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及三萜化合物积累

2011-07-16 03:46尹忠平上官新晨米丽雪吴少福张月红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青钱柳齐墩三萜

尹忠平,上官新晨,米丽雪,蒋 艳,吴少福,张月红

1)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室,南昌大学,南昌330047;2)江西省教育厅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

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为中国特有胡桃科青钱柳属单种属珍稀植物,其叶常用于制茶,具有降糖降压、清热解暑等功效[1].青钱柳富含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及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1-3],是良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资源,极具开发利用前景.但其有性繁殖系数低,无性繁殖困难,自然资源稀缺,严重制约其开发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有望解决青钱柳资源缺稀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三萜化合物的积累,旨在为植物细胞培养生产三萜化合物等次生代谢产物提供借鉴.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SKY-211B全温度恒温振荡培养器(上海苏坤实业有限公司);HF-2.5B超声循环提取机 (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试剂有2,4-D、NAA、6-BA和KT(生化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熊果酸、齐墩果酸 (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均为分析纯.

1.2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

将青钱柳无菌幼叶 (由采自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的青钱柳茎段诱导获得)剪成0.5 cm2,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 (MS培养基+2.0 mg/L 2,4-D+1.0 mg/L 6-BA+质量浓度为30 g/L的蔗糖+7 g/L琼脂,pH值5.6~5.8),在相对湿度40% ~60%、(25±2)℃下暗培养7 d,而后进行光培养(每天光照12 h,光照强度1 000~1 500 lx).选择状态较好的愈伤组织继代,激素调整为0.5 mg/L 2,4-D+0.3 mg/L NAA+1.0 mg/L KT,其他培养条件同上.

1.3 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及动态生长曲线的建立

挑选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10 g,接种于装有100 mL液体培养基的500 mL培养瓶中,振荡悬浮培养;培养条件:MS液体培养基中加0.5 mg/L 2,4-D、0.3 mg/L NAA、1.0 mg/L KT 和质量浓度为30 g/L的蔗糖,pH=6.0,(25±1)℃,115 r/min,暗培养;多次继代初步建立悬浮细胞系.以第12天的生长量(干质量)为指标,对培养基种类、装液量、接种量、pH值、光照时间、碳源种类及浓度、激素种类及浓度7个因素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悬浮培养16 d,每2 d测定细胞的生长量,建立细胞培养动态生长曲线.

1.4 总三萜的提取及测定

①提取方法.准确称取500 mg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 (愈伤组织或叶)粉末,加6 mL乙酸乙酯,超声辅助提取 (60℃,30 min),离心,重复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定容至12 mL,待测;②测定方法.参照文献[3]的测定方法,以熊果酸为标准品,所得测定回归方程为y=0.004 7x-0.016 6,R2=0.997 7,其中y为吸光度值,x为熊果酸质量(单位μg);③ 换算因子的获得.称取悬浮细胞、愈伤组织和叶片精制总三萜各25 mg,甲醇定容至25 mL,进行总三萜测定.按f=m/(ρVn)计算换算因子,其中m为精制青钱柳总三萜质量 (单位mg),ρ为测定的质量浓度 (单位mg/mL),V为待测液体积 (单位mL),n为稀释倍数.得f悬浮细胞=0.510 4,f愈伤组织=0.485 8,f叶=0.456 3.样品总三萜含量计算:实际含量 =测定含量 ×f.

1.5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检测条件:Waters C18色谱柱 (4.6 mm × 250 mm,5 μm);检测器Waters 2487;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为甲醇和质量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90∶10;流速0.85 mL/min;柱温40℃.齐墩果酸测定回归方程y=558 392x+141 378,R2=0.999 1,其中y为峰面积,x为齐墩果酸质量 (单位μg);熊果酸测定回归方程为y=509 609x+367 329,其中y为峰面积,x为熊果酸质量 (单位μg),R2=0.998 2.

1.6 总三萜薄层层析方法

铝质高效预制薄板 (Merck公司);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和甲醇 (体积比 30∶10∶7);LB特征显色.

1.7 悬浮培养细胞鲜、干质量的测定

鲜质量为悬浮培养细胞抽滤后质量,干质量为抽滤后悬浮细胞置于60℃烘至恒重后质量.具体参照文献[4].

2 结果与讨论

2.1 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及优良愈伤组织获得

无菌幼叶在暗培养的7 d里,基本无变化,转入光照培养后,开始有所萌动,10~12 d,切口边缘膨大,随后有白色愈伤组织出现;第15~20天生长迅速,如图1(a);第20~25天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而后逐渐衰老、褐化.首次继代在第20天进行,随着继代次数增加,培养周期逐步缩短,继代4~5次后缩短至15 d左右.愈伤组织呈绿色、黄褐色、红色和灰白色等色泽,并呈现疏松或致密等不同生长状态,如图1(b) ~图1(d).愈伤组织的质素是建立良好植物细胞培养体系的关键,致密和水渍状的愈伤组织难以建立起良好的悬浮培养体系,对其改良是必要的.选择绿色、较为疏松的愈伤组织继续筛选和继代培养,5~6个月后获得淡黄色、疏松、生长旺盛的优良愈伤组织,如图1(e),其继代周期缩短为10 d,该愈伤组织适合建立悬浮培养体系.

