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

2011-07-09 03:13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0075
陕西中医 2011年11期
关键词:脏腑艾滋病证候

陶 怡 赵 莺 陶 铮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1981年在美国率先发现艾滋病,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25年间全球累计有 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 250万人死亡[1]。艾滋病也因此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能够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于 1996年提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方法(也称鸡尾酒疗法),该治疗方法对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效果[2-5]。在中医治疗艾滋病方面,国内的研究尚浅,各家的报道也不一[6-8],祖国传统医学与西医的不同之处就是其辨证施治,这也造成了一些分歧。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证候分析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近 20年文献报道的 3217例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对结果进行分析,试提出艾滋病证候分布的一些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文献资料 3217例患者中,男2137例,女 1080例。年龄最小为 26岁,最大为 55岁,平均年龄 33.82±12.01岁,感染途径:性接触传播1062例(33.01%),母婴传播 539例(16.75%),静脉吸毒 573例 (17.84%),输血 411例 (12.77%),原因不明 632例(19.65%),病程:从检测出 HIV开始计算为 2~220个月,平均 (29.05±16.62)个月;从可能发生感染时间开始算为 1~350个月,平均(126.29±54.18)个月。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艾滋病诊疗指南》[9]标准执行。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10]。

西医临床症状 ①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等 523例。②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529。③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痰中带血等 654例。④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424例。⑤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719例。⑥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234例。⑦卡波希氏肉瘤 101例。

中医证候分型方法[11-18]①血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女性月经量少,舌淡,脉虚弱。②气虚证: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动则症状加重,舌淡,脉虚弱。 ③阴虚证: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咽干,五心发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④脾气虚: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脉缓弱。⑤心肺气虚:心悸气短,久咳不止,咳喘少力,动则尤甚,胸闷,痰液清稀,声音低怯,头晕神疲,自汗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无力。⑥ 心脾两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女性月经量多色淡,或崩漏、闭经等,舌淡,脉细弱。⑦肝胃不和:胸胁,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郁闷或烦躁易怒,苔薄黄,脉弦。⑧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咽干,颧红盗汗,五心烦热,遗精,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⑨肺脾气虚: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至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10]肺肾阴虚:咳嗽痰少,间或咳血,消瘦,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颧红,口干咽燥,声音嘶哑,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11]脾肾阳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或下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或面浮肢肿,小便不利,甚者出现腹水,舌淡胖大,脉沉弱。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 P<0.05时,认为具有显著差异。

结 果 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实证虚证对比 见表1。

表1 艾滋病患者的中医实证虚证对比

艾滋病患者中虚证的研究汇总结果 如表 2

表2 艾滋病患者中虚证的研究汇总结果

艾滋病患者中脏腑辨证的研究汇总结果 如表3。

表3 艾滋病患者中脏腑辨证的研究汇总结果

讨 论 本组研究中,艾滋病患者症状体征较多较杂,涉及多脏腑多部位,以全身症状、脾系症状、肺系症状、口腔皮肤、肉瘤等为主要症状体征。主要症状体征频率: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等 523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529例,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痰中带血等 654例,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424例,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719例,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234例,卡波希氏肉瘤 101例。

本组研究的舌象结果:舌质由淡红发展至淡白等,舌体多见胖大、齿痕、瘦薄,也可见裂纹,舌态多萎软无力,舌苔多见薄苔、苔色多为白苔和黄白相间。表明艾滋病病毒致病具有脾气虚、气血虚以及脏腑兼病等特点,反映了邪气日盛正气渐衰的病机变化过程[19-22]。

在 217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均以虚证(91.71%)为主,并以气血两虚 (35.02%)及气阴两虚(30.41%)为主。多表现寒热错杂,脏腑辨证方面以脏腑兼病为主,其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肺肾阴虚(22.12%)、脾肾阳虚 (18.89%)、脾气虚 (16.29%)。

综上所述,艾滋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是“以气血、气阴两虚为主,寒热错杂,脏腑兼病多见,证候复杂多变”,临床上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艾滋病时应注意辨证施治。但本研究仍应更加深入,本组研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谢世平,潘万旗 ,梁慕华.艾滋病中医基本症型的相关文献分析[J].河南中医药学报,2006,21(122):7.

[2]Badri M ,Ehrlich R,Wood R,etal.Initiating cotrimoxazo leprophy lax 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Africa:an evalu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W HO/ UN AIDS recommendations[J].AIDS,2001,15(9):1143-1148.

[3]方 路 ,王 莉,段呈玉.云南省 180例 HIV/A1DS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的初步分析[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6,15(3):10.

[4]岑玉文,符林春,谭行华,等.广东地区 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6(5):958-961.

[5]刘 静.中医药对艾滋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12(5):83-84.

[6]刘振杰,胡伟飚.艾滋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4):228-231.

[7]谢世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思路[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13-14.

[8]向 楠,李晓东.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汇[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25(4):92-93.

[9]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2):13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 (试行)[EB/OL].2005[2010-07-30].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pg z-dt/200804/18535.htm.

[11]黎 明,陈大刚.复方三黄散治疗艾滋病和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41例报告[J].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4:57.

[12]杨凤珍,烟建华,王 建,等.HIV/AIDS中医分期辨证治疗[J].中国医学报,2004,19(4):240-242.

[13]杨文雄,康来仪.XQ9302中药制剂对艾滋病疗效的初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33(1):4-8.

[14]徐立然.益爱康胶囊治疗 HIV病毒感染和艾滋病(AIDS)160例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4-6.

[15]刘 静.中医药对艾滋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5,12(5):83-84.

[16]吴 昊,张福杰.唐草片治疗 HIV/AIDS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95-102.

[17]Badri M,Ehr lich R,Wo od R,et al.I nitiat ing cotrimo xazo le pro phy lax 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in Africa: an evaluation oftheprovisional W HO/UN AIDS Mrecommendations[J].AIDS,2001,15(9):1143-1148.

[18]岑玉文,符林春,谭行华,等.广东地区 HIV/AID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6(5):958-961.

[19]吕 达,王禄林.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4):409.

[20]张国梁,徐经凤,刘 健,等.473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5):21-22.

[21]谢世平,潘万旗,梁慕华.艾滋病中医基本症型的相关文献分析[J].河南中医药学报,2006,21(122):7.

[22]方 路 ,王 莉,段呈玉.云南省 180例 HIV/A1DS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的初步分析[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6,19(3):l0.

猜你喜欢
脏腑艾滋病证候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