了响水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次帮村民解决困难,细心的林茜总是会把村民的联系电话,记录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小本子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的记着村民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一年时间,小本子上已经记了上千个电话号码,厚厚的小本子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

1.63 米的身高、留海、牛仔裤、运动鞋……林茜简单而朴实。当村官一年以来,她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很多。“大学时我爱穿高跟鞋,也很爱美。但到这里工作后,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几乎不穿高跟鞋了。”参加工作后,她仅中秋节回过一次家,“当妈妈看到我后心疼地直流眼泪,并对我说,你黑了,也瘦了。虽然让父母担心,心里很难过,但是既然选择了‘村官’就一定要干好。”

林茜每天早上6点开始忙碌,经常晚上11点才能回到她在金刀峡镇租住的房间。“其实村里面的事情很多并不复杂,但是很琐碎,有时候一天要处理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小事情。没有事的时候,到田间地头转一转,事情就又来了。”因为长期没有休息好,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今年3月底,林茜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住院的期间,妈妈执意要来看我,但是我把她劝住了,我不想让父母担心。生病期间,村里的村民以及村干部和镇里的领导都来看望我,甚至有些村干部还一直陪着我,被这么多人围着、关心着,让我有了家的感觉。同时我也觉得更应该把工作干好,来回报他们的关心。”好强的林茜在出院后就又投入了工作。

“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人年轻又有闯劲,相信她会把班子带好,把全村经济搞上来。其实村民和我们村干部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村里发展了,大家肯定会服的!”对于这么年轻的一个搭档,响水村村委会主任陈德云言简意赅的一番话,透露出村民对林茜的莫大期望。

“虽然我知道农村工作是一本复杂难懂的书,但我有信心带领大家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林茜在竞选书记时说的这句承诺,赢得了响水村村民的信任,同时也表达出她干好工作的决心。

“村官”钱波闲暇时留个影

钱波:用心与农民交朋友

“之所以选择当村官,是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一是父母希望我留在本地发展,二是大学里曾当‘村官’的学姐支过招。‘村官’非常锻炼人的能力,能使人更快的成长,所以才选择考‘村官’。”本已考上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的钱波,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环境工程系。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希望能够创出一番天地的她最终选择了到北碚区金刀峡镇小华 蓥 村担任“村官”。

在小华 蓥 村工作一年多的钱波,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当上了该村的村党总支副书记,“虽然比隔壁村的林茜早来一年,但是能当上村党总支副书记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幽默乐观的钱波风趣的说道,其实大学生“村官”之间也存在着一种良性的对比和竞争,这种对比和竞争能促使我们更快的成长,这种对比和竞争的结果是让我们的工作干得更好。“去年底响水村被评为镇上的卫生模范村,今年我们村一定要把这个荣誉‘夺’回来。”不服输的钱波表达了要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决心。

钱波(前)带头参加蔬菜基地建设

“‘村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当‘村官’一年多以来,父母都觉得我变化很大。”在钱波刚到小华蓥村的时候,就碰到了“林改”,为了核实数据,钱波不厌其烦的打电话仔细询问,“在那三个月里,每个月的电话费都不低于200元。”从会议记录的录入、检查到核实数据,懂电脑的钱波克服时常断电的问题,挑灯夜战,“因为村里电压不稳,时常停电,但是为了保证进度,在那三个月里基本上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最终,在三个月时间里,将小华 蓥 村 全村最少的4页, 最多的12页,总共202份最新的林权证发到了村民手中。“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小华 蓥 村来说,林改进度能排在全镇第一,我感到非常自豪。”说到这里,钱波的脸上显示出了自豪的神情。

50多岁的老党员杨凤兰住在小华蓥村比较偏远的山上,从村办公室到她的家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去年年底,钱波为了采集小华 蓥 村党员的资料,来到了杨凤兰的家里。采集完资料后,生活比较困难的杨凤兰非常热情,硬要留钱波在她家吃晚饭,“当时,杨凤兰还想将她家唯一的一只公鸡杀了来招待我们。”盛情难却的钱波在晚饭后将50元钱压在桌子一角,悄悄的离开了老党员杨凤兰的家。让钱波没有想到的是,走了约半个小时,身体有疾的杨凤兰从后面追了上来,硬是把钱塞回到钱波的手中,“还一个劲地说:“你一个年轻的女娃子,走这么远的山路来看我,招待你吃一顿饭是应该的,你给饭前就是看不起我。”说到村民的纯朴,钱波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其实,在农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自己的架子,用心与农民们进行交流,将心比心,把农民当朋友,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将工作干得更好。”为此,钱波把姓名和手机号码做成了连心卡,发给村民,24小时为村民开机,不管谁家有事,她都尽力帮助解决。

“只有来到了农村才能真正的了解中国的基层,只有将自己的真心交给农民,才能换回他们对你的真诚。”大学生“村官“钱波在经历一年多的基层工作洗礼后,对农村,对基层,对农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亲切。

猜你喜欢
响水村官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唱村官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江苏响水:7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全部竣工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响水流泉落花来
假如我不是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