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07-22 03:08王红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11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办学资产

王红红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外部来看,高校经过合并重组之后将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加上教育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高校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从内部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来源趋于多样化,高校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财务管理体制也面临着挑战,亟需实现制度创新,找出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涵义

所谓的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资本以及资产的组织、筹集、调拨、融通、使用、结算、分配以及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和监督管理五个方面。强化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扩大办学规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财务收支多元化的时代要求,是提高管理效率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将财务工作局限在财务会计的浅层次上,财务管理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财务工作缺乏全面认识,在管理体制上将财务部门界定为高校后勤部门,在职能上将财务部门局限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浅层次的财务核算层次上,忽视了财务部门理应参与决策参与内部管理的职能;二是缺乏经营意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财政拨款的无偿性,加上高校内外部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高校缺乏经营性的财务意识,只注重办学的社会效益,忽视了办学的经济效益;三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适应财务管理的要求,一方面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不受重视,导致我国高校财务部门缺乏具备经营管理理念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另外一方面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观念大多停留在财务核算上,造成重核算轻管理的局面,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管理难以深入。

2.高校资金管理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负债融资规模过高。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从高校大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从1978年的1.55%上升到2002年的15%,到2009年已达到26.5%,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9年末,高校固定资产值高达104,305,426.81万元。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逐年增加,但是仍然赶不上高校支出的增长。为了筹集扩张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校融资有应必求,使得高校的负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负债融资比例不断上升,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其二是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主要表现在高校在资金使用前缺乏统筹安全,存在盲目性;在资金使用中缺乏有效控制,全靠领导签字;在资金使用后缺乏评价机制,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

3.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三个方面。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也表现在这三个方面:首先,我国高校在编制预算的时候,为了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割裂了预算编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预算编制的方法不科学,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预算可信度差;预算涵盖范围窄,没有覆盖咨询服务收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等,无法真正反映高校整体财务状况。其次,高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编制的预算不科学、不合理、缺乏可靠性,导致预算执行无据可依,在各项支出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财务预算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最后,高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忽视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没有对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事后也没有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和激烈。

4.高校资产管理不规范

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名下的资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而目前的资产管理制度满足不了种类繁多价值巨大的资产管理需要,高校资产管理极不规范。首先,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高校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用教育性财政拨款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按照历史成本核算,不计提折旧,使得账面价值偏高。其次,高校资产利用效率低。目前,高校的固定资产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由不同的部门使用,缺乏一个统筹协调的部门。这种多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主体,使得高校在固定资产购置上缺乏统筹安排,在固定资产资产使用上不能协调安排,固定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5.高校财务监督机制缺乏

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高校应该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高校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以提高高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我国高校尽管都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由于高校长期以来重视资金投入忽视审计监督,加上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使得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执行其财务监督职能。此外,高校尽管也接受政府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但是监督检查面狭窄,起到的监督作用有限。

6.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财务管理的效果需要运用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反映和评价,这就是财务分析。长期以来,财务分析一直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而这主要反映在指标体系上。首先,现行指标体系不能反映高校综合财务能力,过度强调教学科研支出,忽视了基本建设和投资效益;其次,现行指标体系不能反映高校配置和运用资产的效率;最后,现行指标体系仅仅能反映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无力考察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因此,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亟需完善。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1.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意识

首先,重新认识财务管理的地位,将财务定位为管理型会计,彻底转变重视核算忽视管理的观念,将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落实下去;其次,高校应该树立经营意识,一是将办学成本与办学效益挂钩,二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让财务管理承担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职能;三是改进分配制度,拒绝大锅饭,用收入动员和激励员工;最后,高校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适当地引进具备经营管理理念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

2.高校应该加强资金管理

首先,高校应该控制和防范负债融资风险。针对高校大规模的银行贷款,高校一是必须树立风险理念,根据资金使用需要和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安全银行贷款,并坚持谁贷款谁负责;二是完善银行贷款制度,比如,建立项目责任制、大额贷款备案制度、风险预警提示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其次,高校应该严格按照预算安排使用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对于超预算的资金使用应该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

3.高校应该严格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高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首先,高校应该强化预算意识,上至领导班子下到基层员工,应该树立全面预算的理念,围绕预算管理部署工作,开展工作评价工作,充分维护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其次,高校应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预算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用更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追求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再次,高校应该指派专人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最后,高校应该在年度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据此进行奖励和惩罚。

4.高校应该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保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仅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更是保持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高校应该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和处置进行专门管理,统筹安排;其次,高校应该建立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参与的资产使用制度,即在预算内向使用单位拨付使用经费,并实行资产有偿使用,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后,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保证账实相符。

5.完善高校财务监督体系

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可以对高校财务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高校应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让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其次,高校应该充分配合外部监督检查部门的工作。

6.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完善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不仅可以对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考评,还可以据此进行奖惩。高校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企业界的先进经验,引进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指标、资产使用效率指标以及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以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地对高校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高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现有的财务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转变观念,进行制度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鲜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5).

[2]周顾宇.对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3]万琳琳,王晓东.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办学资产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