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1-07-09 07:20陆益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头孢类药制剂肌注

陆益兵

江苏省大丰市中医院,江苏 大丰 224100

近年来随着药物知识普及和人们对身心健康的日益关注,药物品种和剂型的不断增加,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也与日俱增。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以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带给人们的损害。我们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ADR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由临床医师、护士和药师呈报的208例ADR患者,其中男116例,女92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岁。

1.2 方法

对引起ADR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1.3 结果

1.3.1 给药途径

208例中,静脉给药183,口服23例,外用2例。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数量最多,这与临床上静脉给药的大量应用有关。

1.3.2 药物种类及构成比

本次收集到的药物品种有抗感染药、中药制剂、循环系统用药等。具体结果见表1及表2。

表1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

表2 引起ADR的抗微生物药物分类及构成比

表3 ADR的类型及其构成比

1.3.3 ADR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归类

208例中引起ADR临床表现得有214例 (部分病例有2种及以上类型症状),以皮肤损害和消化道损害最常见。见表3。

2 讨论

2.1 损害类型 本次统计中以皮肤损害和消化道损害常见,是因为便于观察诊断。常用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皮疹等皮肤损害和恶心呕吐等消化系损害,几种常用药物联用也有把常见的轻微不良反应叠加的可能,症状以轻中度为主[1]。

2.2 ADR与使用药物的关系 由结果可见,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首位,其中又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这与目前抗微生物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头孢类成为基本用药。喹诺酮类也因抗菌活性强、耐药少、无需皮试而被大量运用于临床。因此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2.3 中药制剂与ADR 从收集到的资料看,中药制剂也占相当的比例,这与中医院中药制剂的广泛使用有关。现有的中药制剂单一成分的很少,多为复方制剂,已知的主要成分又多为大分子物质,如多糖多甙等,具有免疫原性,还有未知成分,制备工艺中提纯等问题难以解决[2]。中药制剂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4 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静脉用药ADR的发生率高,208例中静脉用药183例,高居榜首。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液,起效快,避免了首过效应。但高浓度药物,输液中的不溶性颗粒,某些药物的极微量分解产物等易引起ADR。故须执行“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1]徐颖颖.234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24(8):729.

[2]谢丽.1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安徽医药,2010,14(3):360.

猜你喜欢
头孢类药制剂肌注
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利尿药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1)
盲目服抗生素 谨防延误治疗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阿米卡星治疗白血病感染患者的疗效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19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