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比较研究

2011-07-09 07:20束雅春秦昆明殷放宙蔡宝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银翘散汤剂饮片

束雅春 秦昆明 殷放宙 刘 晓 吴 芸 蔡宝昌,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南京 210029;3.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标准重点研究室,南京 210029;4.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南京 210061

银翘散始载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理论而创制的名方。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牛蒡子等九味药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温初起,当时以治疗风温、温热病以及某些杂病属于邪在卫分、上焦而闻名,并一直沿用至今。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疱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疾病,是中医临床上广泛使用并且疗效确切的中药方剂之一。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中药饮片按一定生产工艺制成的提取物与适当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供临床调剂使用的粉状或颗粒状产品。具有剂量准确、卫生、即冲即服和贮存携带方便的特点,现已被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广泛使用[1]。虽然中药配方颗粒比传统中药饮片有一些优势,但仍有许多专家学者对中药饮片这一改革表示质疑,例如在饮片原有形态特征消失后如何控制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混合配方与传统饮片合煎汤剂是否等效,中药配方颗粒在尚无统一的国家标准情况下,如何监管等?本文通过对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在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浸出物及相对密度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二者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岛津LC-20AB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DGU-20A3在线脱气机、SIL-20A自动进样器、SPD-M20A检测器、CTO-20A柱温箱和Class-VP色谱工作站;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01型 (上海索谱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Toledo AL104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 (美国Merck公司),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1.2 试药

银翘散传统饮片购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金斌教授鉴定。银翘散配方颗粒购自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YMC-Pack ODS-A(250 mm ×4.6 mm,5μm) (YMC Co.Ltd,Japan);流动相:乙腈 (A) -0.1%甲酸水溶液 (B)梯度洗脱 (0~20 min,A:5%;20~35 min,A:5% ~10%;35~75 min,A:10% ~18%;75~95 min,A:18% ~24%;95~105 min,A:24% ~35%;105~120 min,A:35% ~45%;120~125 min,A:2%);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进样量:5μL。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 处方组成

金银花9g、连翘9g、桔梗6g、淡竹叶4g、生甘草5g、淡豆豉5g、牛蒡子9g、薄荷6g、荆芥穗5g。

2.2.2 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

精密称取金银花、连翘、桔梗、淡竹叶、生甘草、淡豆豉、牛蒡子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用传统砂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15 min,加入后下饮片薄荷、荆芥穗再煎煮5 min,趁热滤出药液,量得体积为292 mL的一煎药液备用。同法再加6倍量水,煎煮15 min制备二煎药液197 mL,合并两次药液,摇匀,加纯净水定容至500 mL,备用。

2.2.3 配方颗粒汤剂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折算后的与银翘散传统饮片等量的单味药配方颗粒,以100℃热开水冲兑至300 mL,加纯净水定容至500 mL,备用。

分别精密量取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样品溶液各1.5 mL至5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定容至刻度,边加边轻轻振摇,静置30min,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供试品溶液。

图1 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样品色谱图

图2 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样品色谱图

2.3 两种汤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比较

精密吸取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供试品溶液各5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操作,考察125 min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分离情况,记录125 min色谱图,即得。结果见图1、图2。

2.4 两种汤剂浸出物含量的比较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Ⅹ项下浸出物测定法,精密量取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配方颗粒汤剂各25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两种汤剂平行测定3份,取平均值,得传统饮片汤剂浸出物为0.5380 g,配方颗粒汤剂浸出物为0.3223 g。

2.5 两种汤剂相对密度的比较

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Ⅶ项下相对密度测定法之比重瓶法,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后,置20℃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温度达到20℃,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2],两种汤剂分别平行测定3份,根据公式计算,得传统饮片汤剂相对密度为1.0075393,配方颗粒汤剂相对密度为1.0035308。

3 讨论

银翘散属解表类方剂,且其中多味饮片中均含有挥发性成分。因此,传统饮片第一次煎沸后改文火煎15 min后加入后下药物,再煎5 min,以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3]。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处方剂量经折算后与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等量,因此,两者实验结果比较更具有客观性与可比性。就实验结果总体而言,指纹图谱技术在两种汤剂的应用中属“整体轮廓”比较,二者色谱图形和相对应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基本相似,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但部分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尤其是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大多数化学成分的含量 (以峰面积计)只是传统饮片汤剂的1/2,个别化学成分只达到了1/3。根据二者浸出物和相对密度的测定结果比较,银翘散配方颗粒汤剂也均小于传统饮片汤剂。因此,通过本研究发现,银翘散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两者的临床疗效也必然有一定的差异。这就印证了为什么中药配方颗粒自其诞生的那天起就争论不断,核心问题是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疗效是否相同。

中药配方颗粒在原料中药材、饮片、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各环节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的等效性还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做支持[1]。只有重视从源头上控制药材和饮片的质量,协调不同企业生产工艺,加强反映内在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配方颗粒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才能得到根本改观,才能为保障人类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1]李松林,宋景政,徐宏喜.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浅析[J].中草药.2009,40:1-7.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16-217.

[3]束雅春,秦昆明,刘晓,等.HPLC法测定荆芥饮片煎煮过程中胡薄荷酮的含量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60-62.

猜你喜欢
银翘散汤剂饮片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基于电子舌的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的快速辨识研究
Based on FP-Growth Algorithm to Excavate Medication Rul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Radiation Esophagitis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饮片与免煎颗粒剂治疗偏头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