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咖啡(13) 体会语境,把握语体

2011-07-14 03:33淮海工学院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敬语语体场合

淮海工学院 赵 平

和「昨夜眠れなかったから」,应该是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的对话。再接下来的「早く休まなきゃ体に悪いよ」,简直就是长辈对后辈的谆谆叮咛亲切嘱付了。用这种语气与老师交谈,可说是大大的失礼。

其实,不会“看客下菜”,也是一部分初出茅庐的年轻日语教师的“痼疾”。常有年轻教师与笔者共同编写日语口语教材。笔者编写教材的宗旨是“自创”。然而一旦让年轻教师造句,尽管笔者反复叮嘱一定要全部使用敬体,但交上来的句子大多仍是简体。好不容易来个敬体,还会出现「この果物はスーパーにゃたくさんあります」(用于口语常体的「にゃ」与敬体「あります」的搭配不当)、「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また、次の間違いを直してください」(常体「~なさい」与敬体「~てください」的混用)等匪夷所思的搭配。如果我们教师都“锲而不舍”地使用常体,用不好敬体的话,那么学生不分场合地使用常体的习惯积重难返,也就无足为怪了。

顽固使用常体的“痼疾”,来自日语教授与学习中的潜移默化。初学时,虽然我们接触的语体大多为敬体,但是这个阶段十分短暂。随着水平的提高,在教材和授课中,无论读解、听力,还是会话,都会逐步转向常体;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日剧中,常体更是铺天盖地,这种情况给人以“说常体水平高”的错觉。加之常体具有“拉近关系,表达亲密”的功能,更让不少人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张口闭口以常体为主的习惯。

某日,两位三年级学生跟笔者散步,要求笔者教他们“敬语”。因为日本外教批评他们不会用敬语,说话失礼,而且听起来“像老头子”。这令她们感到非常沮丧,一时间竟感觉不会说日语了。

经过一番了解,笔者发现她们并不是不会使用敬语,而是不会在使用敬体上做到“看客下菜”。造成其“老头子”语感的,恰恰是她们自认为朗朗上口的常体。

教授日语的诸君或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初级阶段,学生们使用的基本上是敬体,而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们将敬体和敬语相提并论,觉得高不可攀又难以驾驭,开口闭口全是常体,甚至在毕业答辩乃至就职面试时,往往都拿常体冲锋,

敬体反倒变成了“高水平技巧”。

出于“职业习惯”,笔者曾“暗中”录制过一段师生对话,抄录成文字如下:

学生:おはよう。

先生: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学生:先生早いね。

学生:早く休まなきゃ体に悪いよ。

先生: ああ、分かってる。で、ちゃんと宿題を用意してきたかい?

以上对话,基础文法基本无误,但却会给日本人一种异样的甚至是不快的感觉。首先,学生对老师用常体打招呼大为失礼,而老师不纠正学生的错误,居然用敬体作答。接下来「先生早いね」

然而,对于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的实际运用往往是在职场或正式场合中进行的。恰恰在这类场合,敬体乃至敬语的运用,是表现说话人素养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因常体、敬体使用不当而砸掉生意或搞僵人际关系的实例,在日语语言交流中屡见不鲜。

其实,日语对话只要掌握了敬体,哪怕敬语说得不好,也能基本上做到有理有节,无伤大雅。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再次温习日语的三种语体。

常体,也叫「だ体·である体」,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体”或“普通体”。从平面媒体上看,从影视剧上听,我们都可判断:常体是日常生活或文章中最常见的、最普通的语体。

敬体,也叫「です·ます体」,属于“郑重语”

敬语,包括「,用于上下关系分明和郑重的场合。敬语的学习,一般都在打好敬体和常体的基础上进行。

日语教科书在入门阶段导入的都是敬体。这是因为日本人在面对年长者、上司、客人或陌生人时,作为礼节,说话要求客气、礼貌。这种时候敬体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初入社会,进入公司时,使用敬体,能使你显得用词得体,不卑不亢。

不过,如上所述,日本人在同学、平辈、熟人以及家庭成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常体。这也不难理解。对亲近的人使用敬体或敬语,容易给人敬而远之的感觉,常体则有拉近彼此距离,凸显“亲切”和“自然”的效果。

日本人在日常对话中使用的语体以常体居多,日语文学作品使用的语体也基本上是常体,大多数教科书在中高级阶段选择的课文更是以常体为主,加上N1乃至N2的日语能力考试中唱主角的往往是常体,很容易让初学者以为常体可以不分场合拿来就用,甚至以为只有常体说得好,口语才能显得驾轻就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日本社会是一个特别讲究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的社会。当关系一般,或明显处于下级地位的场合时,随意使用常体,只能给人带来不快的感觉和失礼的印象。即便是平辈,要进入常体使用的语境,也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敬体铺垫”。简而言之,当你无法判断应该使用敬体还是常体的时候,使用敬体最为保险。

顺带提一下,对于一般日语学习者来说,敬语是最难把握的。但是,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敬语,能迅速提高说话人的语言档次,让人刮目相待。不过,敬语也不能不分场合随便乱用。敬语的滥用,在日语中叫「」,不但不会给人留下语言得体的印象,更甚而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冷嘲热讽。

中国有句俗话,叫“到哪座山唱哪首歌”。日语也一样。针对不同的人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体,是高水平的交流技巧,也最能体现出说话人的语言驾驭功底。相反,如果能说一口流畅的日语,却不分时间、地点、人物、场景,以常体为主打语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让人退避三舍、冷落交流气氛,说话人也可能会因此失去某些机会,不可不慎!

猜你喜欢
敬语语体场合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日语敬语习得常见误用分析
不同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