图1 青钱柳愈伤组织生长状态Fig.1 Growth shape of Cyclocarya paliurus calli

2.2 悬浮培养细胞系的初步建立

取优良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3~5 d愈伤组织散开,培养液开始变浓,5~10 d生长旺盛,10 d后逐渐衰老、褐化.初代细胞生长缓慢,呈黄褐色,数十个细胞聚集成团,细胞形态不稳定,见图2(a).随继代数增加,细胞生长速度加快,培养物渐变成浅灰色,细胞团变小,10~30个细胞的团块较多,见图2(b)和图2(c).至第10代时,生长状态稳定,培养物呈浅黄色,有一定量的单细胞呈现,4~20个细胞的团块较多,见图2(d).经过多次筛选和继代培养,初步建立了悬浮细胞系,均匀砂粒状是悬浮细胞生长良好的特征之一,Kolewe等[5]研究紫杉细胞悬浮培养时也发现了此规律.

图2 不同培养代数悬浮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图 (×400)Fig.2 Suspended cells of different subculture time under inverted microscope

2.3 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

由于悬浮细胞对于营养成分、环境条件的变化更加敏感,培养条件的优化尤为重要.青钱柳细胞在MS、B5、WPM、DCR和DKW 5种典型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基本相似,细胞生长量分别为11.11、7.38、10.84、7.95 和9.99 g/L,相对而言,MS 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更为合适.在100 mL三角瓶中,细胞增长量随装液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之势,如图3(a),培养基以40 mL装瓶量为优选.接种量试验结果如图3(b),在40 mL培养基中,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需2 g(鲜质量)以上的接种量,3 g(鲜质量)较为合适.细胞在pH值5~7范围内都能较好生长,相对而言,pH值5.0~6.0更为合适,如图3(c).细胞在暗培养、每天12 h光照培养和每天24 h光照培养条件下均能生长,生长量分别为13.96、10.39 和11.20 g/L,即暗培养更为有利.碳源方面,以蔗糖、麦芽糖、果糖、乳糖和葡萄糖5种碳源培养时,细胞生长量分别为12.64、9.14、10.63、3.64 和 8.11 g/L,蔗糖更有利于细胞生长,乳糖会严重影响生长;当蔗糖质量浓度为10、20、30、40和50 g/L时,生长量分别为7.92、11.97、12.27、14.93 和10.97 g/L,40 g/L 时增量最大.激素方面,本研究采用2,4-D(0.2~3.2 mg/L,11个梯度)、NAA(0~2.0 mg/L,11个梯度)、6-BA(0~2.0 mg/L,11个梯度)和 KT(0~2.0 mg/L,11个梯度)进行组合试验,在2,4-D 0.8 mg/L、NAA 1.8 mg/L、6-BA 0.8 mg/L 和 KT 0.8 mg/L条件下细胞生长相对较好,生长量可达15.40 g/L.综上所述,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的优化条件为: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2,4-D 0.8 mg/L,NAA 1.8 mg/L,6-BA 0.8 mg/L,KT 0.8 mg/L,蔗糖质量浓度40 g/L,pH=6.0,10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40 mL,接种量为3 g(鲜质量),暗培养.

2.4 悬浮细胞动态生长曲线的建立

图3(d)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动态生长曲线,可分为4个时期,0~4 d为延迟期,4~8 d为快速生长期,8~10 d为静止期,10~16 d为衰老期.优化条件下生长量可达15.56 g/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43%,第8天继代较为合适.

图3 悬浮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结果及悬浮细胞动态生长曲线Fig.3 Results of optimizing experiment on suspension culture conditions and danamic growth curve of suspended cultured cells

2.5 悬浮细胞总三萜的检测分析

总三萜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愈伤组织中总三萜质量分数相对最低,为2.37%;叶片次之,为4.21%;悬浮细胞最高,为5.98%.优化条件下悬浮培养收获细胞(干质量)19.73 g/L,总三萜产量可达1 179.85 mg/L.对比分析图4显色点的位置、数量和颜色深浅可见,悬浮细胞、愈伤组织和叶片中的三萜化合物种类基本相同(图中紫红色点),但各三萜化合物的比例不同;叶片总三萜展开后薄板下端紫红点较浓,如图4(a)中2及图4(b)中3,可见以极性较高的三萜为主,而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以极性较低的三萜为主,如图4(a)中1、3及图4(b)中4;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较高,尤其是悬浮细胞.各总三萜提取物中,叶片总三萜杂质多 (图中非紫红色点)、纯化难度大,愈伤组织总三萜杂质较少,悬浮细胞总三萜杂质最少,易于纯化.以上结果显示,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含量高,且易于提取和纯化,可作为三萜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图4 青钱柳叶片、愈伤组织及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薄层层析图Fig.4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pictures of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Cyclocarya paliurus leaves,callus and suspended cells

