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2011-07-19 05:22欧阳钢徐小梅
河北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频数证型脾虚

葛 伟 欧阳钢 徐小梅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4)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葛 伟 欧阳钢 徐小梅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4)

代谢综合征;证候;综述文献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X综合征,是腹型肥胖症、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群集出现,并均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Pederation,IDF)2005年公布的数据估计,世界人口的1/4有 MS[1]。中国心血管健康中心研究的大样本随机抽样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为35~74岁的中国成年人群中MS患病率为16.5%。按最新定义估计我国人群MS的患病人数大约达7 700万[3]。由此可见,MS在全世界有蔓延之势,如不认真对待,必将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中医学在治疗MS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中医界对MS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没有形成一个普遍的比较认可的有关MS的症候分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对MS的研究。为此我们整理了近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S中医证型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2000-01—2010-10。

1.2 检索方法 先以“代谢综合征”或“MS”为关键词进行第1次检索,2次检索词为“中医”。然后对所检索出的文献进行逐篇评阅,再次检索出与MS辨证分型有关的文章。

1.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研究对象设定为与MS辨证分型有关的文献。一稿多投及针对同一处方进行研究的文献则将最近发表一篇的纳入研究。同一研究单位资料来源相同,经分析后进行整合,删除重复内容。

1.4 中医证名规范描述参考标准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②《中医诊断学》第7版教材的证型名称及证型辨证部分[4]。

1.5 文献资料整理 经过检索,得到与MS有关的文献共6 382篇,经过2次检索并按文献入选标准进行仔细筛选,共筛选出符合标准并且作者不同的相关文献46篇。通过对每篇文献进行整理,共出现证名66个。证型规范按照《中医诊断学》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对其进行规范性描述,并适当的归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的频数分析方法,统计文献中各证型出现的频数、频率。

2 结果

46篇文献中MS各中医证型的出现频数及频率 见表1。

由表1可见,46篇文献的MS中医证型有6个出现的频率超过了40%,分别是脾虚痰湿、痰浊内阻、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肝胃郁热、肾阳虚衰。其各证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46篇文献可归纳为:①脾虚痰湿,肥胖臃肿,面色萎黄,食少倦怠,气短,头晕呕恶,胸胁胀满,心下痞闷,神疲无力,完谷不化。甚者面浮肢肿,晨轻暮重,口渴不欲饮。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濡。②痰浊内阻,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肢体困倦,胸膈痞满,呕吐痰涎,神疲嗜卧。舌质淡,苔厚腻,脉弦滑。③气阴两虚,头晕,体倦乏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干多饮。舌红苔少,脉细数。④痰瘀互结,形体肥胖,眩晕,头重如裹,肢体困倦,胸膈痞满,呕吐痰涎,神疲嗜卧,食少,口干不欲饮,皮肤粗糙。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滑或涩。⑤肝胃郁热,形体壮实,面红目赤,急躁易怒,两胁胀满,口苦口臭,多食,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绛,苔厚腻,脉弦有力。⑥肾阳虚衰,头痛不甚剧烈,眩晕耳鸣,腰膝痠软,神疲乏力,少寐多梦,健忘,滑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表1 46篇文献中MS各中医证型的出现频数及频率

3 讨论

近10年来,MS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学界对其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被归属到中医学肥胖、眩晕、消渴、痰饮等范畴。如梁兴伦等[5]探讨了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用含60%蔗糖饮料诱导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对造模后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大鼠的指标可分为3类,分别与中医的痰浊、瘀血、内毒有密切的联系。仝小林等[6]认为MS是因郁而热,热耗而虚,由虚及损,根据各阶段来辨证论治,其中,食郁是气、血、痰、热、食、湿六郁的核心,气滞、痰阻、水湿、内热等其他郁证表现都是在饮食过量,脾胃不能正常运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将MS的发展演变规律用“郁、热、虚、损”来概括。吕崇山等[7]又将MS分为脾虚痰湿证、肝胃郁热证、瘀热互结证、阴虚燥热证、气阴两虚证及阴阳两虚证。王师菡等[8]通过观察100例MS患者,根据文献及临床经验,按中医辨证主要分痰浊阻遏、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肝阳上亢、阴阳两虚6个证型。笔者在多年的临床诊治中发现,MS虽然症状表现多样,原因各异,病因病机复杂,但我们认为,MS主要病位在脾,与肝、肾有关。《素问·经脉别论》云:“多食肥甘厚腻,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都会损伤中焦气机,使中焦气机阻滞,脾失健运,脾气亏虚。《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脾主四肢肌肉,运动减少、肌肉怠惰也会影响脾之健运;或素体脾虚,运化无权。以上种种皆可导致水液停滞,聚湿为痰。痰停于四肢百骸,则形体肥胖;停于经络,则气血运行受阻,瘀血顿生。痰瘀互结,互相转化,互为因果,故可使脏腑功能失调,各种代谢失衡,人体内环境紊乱,遂出现血压、血脂、血糖升高等各种病症。另外,七情损伤,肝郁乘脾,或年老久病等导致肾气虚弱,亦可导致脾虚,从而出现以上病症。总之,MS的病理特征为脾虚为本,痰瘀为标,本虚标实。

本次研究只是将近10年来的文献中关于MS中医分型研究的整理分析,其频数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S的大致分型,但对于制定一个标准的中医分型诊断方案,还缺少大样本、多中心、反复的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做基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是先进的,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医人在MS的分型研究方面必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1]Alberti KG,Zimmet P,Shaw J.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a new worldwide definition[J].Lancet,2005,366(9491):1059-1062.

[2]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等.中国成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81-186.

[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3-26.

[4]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66-168,181-183.

[5]梁兴伦,韩明向.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528-530.

[6]仝小林,段军.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和治疗[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5-6):347-348.

[7]吕崇山,杨叔禹,杜建.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及证候学的研究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9):799.

[8]王师菡,王阶,李霁,等.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J].新中医,2007,39(11):14-16.

R-05;R241;R589;R589.025

A

1002-2619(2011)07-1096-03

※项目来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编号:LZ09081)

葛伟(1983—),男,中医师,学士。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

2011-02-28)

猜你喜欢
频数证型脾虚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