2.6 悬浮细胞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测定

HPLC检测结果如图5,发现悬浮细胞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质量分数分别高达 2.25%(RSD 为1.15%)和 0.81%(RSD 为1.43%);按悬浮培养细胞收获19.73 g/L(干质量)计算,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产量分别达443.64 mg/L和159.00 mg/L.因此,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可用于生产熊果酸和齐墩果酸.

图5 齐墩果酸、熊果酸和青钱柳悬浮细胞总三萜高效液相色谱图Fig.5 HPLC pictures of oleanolic acid,ursolic acid and total triterpenoids from suspended Cyclocarya paliurus cells

结 语

三萜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大多数三萜化合物都具有药理活性,如抗糖尿病[6-7]、抗肿瘤[8]、抗氧化[9]、抗炎[10]和增强免疫功能[6]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同分异构体,是代表性的五环三萜化合物,具有保肝护肝、降血糖、抗菌和抗HIV等多种功能活性[6-7],在医药和保健食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三萜化合物的生产基本依赖于天然植物提取,由于植物生长周期较长,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加上掠夺式的利用,可用资源急剧下降,严重制约了三萜类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植物细胞培养周期短、不受自然条件限制、重复性好且易于工业化生产[4-5],是解决植物资源短缺、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良好途径,已有不少研究报道,如 Boonsnongcheep等[11]以野葛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类异黄酮;Estrada-Zúňiga 等[12]以醉鱼草细胞培养生产苯丙素类化合物;Yang等[13]以胀果甘草细胞培养生产黄酮化合物.以人参细胞培养生产皂甙、洋地黄细胞培养生产生物碱、长春花细胞培养生产抗癌生物碱等已达到中试或工业化生产水平[4].经检索,迄今尚未见以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生产三萜化合物的相关报道.本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总三萜产量达1 179.85 mg/L,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产量分别达443.64 mg/L和159.00 mg/L,可用于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生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1]谢明勇,谢建华.青钱柳研究进展[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1):113-121.

[2]谢明勇,李 磊,聂少平,等.流动注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青钱柳叶血糖相关生物活性化学元素构成[J].欧洲食品研究与技术,2006,223(2):202-209.(英文版)

[3]尹忠平,上官新晨,黎冬明,等.超声辅助提取青钱柳叶总三萜化合物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2):373-377.

[4]李 琰.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Kolewe M E,Henson M A,Roberts S C.紫杉细胞悬浮培养聚集物大小特性[J].植物细胞报告,2010,29(5):485-494.(英文版)

[6]李宏杨,刘国民,刘飞,等.熊果酸及五环三萜同类物的研究进展[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23(5):18-21,51.

[7]高大威.齐墩果酸抗糖尿病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秦皇岛:燕山大学,2007.

[8]HUANG Jian,TANG Xiao-hui,Ikejima T,等.一种通过p53和caspase信号途径对HepG2细胞系产生毒性的新人参三萜[J].药学研究文献,2008,31(3):323-329.(英文版)

[9]Choi C,Jung H,Samsik K,等.金银花抗氧化成分及其一种新三萜皂苷[J].药学研究文献,2007,30(1):1-7.(英文版)

[10]Bensasson R V,Zoete V,Berthier G,等.三萜化合物诱导保护酶和因亲电性抑制细胞炎症反应的性能及其亲电指数[J].化学与生物的相互作用,2010,186(2):118-126.(英文版)

[11]Boonsnongcheep P,Korsangruang S,Soonthornchareonnon N,等.白葛和泰国野葛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及异黄酮的积累[J].植物细胞、组织与器官培养,2010,101(2):119-126.(英文版)

[12]Estrada-Zúňiga M E,Cruz-Sosa F,Rodríguez-Monroy M,等.醉鱼草愈伤组织和细胞悬浮培养及苯丙素类物质的生产[J].植物细胞、组织与器官培养,2009,97(1):39-47.(英文版)

[13]YANG Ying,HE Feng,YU Long-jiang.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营养消耗动力学分析及黄酮类物质积累[J].植物生物学,2008,52(4):732-734.(英文版)

猜你喜欢
青钱柳齐墩三萜
泽泻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的分离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青钱柳饼干加工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齐墩果酸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DNA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青钱柳叶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青钱柳质量标准的研究
佩氏灵芝中三个新三萜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茯苓皮总三萜滴丸制备工艺的优化
水线草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